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冶金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冶金坯件冷卻機構。
背景技術:
在冶金領域,很多生產出來的坯件,如管線鋼,都要求進行充分快速地冷卻,傳統的冷卻方法,冷卻效率較低,且容易造成坯料冷卻不均勻,嚴重影響了坯件的質量,甚至造成坯件報廢,現有技術提供水淋系統進行快速冷卻,但是水冷后,坯件上有積水殘留,對坯件的質量和后續工序造成影響。而對于坯件上積水殘留采用熱風吹干的話,因為坯件通常是在傳統帶上持續前進,那么想要在此過程中去除坯件上殘留的水,就需要較高的溫度,這樣有時會對坯件造成一定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針對傳統冶金坯件冷卻環節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冶金坯件冷卻機構。
其技術方案為,使用全方位的噴淋方式使坯件降溫,然后通過連續的全方位高壓氣體吹走坯件上殘留的水。
一種冶金坯件冷卻機構,包括傳送帶1、及依次設置在傳送帶1上的冷卻部與風干部,傳送帶1的傳送方向為由冷卻部至風干部方向傳送,傳送帶1兩端分別與其它冶金環節聯動,所述傳送帶1為鏈輪動力滾筒式傳送帶,傳送帶1貫穿整個冷卻機構;所述傳送帶1包括滾筒11與鏈條盒12,所述滾筒11的兩端與所述鏈條盒12通過軸承連接,所述滾筒11由鏈條盒12內的鏈條帶動旋轉;鏈輪動力滾筒式傳送帶為由電機帶動鏈條,再有鏈條帶動滾筒的傳送帶,此為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所述冷卻部包括設置在所述傳送帶1上方的噴淋頭2,所述噴淋頭2通過水管及加壓水泵與水箱3連接,所述傳送帶下側設置有水盒4。
所述滾筒11包括筒體13,所述筒體13內部為一空腔,其筒壁上分布通孔15;位于所述冷卻部的滾筒11,即傳送帶1屬于冷卻部區域部分的滾筒11,其筒體13一端設置開口14,另一端封閉;所述鏈條盒12與所述開口14對應的位置設有開孔;
所述冷卻部還包括進水管16,所述進水管16穿過所述鏈條盒12上的開孔及開口14,延伸至所述筒體13的空腔中,且其延伸的長度等于空腔的長度,所述進水管16上部設置噴水孔17,所述進水管16通過水管及加壓水泵與所述水箱3連接;
所述風干部包括設置在所述傳送帶1兩側的風管18,所述風管18通過氣管連接氣泵;所述風管18朝向所述傳送帶1的一側分布有氣孔19。
優選為,位于所述風干部的滾筒11,即傳送帶1屬于冷卻部區域部分的滾筒11,其筒體13兩端均設置開口14;所述風管18包括倒“L”形的上部風干管181及進風管182,所述進風管182一端與所述上部風干管181連通,另一端所述風干部的滾筒11的空腔連通。
優選為,位于所述冷卻部的所有所述滾筒11中均穿插有所述進水管16,位于所述風干部的所有所述滾筒11均與所述進風管182連通。
優選為,所述水盒4設置在所述冷卻部與風干部的下方,所述水盒4包括上水盒41與下水盒42,上水盒41設置在所述傳送帶1的下側,所述下水盒42通過連桿固定在所述上水盒41的下側,所述上水盒41下方設置排水口43,所述排水口43位于靠近所述風干部的一側;所述下水盒41靠近所述冷卻部的一側與回流管44的一端連通,回流管44的另一端通過加壓水泵及水管與所述水箱3連通。
優選為,所述上水盒41的底板沿水平線成仰角,所述下水盒42的底板沿水平線成俯角。即沿傳送帶1傳送的方向,上水盒41的底板向上翹起,而下水盒42的底板則向下傾斜。
優選為,所述風干部還包括擦水機構5,所述擦水機構5設置在所述風管18一側,擦水機構5可以設置在坯件進入風管18的一側或者坯件從風管18出來的一側均可,所述擦水機構5包括設置在所述傳送帶1上方的伸縮桿51,所述伸縮桿51下方連接豎直設置的轉動軸52,所述轉軸上水平設置的四根支桿53,所述支桿53兩兩之間的夾角為90°,所述支桿53外側套接海綿滾筒54,所述海綿滾筒54與所述支桿53同軸。伸縮桿51可以采用手動控制或者電動控制,轉動軸52由電機配合聯動機構使其旋轉,伸縮桿51的結構及轉動軸52的聯動方式均為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
優選為,所述伸縮桿51通過一門形支架55架設在所述傳送帶1上方,所述門形支架55包括橫梁,及位于所述橫梁兩端的立柱,所述伸縮桿51與所述橫梁下表面連接;所述立柱內側面與所述海綿滾筒54相對應的位置設置有海綿擠壓塊56,所述海綿擠壓塊56中間設置有擠水開口57,所述擠水開口57的開口間距略大于所述支桿53的直徑,且可供支桿53通過。
優選為,水箱3底部設置上水口,上水口與自來水管連接,上水口內側設置浮球閥。
本發明工作時,當有需要冷卻的坯件通過傳送帶1時,水箱3中的水經過加壓水泵與水管之后由噴淋管頭2噴灑至傳送帶1上方空間。同時,水箱3中的水經過另外一路的加壓水泵與水管之后進入進水管16中,進水管16延伸進冷卻部區域的滾筒11的空腔中,因為滾筒11的另外一端是封閉的,所以水只能由進水管16上部的噴水孔17噴出。滾筒11在旋轉過程中,當其筒壁上的通孔15與噴水孔17開始出現交集時,便會有水噴出,這樣保證了坯件與傳送帶1接觸的下表面也可以直接接觸冷卻用水,從而起到更全方位的冷卻效果。
當坯件經由冷卻部進入風干部時,位于傳送帶1兩側的風管18,其倒“L”形的上部風干管181會對坯件的側面及上表面噴出高壓氣流,風干部的滾筒11因為兩側的進風管182均通過開口14向其內部送氣,從而使其筒壁上的通孔15同樣吹出高壓氣流。以此對坯件進行全方位的風干,可以保證坯件上的水分在沒有加熱烘干的情況下更快速的被清除。
當坯件經過擦水機構5時,通過伸縮桿51調整海綿滾筒54至坯件上表面的高度,在轉動軸52的作用下,四根支桿53帶動海綿滾筒54以轉動軸52位圓心旋轉,以此對坯件進行擦拭,海綿滾筒54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可以自由旋轉。因為坯件上表面相比側面來說,其上的殘留水更難被清除,所以通過擦水機構5增強對坯件上表面殘留水的清除效果。當海綿滾筒54旋轉至海綿擠壓塊56時,在通過擠水開口57的過程中,海綿滾筒54被擠壓,從而可以將其內的水擠出。
冷卻部流出的水會由傳送帶1下方的水盒4承接,因為在冷卻部的噴淋及風干部的氣流噴射之后,水盒4中會是水與坯件上殘渣的二者混合,所以上水盒41底板略微向上傾斜,可以幫助殘渣沿斜面匯集到上水盒41水平面相對較低的一側,使流入到下水盒42內的水含有較少的殘渣。并且風干部的滾筒11因為其上通孔的關系,所以也會有氣流向傳送帶1下側吹出,吹出的氣流有助于翻動上水盒41中的水,以此幫助殘渣沿底板斜面滑向靠近冷卻部的一側。I下水盒42的底板斜面與上水盒41的底板斜面工作原理和效果相同。最后下水盒42中的水經由加壓水泵與水管回到水箱3中循環利用。因為水盒4整體容積和面積都較大,分為上下兩層,而且上水盒41中的水還會被風干部的滾筒11發出的向下側氣流風冷,所以其中的水會以較快的速度冷卻下來,變成可以再次作為冷卻水的狀態。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水冷和高壓氣體風干的方式對坯件進行冷卻,不使用加熱烘干結構,保證了坯件冷卻的效果,不會因為再加熱影響坯件冷卻的效果。傳送帶滾筒可以有水流和氣流流出,無論是冷卻還是除濕都做到全方位的處理,基本保證無死角的處理方式。對于冷卻用水循環利用,除了因為冷卻而氣化的部分,基本沒有冷卻用水的損失。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滾筒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的進水管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的風管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水盒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2的擦水機構結構示意圖。
其中,附圖標記為:1、傳送帶;11、滾筒;12、鏈條盒;13、筒體;14、開口;15、通孔;16、進水管;17、噴水孔;18、風管;181、上部風干管;182、進風管;19、氣孔;2、噴淋頭;3、水箱;4、水盒;41、上水盒;42、下水盒;43、排水口;44、回流管;5、擦水機構;51、伸縮桿;52、轉動軸;53、支桿;54、海綿滾筒;55、門形支架;56、海綿擠壓快;57、擠水開口。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當然,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實施例1
參見圖1至圖5,本發明提供一種冶金坯件冷卻機構,包括傳送帶1、及依次設置在傳送帶1上的冷卻部與風干部,傳送帶1的傳送方向為由冷卻部至風干部方向傳送,傳送帶1兩端分別與其它冶金環節聯動,傳送帶1為鏈輪動力滾筒式傳送帶,傳送帶1貫穿整個冷卻機構;傳送帶1包括滾筒11與鏈條盒12,滾筒11的兩端與鏈條盒12通過軸承連接,滾筒11由鏈條盒12內的鏈條帶動旋轉;鏈輪動力滾筒式傳送帶為由電機帶動鏈條,再有鏈條帶動滾筒的傳送帶,此為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冷卻部包括設置在傳送帶1上方的噴淋頭2,噴淋頭2通過水管及加壓水泵與水箱3連接,傳送帶下側設置有水盒4。
滾筒11包括筒體13,筒體13內部為一空腔,其筒壁上分布通孔15;位于冷卻部的滾筒11,即傳送帶1屬于冷卻部區域部分的滾筒11,其筒體13一端設置開口14,另一端封閉;鏈條盒12與開口14對應的位置設有開孔;
冷卻部還包括進水管16,進水管16穿過鏈條盒12上的開孔及開口14,延伸至筒體13的空腔中,且其延伸的長度等于空腔的長度,進水管16上部設置噴水孔17,進水管16通過水管及加壓水泵與水箱3連接;
風干部包括設置在傳送帶1兩側的風管18,風管18通過氣管連接氣泵;風管18朝向傳送帶1的一側分布有氣孔19。
位于風干部的滾筒11,即傳送帶1屬于冷卻部區域部分的滾筒11,其筒體13兩端均設置開口14;風管18包括倒“L”形的上部風干管181及進風管182,進風管182一端與上部風干管181連通,另一端風干部的滾筒11的空腔連通。
位于冷卻部的所有滾筒11中均穿插有進水管16,位于風干部的所有滾筒11均與進風管182連通。
水盒4設置在冷卻部與風干部的下方,水盒4包括上水盒41與下水盒42,上水盒41設置在傳送帶1的下側,下水盒42通過連桿固定在上水盒41的下側,上水盒41下方設置排水口43,排水口43位于靠近風干部的一側;下水盒41靠近冷卻部的一側與回流管44的一端連通,回流管44的另一端通過加壓水泵及水管與水箱3連通。
上水盒41的底板沿水平線成仰角,下水盒42的底板沿水平線成俯角。即沿傳送帶1傳送的方向,上水盒41的底板向上翹起,而下水盒42的底板則向下傾斜。
風干部還包括擦水機構5,擦水機構5設置在風管18一側,擦水機構5可以設置在坯件進入風管18的一側或者坯件從風管18出來的一側均可,擦水機構5包括設置在傳送帶1上方的伸縮桿51,伸縮桿51下方連接豎直設置的轉動軸52,轉軸上水平設置的四根支桿53,支桿53上設置海綿滾筒54,海綿滾筒54與支桿53同軸。伸縮桿51可以采用手動控制或者電動控制,轉動軸52由電機配合聯動機構使其旋轉,伸縮桿51的結構及轉動軸52的聯動方式均為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
水箱3底部設置上水口,上水口與自來水管連接,上水口內側設置浮球閥。
本發明工作時,當有需要冷卻的坯件通過傳送帶1時,水箱3中的水經過加壓水泵與水管之后由噴淋管頭2噴灑至傳送帶1上方空間。同時,水箱3中的水經過另外一路的加壓水泵與水管之后進入進水管16中,進水管16延伸進冷卻部區域的滾筒11的空腔中,因為滾筒11的另外一端是封閉的,所以水只能由進水管16上部的噴水孔17噴出。滾筒11在旋轉過程中,當其筒壁上的通孔15與噴水孔17開始出現交集時,便會有水噴出,這樣保證了坯件與傳送帶1接觸的下表面也可以直接接觸冷卻用水,從而起到更全方位的冷卻效果。
當坯件經由冷卻部進入風干部時,位于傳送帶1兩側的風管18,其倒“L”形的上部風干管181會對坯件的側面及上表面噴出高壓氣流,風干部的滾筒11因為兩側的進風管182均通過開口14向其內部送氣,從而使其筒壁上的通孔15同樣吹出高壓氣流。以此對坯件進行全方位的風干,可以保證坯件上的水分在沒有加熱烘干的情況下更快速的被清除。
當坯件經過擦水機構5時,通過伸縮桿51調整海綿滾筒54至坯件上表面的高度,在轉動軸52的作用下,四根支桿53帶動海綿滾筒54以轉動軸52位圓心旋轉,以此對坯件進行擦拭,海綿滾筒54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可以自由旋轉。因為坯件上表面相比側面來說,其上的殘留水更難被清除,所以通過擦水機構5增強對坯件上表面殘留水的清除效果。當海綿滾筒54旋轉至海綿擠壓塊56時,在通過擠水開口57的過程中,海綿滾筒54被擠壓,從而可以將其內的水擠出。
冷卻部流出的水會由傳送帶1下方的水盒4承接,因為在冷卻部的噴淋及風干部的氣流噴射之后,水盒4中會是水與坯件上殘渣的二者混合,所以上水盒41底板略微向上傾斜,可以幫助殘渣沿斜面匯集到上水盒41水平面相對較低的一側,使流入到下水盒42內的水含有較少的殘渣。并且風干部的滾筒11因為其上通孔的關系,所以也會有氣流向傳送帶1下側吹出,吹出的氣流有助于翻動上水盒41中的水,以此幫助殘渣沿底板斜面滑向靠近冷卻部的一側。I下水盒42的底板斜面與上水盒41的底板斜面工作原理和效果相同。最后下水盒42中的水經由加壓水泵與水管回到水箱3中循環利用。因為水盒4整體容積和面積都較大,分為上下兩層,而且上水盒41中的水還會被風干部的滾筒11發出的向下側氣流風冷,所以其中的水會以較快的速度冷卻下來,變成可以再次作為冷卻水的狀態。
實施例2
參見圖6,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伸縮桿51通過一門形支架55架設在傳送帶1上方,門形支架55包括橫梁,及位于橫梁兩端的立柱,伸縮桿51與橫梁下表面連接;立柱內側面與海綿滾筒54相對應的位置設置有海綿擠壓塊56,海綿擠壓塊56中間設置有擠水開口57,擠水開口57的開口間距略大于支桿53的直徑,且可供支桿53通過。因為坯件上表面相比側面來說,其上的殘留水更難被清除,所以通過擦水機構5增強對坯件上表面殘留水的清除效果。當海綿滾筒54旋轉至海綿擠壓塊56時,在通過擠水開口57的過程中,海綿滾筒54被擠壓,從而可以將其內的水擠出,保證海綿滾筒54處于較為干燥的狀態。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