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平面打磨的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雙軸平面打磨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需要對工件進行平面打磨時,需要工人手持打磨機對物體進行打磨,由于打磨機相對較重,當需要打磨的工件的平面較大時,其打磨的持續時間一般比較長,使得工人易產生疲勞,進而高度方向上會產生落差,使得工件的平面度無法保證,且由于工人手持操作,其打磨的厚度無法得到精確控制,使得打磨的效果差。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雙軸平面打磨結構,其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且確保了打磨平整度。
一種雙軸平面打磨結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打磨平臺、打磨機、前搖臂,所述前搖臂具體為平行四邊形結構,所述前搖臂包括兩垂直短軸、連接兩垂直短軸的兩平行長軸,每根所述平行長軸分別樞接連接所述垂直短軸的對應連接位置,兩根所述平行長軸上下位置平行向布置,兩垂直短軸垂直于所述打磨平臺的上平面布置,所述打磨機固裝于所述前搖臂的輸出末端下方,所述打磨機的中心軸平行于所述垂直短軸,所述前搖臂的輸入端通過第二轉軸連接上搖臂的輸出端,所述上搖臂的輸入端通過第一轉軸連接支撐立桿的頂部,所述支撐立桿的底部裝于所述打磨平臺的一角位置,所述第一轉軸、第二轉軸均垂直于所述打磨平臺的上平面布置,所述前搖臂的上部平行長軸的中部位置下方設置有連接凸起,所述連接凸起樞接氣撐的推桿末端,所述氣撐的基座緊固于前搖臂輸入端的對應位置的垂直短軸。
其進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垂直短軸具體為組合件結構,包括有輸入組合件結構、輸出組合件結構,所述輸入組合件結構的靠近上搖臂的輸出端的位置通過第二轉軸連接上搖臂的輸出端,所述輸入組合件結構遠離所述第二轉軸的位置開有第一垂直向導槽,兩根所述平行長軸的一端分別樞接第一垂直向導槽的上、下端的對應位置兩側壁,所述輸出組合件結構的對應于所述打磨機的位置設置有安裝結構,所述打磨機固裝于對應的安裝結構,所述組合件結構的朝向所述第一垂直向導槽的位置設置有第二垂直向導槽,兩根所述平行長軸的另一端分別樞接第二垂直向導槽的上、下端的對應位置兩側壁;
所述氣撐的基座固裝于所述第一垂直向導槽的兩側壁的中部位置,所述氣撐的推桿的兩端可相對于基座、連接凸起位置分別進行平面內轉動,確保推桿伸出或收縮時,整個前搖臂的平行四邊形結構的輸出位置升高或降低。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可以自由旋轉,使打磨機能夠到達打磨平臺的任何地方,氣撐可以使工人松手后,打磨機不掉下來,由于前搖臂是一個平形四邊形,其使得打磨機可以在一定范圍內垂直向自由運動,由于兩垂直短軸垂直于所述打磨平臺的上平面布置,所述打磨機固裝于所述前搖臂的輸出末端下方,所述打磨機的中心軸平行于所述垂直短軸,固打磨機的軸心始終與打磨平臺垂直,即打磨機打磨片無論在打磨平臺的平面范圍內運動還是垂直于打磨平臺做上下運動,打磨片始終保持與平臺平行,達到打磨平整的要求,其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且確保了打磨平整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序號所對應的名稱如下:
打磨平臺1、打磨機2、前搖臂3、垂直短軸4、平行長軸5、第二轉軸6、上搖臂7、第一轉軸8、支撐立桿9、連接凸起10、氣撐11、推桿12、輸入組合件結構13、輸出組合件結構14、第一垂直向導槽15、第二垂直向導槽16。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雙軸平面打磨結構,見圖1:其包括打磨平臺1、打磨機2、前搖臂3,前搖臂3具體為平行四邊形結構,前搖臂3包括兩垂直短軸4、連接兩垂直短軸的兩平行長軸5,每根平行長軸5分別樞接連接垂直短軸4的對應連接位置,兩根平行長軸5上下位置平行向布置,兩垂直短軸4垂直于打磨平臺1的上平面布置,打磨機2固裝于前搖臂3的輸出末端下方,打磨機2的中心軸平行于垂直短軸4,前搖臂3的輸入端通過第二轉軸6連接上搖臂7的輸出端,上搖臂7的輸入端通過第一轉軸8連接支撐立桿9的頂部,支撐立桿9的底部裝于打磨平臺1的一角位置,第一轉軸8、第二轉軸6均垂直于打磨平臺1的上平面布置,前搖臂3的上部平行長軸5的中部位置下方設置有連接凸起10,連接凸起10樞接氣撐11的推桿12的末端,氣撐11的基座緊固于前搖臂3輸入端的對應位置的垂直短軸4。
垂直短軸4具體為組合件結構,包括有輸入組合件結構13、輸出組合件結構14,輸入組合件結構13的靠近上搖臂7的輸出端的位置通過第二轉軸6連接上搖臂7的輸出端,輸入組合件結構13遠離第二轉軸6的位置開有第一垂直向導槽15,兩根平行長軸5的一端分別樞接第一垂直向導槽15的上、下端的對應位置兩側壁,輸出組合件結構14的對應于打磨機2的位置設置有安裝結構,打磨機2固裝于對應的安裝結構,輸出組合件結構14的朝向第一垂直向導槽15的位置設置有第二垂直向導槽16,兩根平行長軸5的另一端分別樞接第二垂直向導槽16的上、下端的對應位置兩側壁;
氣撐11的基座固裝于第一垂直向導槽15的兩側壁的中部位置,氣撐11的推桿12的兩端可相對于基座、連接凸起10的位置分別進行平面內轉動,確保工人施力帶動推桿12伸出或收縮時,整個前搖臂3的平行四邊形結構的輸出位置升高或降低。
第一轉軸8和第二轉軸6可以自由旋轉,使打磨機2能夠到達打磨平臺1的任何地方,氣撐11可以使工人松手后,打磨機2不掉下來,由于前搖臂3是一個平形四邊形,其使得打磨機2可以在一定范圍內垂直向自由運動,由于兩垂直短軸4垂直于打磨平臺1的上平面布置,打磨機2固裝于前搖臂3的輸出末端下方,打磨機2的中心軸平行于垂直短軸4,故打磨機2的軸心始終與打磨平臺1垂直,即打磨機2打磨片無論在打磨平臺1的平面范圍內運動、還是垂直于打磨平臺2做上下運動,打磨片始終保持與打磨平臺1的上平面平行,達到打磨平整的要求。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創造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創造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創造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