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拋光機的拋光單元結構。
背景技術:
拋光機也稱為研磨機,常常用作機械式研磨、拋光及打蠟。其工作原理是:電動機帶動安裝在拋光機上的海綿或羊毛拋光盤高速旋轉,由于拋光盤和拋光劑共同作用并與待拋表面進行摩擦,進而可達到去除漆面污染、氧化層、淺痕的目的。拋光盤的轉速一般在1500-3000r/min,多為無級變速,施工時可根據需要隨時調整。
現有技術中,如專利號為CN201420152844.3,申請日為2014.04.01《一種拋光機中的拋光機構》,該實用新型可以適合大部分規則工件,適用性墻,應用廣泛;具有砂帶利用率高,拋光效果好,返工率低的優點。但是該實用新型拋光效率較低,使用成本高,結構容易磨損,有待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現狀,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拋光效率高、使用成本低、使用壽命長的拋光機的拋光單元結構。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拋光機的拋光單元結構,包括震動軸組件、驅動軸組件、上箱蓋、下箱蓋、第一上半連桿、第二上半連桿、第一下半連桿、第二下半連桿、連接盤和連接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蓋的上方連接有上箱蓋,所述上箱蓋和下箱蓋的外側連接有連接套;所述震動軸組件設置在上箱蓋和下箱蓋的內部,所述震動軸組件包括毛氈、壓板、夾塊、彈性皮腔、第一滑動塊、第二滑動塊、導向軸、連接螺桿、氣缸、調整墊、驅動角板、震動軸、連接夾塊軸和夾緊座;所述震動軸的前端連接有連接 夾塊軸,所述連接夾塊軸的上方設置有夾塊;所述驅動軸組件也設置在上箱蓋和下箱蓋的內部,所述驅動軸組件包括前軸套、后軸套、驅動軸、定位套、壓板、小皮帶輪、皮帶、大皮帶輪、電機底板和電機;所述驅動軸的前端外側嵌套有前軸套,其后端外側嵌套有后軸套;所述第一上半連桿的一端設置在驅動軸的上方,另一端設置在震動軸的上方,所述第一上半連桿的下方對應的連接有第一下半連桿;同理,所述第二上半連桿的一端設置在驅動軸的上方,另一端設置在震動軸的上方,所述第二上半連桿的下方對應的連接有第二下半連桿。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動塊嵌套在震動軸的前端外部,所述震動軸的前端外部還嵌套有彈性皮腔。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夾塊軸的前端連接有夾緊座,所述夾緊座的前端連接有毛氈,所述毛氈的外側嵌套有壓板。
進一步地,所述震動軸的后端穿過連接套,所述連接套的一側連接有連接盤。
進一步地,所述震動軸的后端外部嵌套有第二滑動塊,所述第二滑動塊的內部還嵌入有驅動角板。
進一步地,所述震動軸的后端中心處固定有連接螺桿,所述連接螺桿的另一端穿過調整墊并與氣缸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驅動軸的后端穿過定位套并連接有小皮帶輪,所述小皮帶輪的前端固定有壓板,所述定位套嵌入在連接套中。
進一步地,所述電機底板設置在上箱蓋的上方,所述電機底板的上方設置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轉軸上連接有大皮帶輪,所述大皮帶輪外套有皮帶,所述皮帶的另一端套在小皮帶輪外。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拋光效率高、使用成本低、使用壽命長,適合大面積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俯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震動軸組件的結構截面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驅動軸組件的結構截面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以第一上半連桿豎直中心面為基準的橫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4所示,一種拋光機的拋光單元結構,包括震動軸組件、驅動軸組件、上箱蓋23、下箱蓋22、第一上半連桿6、第二上半連桿7、第一下半連桿18、第二下半連桿17、連接盤13和連接套9;下箱蓋22的上方連接有上箱蓋23;上箱蓋23和下箱蓋22的外側連接有連接套9;震動軸組件設置在上箱蓋23和下箱蓋22的內部,震動軸組件包括毛氈1、壓板2、夾塊3、彈性皮腔4、第一滑動塊5、第二滑動塊8、導向軸10、連接螺桿11、氣缸12、調整墊14、驅動角板15、震動軸16、連接夾塊軸19和夾緊座20;震動軸16的前端外部嵌套有第一滑動塊5,震動軸16的前端外部還嵌套有彈性皮腔4,震動軸16的前端連接有連接夾塊軸19,連接夾塊軸19的上方設置有夾塊3,連接夾塊軸19的前端連接有夾緊座20,夾緊座20的前端連接有毛氈1,毛氈1的外側嵌套有壓板2;震動軸16的后端穿過連接套9,連接套9的一側連接有連接盤13;震動軸16的后端外部嵌套有第二滑動塊8,第二滑動塊8的內部還嵌入有驅動角板15,震動軸16的后端中心處固定有連接螺桿11,連接螺桿11外嵌套有調整墊14,連接螺桿11的另一端與氣缸12相連;驅動軸組件設置在上箱蓋23和下箱蓋22的內部,驅動軸組件包括前軸套24、后軸套25、驅動軸26、定位套27、壓板28、小皮帶輪29、皮帶30、大皮帶輪31、電機底板32和電機33;驅動軸26的前端外側嵌套有前軸套24,驅動軸26的后端穿過連接套9,驅動軸26的后端外側嵌套有后軸套25,定位套27設置在驅動軸26的后端外側且位于連接套9的內部;驅動軸26的后端連接有小皮帶輪29,小皮帶輪29的前端固定有壓板28;電機底板32設置在上箱蓋23的上方,電機底板32的上方設置有電機33,電機33的轉軸上連接有大皮帶輪31,皮帶30的一端套在大皮帶輪31外,另一端套在小皮帶輪29外;第一上半連桿6的一端設置在驅動軸26的上方,另一端設置在震動軸16的上方,第一上半連桿6的下方對應的連接有第一下半連桿18;同理,第二上半連桿7的一端設置 在驅動軸26的上方,另一端設置在震動軸16的上方,第二上半連桿7的下方對應的連接有第二下半連桿17。
當電機33驅動大皮帶輪31帶動小皮帶輪29旋轉時,同時帶動軸向緊固連接于小皮帶輪29的驅動軸26旋轉,驅動軸26通過第一上半連桿6、第二上半連桿7、第一下半連桿18和第二下半連桿17組成的連桿機構驅動震動軸16來回高頻移動,同時氣缸12給出一定的壓力使得拋光頭總是壓緊在軋輥21上對軋輥21進行拋光。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同等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與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