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鑄造技術,特別涉及是可自動填砂的翻砂模機。
背景技術:
翻砂鑄造被廣泛的應用于金屬制品鑄造中。一般的翻砂鑄造過程中,先制造出與所需產品外形相同的砂型,熔融金屬后,將熔融金屬澆注到砂型中,等靜態冷卻后將鑄件取出,得到所需產品。現有翻砂鑄造中需人工填砂并移動砂箱,工人勞動強度大。
因此,在鑄造行業中急需一種可大量節省人工成本、便于鑄造作業并提高產品品質的翻砂模機。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 一種可自動填砂的翻砂模機,其特征在于:底座,所述底座側面間隔設置第一安裝座、第二安裝座;移動板,所述移動板連接有第一驅動裝置,所述第一驅動裝置可驅動所述移動板相對于所述底座往復移動;砂箱,所述砂箱設置于所述移動板上;送砂槽,所述送砂槽安裝于所述第一安裝座上,所述移動板帶動所述砂箱移動至所述送砂槽下方時,所述送砂槽往所述砂箱內填砂;壓板結構,所述壓板結構固定連接于所述第二安裝座上且位于所述砂箱上方,所述壓板結構在第二驅動裝置的作用下可壓緊移動到其下方的砂箱內的型砂。
為進一步完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以下技術特征: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底座上設置有導軌,所述移動板底面設置有與所述導軌相配合的導槽。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送砂槽在第一安裝座上高度可調。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移動板與所述底座之間設置有升降結構,在第三驅動裝置的作用下所述移動板相對于所述底座可升降。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移動板還連接有振蕩裝置。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所述第一驅動裝置、第二驅動裝置、第三驅動裝置可為電機或氣缸。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送砂槽為漏斗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 底座側面一端設置送砂槽,移動板沿導軌相對于底座滑動,只需將型砂倒進送砂槽,無需人工搬運砂箱,節省勞動力;
2、由于底座與移動板之間設置有升降結構,可將底座高度設置較低,便于作業;
3、移動板連接有振蕩裝置,可使型砂在砂箱內更均勻分布。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翻砂模機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底座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移動板結構示意圖。
其中:10底座;11導軌;12升降柱;20移動板;21導槽;22升降孔;23定位結構;30砂箱;40第一安裝座;50第二安裝座;60送砂槽;70壓板結構;71第二驅動裝置;80振蕩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涉及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請參閱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可自動填砂的翻砂模機,包括底座10,底座10的上表面設有兩條互相平行的導軌11,移動板20底面設有相對應的導槽21,移動板20在第一驅動裝置作用下沿導軌11滑動。移動板20底面四頂角還設置有4個升降孔22,當移動板20位于工作位置時,4個升降孔22分別與底座10上的4個升降柱12配合,初始狀態下升降柱12收縮于底座10內,使得移動板20的底面與底座10的上表面貼合。移動板20底面設有定位結構23。砂箱30設置在移動板20上。第一安裝座40和第二安裝座50間隔設置于底座10的側面。第一安裝座40上固定連接有送砂槽60,送砂槽60為漏斗形。第二安裝座50上設置有壓板結構70和第二驅動裝置71。移動板20還連接有振蕩裝置80。送砂槽60內可增設感應裝置,用以感應砂箱內型砂的位置,砂箱內型砂到設定位置后自動停止加砂。
本實用新型可自動填砂的翻砂模機的工作過程如下:啟動第二驅動裝置,驅動移動板20沿導軌11滑動,將設置于移動板20之上的砂箱30送至送砂槽60的下方,此時可往送砂槽60內添加型砂。底座10的高度設置較低,相應的送砂槽60的位置也較低,方便工人作業。同時,送砂槽60在第一安裝座40上高度可調,滿足不同砂箱的高度。完成填砂后,移動板20在第一驅動裝置的作用下復位,移動板20底面的定位結構23助于移動板回復到初始位置。啟動振蕩裝置,使型砂在砂箱30內分布更均勻。由于底座10高度較低,可啟動第三驅動裝置使底座10內的升降柱12伸出,帶動移動板20相對于底座10上升。壓板結構70在第二驅動裝置71的作用下向下移動,探入砂箱30內與型砂接觸并繼續向下移動實現壓實型砂。完成作業后,壓板結構70在第二驅動裝置71的驅動下向上移動復位,移動板20在第三驅動裝置的驅動下下降,使移動板20的底面再次與底座10的上表面貼合。此為一個工作循環。
以上所述僅為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與范圍內,所作的更動及潤飾的等效替換,仍為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