本實用新型涉及粉末冶金技術領域,尤其特別涉及一種真空泵轉子壓制模具及整形模具。
背景技術:
粉末冶金技術將材料科學和金屬成形技術完善地結合起來,成為量大面廣的高效、節材、節能的少、無切削新型加工技術,廣泛地應用于汽車、農業機械、紡織機械、家電產品、辦公機械等主機產品中。
在汽車領域中,真空泵是乘用車制動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廣泛地應用于高端柴油發動機、直噴式增壓汽油機行或可變氣門正時發動機上,因此,對真空泵轉子的技術要求很高。而真空泵轉子的對稱度,就是其關鍵尺寸之一。
因此,亟需提供一種新型的真空泵轉子壓制模具及整形模具,以保證粉末冶金真空泵轉子的對稱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種新型的真空泵轉子壓制模具及整形模具,其通過采用嵌入式結構不僅保證粉末冶金件的對稱度,而且也保證產品的對稱度,從而降低校準難度,提高整形模具設計的靈活性。且,本實用新型降低了開發難度,提升了生產效率。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真空泵轉子壓制模具,其包括:陰模、內上模、外上模、內下模、外下模;其中,所述外下模和所述內下模設置在所述陰模內,在所述內下模的外側設置兩個相對稱的凹槽;所述內上模設置在所述外上模內,在所述外上模的外側設置兩個相對稱的凹槽;所述陰模內腔帶有凸臺,所述凸臺嵌入所述外上模和所述內下模的凹槽;所述陰模、所述外上模和所述內下模連成一體;所述內上模、所述外上模、所述內下模、所述外下模之間成型壓坯。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凹槽的深度為遠小于一機加工深度。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真空泵轉子整形模具,其包括:陰模、內下模和外上模;其中在所述內下模的外側設置兩個相對稱的凹槽;在所述外上模的外側設置兩個相對稱的凹槽;所述陰模內腔帶有凸臺,所述凸臺嵌入所述外上模和所述內下模的凹槽。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所述真空泵轉子壓制模具所制作出的壓制坯體,所述壓制坯體為圓柱形階梯狀。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壓制坯體為真空泵轉子。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1)通過嵌入式結構,以保證產品的對稱度,并顯著降低人為因素的影響;2)整形模具設計更加靈活,內下模可選的模板更多。
附圖說明
圖1A是改型前后陰模內腔毛坯截面示意圖;
圖1B是圖1A的Y點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2是真空泵轉子產品示意圖;
圖3A是傳統模具所制毛坯的示意圖;
圖3B是本實用新型模具所制毛坯的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壓制模具結構示意圖;
圖5A是傳統結構陰模的示意圖;
圖5B是本實用新型陰模模具的示意圖;
圖5C是圖5B沿A-A方向的剖視圖;
圖5D是圖5C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6A是傳統結構外上模的示意圖;
圖6B是本實用新型外上模的示意圖;
圖6C是圖6B的A向示意圖;
圖6D是圖6C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7A是傳統結構內下模的示意圖;
圖7B是本實用新型內下模的示意圖;
圖7C是圖7B的A向示意圖;
圖7D是圖7C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8A是本實用新型壓制毛坯的剖視圖;
圖8B是圖8A的B向示意圖;
圖9A是傳統整形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9B是本實用新型整形模具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真空泵轉子壓制模具及整形模具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說明。
參見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真空泵轉子壓制模具,其包括:陰模1、內上模2、外上模3、內下模4、外下模5;其中,所述外下模5和所述內下模4設置在所述陰模1內,在所述內下模4的外側(即在所述內下模4的外周表面上)設置兩個相對稱的凹槽7,具體參見圖7B至圖7D所示;所述內上模2設置在所述外上模3內,在所述外上模3的外側(即在所述外上模3的外周表面上)設置兩個相對稱的凹槽8,具體參見圖6B至圖6D所示;所述陰模1內腔帶有凸臺(圖中未標注),具體參見圖5B和圖5C,所述凸臺嵌入所述外上模3的凹槽8和所述內下模4的凹槽7;所述陰模1、所述外上模3和所述內下模4連成一體;所述內上模2、所述外上模3、所述內下模4、所述外下模5之間成型壓坯6。
由于在所述內下模4的外側設置兩個相對稱的凹槽7,并且在所述外上模3的外側設置兩個相對稱的凹槽8,以及所述陰模1的凸臺嵌入所述外上模3的凹槽8和所述內下模4的凹槽7,再者,所述陰模1、所述外上模3和所述內下模4連成一體,因此,能夠通過模具的嵌入式結構,保證產品的對稱度,從而降低人為因素的影響。
參見圖1A至圖1B所示,改型前后,所述陰模1內腔毛坯外形有所改變,在其外周表面上增加了兩個凹槽。圖2是真空泵轉子產品示意圖;圖3A和圖3B分別是傳統模具和本實用新型所制毛坯的示意圖。由圖2、圖3A和圖3B可知,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凹槽的深度為遠小于一機加工深度。因此,所述陰模1內腔的凸臺(具體參見圖5B和圖5C)以及所述外上模3和所述內下模4外側的相對稱凹槽的一體化設計對最終產品結構無任何影響。需注意,文中所述毛坯即指壓制坯體6。
繼續參見圖4,所述壓制模具將所述陰模1內腔的凸臺嵌入至所述外上模3外側相對稱的凹槽8和所述內下模4外側相對稱的凹槽7。所述壓制模具采用上二下二的結構(即外上模3、內上模2、外下模5、內下模4)進行設計,在壓制過程中,由于采用嵌入結構,使得所述陰模1(具體參見圖5A至圖5D)、所述外上模3(具體參見圖6A至6D)和所述內下模4(具體參見圖7A至7D)連成一體,從而所述內上模2、所述外上模3、所述內下模4、所述外下模5之間成型壓坯具有對稱度。壓制成型的毛坯不需要進行精確校模,即能夠保證對稱度。采用此結構的毛坯(如圖3B所示)的對稱度實測值在公差范圍之內,具體參見圖8A至圖8B。
參見圖3B所示,所述壓制坯體為圓柱形階梯狀。另外,所述壓制坯體的頂部和底部分別有一凹槽(圖中未標注),在外周表面上設有相對稱的凹槽。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壓制坯體為真空泵轉子。雖然,在本實施例中,雖然僅以真空泵轉子的壓制方法做了闡述,但是應該理解,本實用新型的壓制模具亦可用于生產類似結構的粉末冶金產品。
參見圖9B,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真空泵轉子整形模具,其包括:陰模11、內下模12和外上模13;其中在所述內下模12的外側設置兩個相對稱的凹槽;在所述外上模13的外側設置兩個相對稱的凹槽;所述陰模11內腔帶有凸臺(圖中未標注),所述凸臺嵌入所述外上模和所述內下模的凹槽。也就是說,所述陰模11、所述內下模12和所述外上模13的結構與所述壓制模具的相應結構相同。圖9A所示的傳統整形模具(其包括陰模11、上模12、內下模13和外下模14)與圖9B所示的本實用新型整形模具進行比較,如圖9A所示傳統整形模具進行上料時,需要通過所述外下模14與所述內下模13一起上升并放置產品,而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整形模具,由于產品已嵌入所述陰模,故所述內下模12不需要和所述外下模14一起上升也可保證穩定的上料。因此,使用傳統整形模具時,內下模13只能放置在芯棒模板15上,而采用本實用新型整形模具的結構,由于內下模13不需要上升,內下模13除了可放置在芯棒模板15上,也可以放置在固定模板16上。
需注意的是,真空泵轉子壓制模具及整形模具結構中未公開的部分為本領域的常規結構,在此不再贅述。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