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球閥模具領域,尤指一種球閥蓋自動抽芯模具。
背景技術:
球閥是管道工程中一種重要的組件。現有射蠟模具采用手動開模,而且是一個模具一個空腔的結構,射蠟員工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下,人工手動生產出來的蠟坯,表面有披風和毛刺等瑕疵,需要進行修補蠟去毛刺工序,而且傳統的手動模具是采用鋁合金材料制作,在手動開模抽芯過程中容易造成模具的磨損和一些抽芯和滑塊的損壞情況,因此手動模具具有容易磨損、使用壽命短、修模工作頻繁和生產成本高的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生產效率高、節省人工成本、不易磨損的球閥蓋自動抽芯模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球閥蓋自動抽芯模具,包括上模、下模,所述上模底側設有導向塊,所述上模兩側還設有可沿導向塊滑動的滑塊,所述下模設有底板、卡扣、芯棒、彈簧,所述芯棒固定設于底板上,所述下模套接在芯棒上,所述卡扣固定設于下模上側,所述卡扣是T型卡扣,所述滑塊設有與卡扣相對應的凹口,所述下模下側、底板上側均設有與彈簧對應的盲孔,所述下模與底板通過彈簧卡接在盲孔內固定連接。
具體地,所述卡扣通過杯頭螺絲與下模固定。
具體地,所述上模、下模、芯棒、滑塊采用的材料均為合金鋼。
具體地,所述上模、下模對應設有一個空腔或多個空腔,所述芯棒套接在下模的空腔中間。
具體地,所述導向塊是斜向設置在上模內,所述滑塊可沿導向塊斜向滑動。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球閥蓋自動抽芯模具的上模設有滑塊,下模設有與滑塊相對應的卡扣,下模與底板之間通過彈簧固定,在開模時,滑塊在卡扣的作用下斜向運動,直到上模脫離產品后,下模在彈簧的作用下向上運動,產品則隨上模向上運動從而脫離芯棒,整個過程是自動抽芯的,生產出來的產品表面沒有毛刺等瑕疵,不需要進行去毛刺工序,能夠節省人工成本,提高生產效率,而且模具采用合金鋼材料制成,使得模具在生產過程中不容易磨損,有利于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在結構上,本實用型可以設計成一個模具多個空腔,能通過對多個產品進行加工,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 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 是本實用新型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號說明:1. 上模;11.導向塊;12.滑塊;2. 下模;21.底板;22.卡扣;23.芯棒;24.彈簧;25.空腔;3. 產品;4.杯頭螺絲。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關于一種球閥蓋自動抽芯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所述上模1底側設有導向塊11,所述上模1兩側還設有可沿導向塊11滑動的滑塊12,所述下模2設有底板21、卡扣22、芯棒23、彈簧24,所述芯棒23固定設于底板21上,所述下模2套接在芯棒23上,所述卡扣22固定設于下模2上側,所述卡扣22是T型卡扣22,所述滑塊12設有與卡扣22相對應的凹口,所述下模2下側、底板1上側均設有與彈簧24對應的盲孔,所述下模2與底板21通過彈簧24卡接在盲孔內固定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球閥蓋自動抽芯模具的上模1設有滑塊12,下模2設有與滑塊12相對應的卡扣22,下模2與底板21之間通過彈簧24固定,在開模時,滑塊12在卡扣22的作用下斜向運動,直到上模1脫離產品3后,下模2在彈簧24的作用下向上運動,產品3則隨上模1向上運動從而脫離芯棒26,整個過程是自動抽芯的,生產出來的產品3表面沒有毛刺等瑕疵,不需要進行去毛刺工序,能夠節省人工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具體地,所述卡扣22通過杯頭螺絲4與下模2固定。
具體地,所述上模1、下模2、芯棒23、滑塊12采用的材料均為合金鋼。
采用上述方案,使得模具在生產過程中不容易磨損,有利于延長產品4的使用壽命。
具體地,所述上模1、下模2對應設有一個空腔25或多個空腔25,所述芯棒23套接在下模2的空腔25中間。
采用上述方案,能通過對多個產品進行加工,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具體地,所述導向塊11是斜向設置在上模1內,所述滑塊12可沿導向塊11斜向滑動。
采用上述方案,在開模時,使得滑塊12在卡扣22的作用下斜向運動,直到上模1脫離產品3。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本具體實施例球閥蓋自動抽芯模具上模1底側使用杯頭螺絲4固定有導向塊11,上模1兩側還固定設有可沿導向塊11斜向滑動的滑塊12,下模2的芯棒23固定設于底板21上,下模2套接在芯棒23上,卡扣22通過杯頭螺絲4固定于下模2上側,卡扣22是T型卡扣22,滑塊12設有與卡扣22相對應的凹口,在開模時,使得滑塊12在卡扣22的作用下斜向運動,下模2和底板21均設有與彈簧24對應的盲孔,下模2與底板21通過彈簧24固定,開模前,下模2與底板21是彈性閉合的,開模時,下模2在彈簧24的作用下向上運動。其中模具采用的材料均為合金鋼,使得模具在生產的過程中磨損的概率很低,從而降低修模及更新模具的資金方面投入,降低了成本。本具體實施例設有兩個空腔25,芯棒23套接在下模2的空腔25中間,相對于傳統的手動模具單模單腔結構,大大提升產量和效率。
以上實施方式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