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移動終端設備的中板或底板的加工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噴砂去毛刺工藝以及噴砂去毛刺系統。
背景技術:目前,移動終端設備(例如,手機、平板電腦)的中板或底板的制備加工通常采用CNC(Computernumericalcontrol,計算機數字控制機床)來完成。CNC機床控制系統邏輯地處理具有控制編碼或其他符號指令規定的程序,通過計算機將其譯碼,從而使CNC機床執行規定好的動作,通過刀具切削將坯料加工成工件成品零件。在移動終端設備(例如,手機、平板電腦)的中板或底板的CNC加工過程中,由于刀具切削坯料會產生各種毛刺,因而需要增加去毛刺工藝。傳統的去毛刺工藝是通過人工使用銼刀、刀片等工具來完成毛刺的去除。然而,人工去毛刺工藝效率較低、毛刺去除不徹底,并且容易在去毛刺過程中對工件的表面造成劃傷。
技術實現要素: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加工效率較高且不易產生劃傷的噴砂去毛刺工藝以及噴砂去毛刺系統。一種噴砂去毛刺工藝,包括如下步驟:提供待處理的工件;以及采用高壓噴槍將軟性砂噴射到所述工件上,持續噴射2s~10s后取出所述工件,完成所述噴砂去毛刺工藝,其中,所述高壓噴槍的噴射氣壓為2kg/cm2~3kg/cm2,所述軟性砂為尼龍砂或塑膠砂,所述軟性砂的粒徑為0.35mm~0.45mm;所述采用高壓噴槍將軟性砂噴射到完成保護的所述工件上的操作中,所述高壓噴槍以0~50Hz的頻率來回搖擺。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工件為移動終端設備的中板或底板。在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在采用高壓噴槍將軟性砂噴射到完成保護的所述工件上之前的,對所述工件的外觀面進行保護的操作。在一個實施例中,對所述工件的外觀面進行保護的操作為:采用柔性保護套對所述工件的外觀面進行包覆。一種噴砂去毛刺系統,包括:預保護裝置,用于對待處理的工件的外觀面進行保護;噴砂裝置,包括高壓噴槍,所述高壓噴槍用于將軟性砂噴射到完成保護的所述工件上,其中,所述高壓噴槍的噴射氣壓為2kg/cm2~3kg/cm2,所述軟性砂為尼龍砂或塑膠砂,所述軟性砂的粒徑為0.35mm~0.45mm;以及進出料裝置,用于將完成保護的所述工件送入和運出所述噴砂裝置;所述進出料裝置包括傳送帶,所述傳送帶用于控制完成保護的所述工件在所述噴砂裝置內的停留時間為2s~10s;所述采用高壓噴槍將軟性砂噴射到完成保護的所述工件上的操作中,所述高壓噴槍以0~50Hz的頻率來回搖擺。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預保護裝置包括柔性保護套,所述柔性保護套用于對所述工件的外觀面進行包覆;這種噴砂去毛刺工藝,通過采用高壓噴槍將軟性砂噴射到完成保護的工件上來完成工件中的毛刺去除。相對于傳統的人工去毛刺的方法,加工效率較高,并且軟性砂不會對工件的表面造成劃傷。附圖說明圖1為一實施方式的噴砂去毛刺工藝的流程圖;圖2為一實施方式的柔性保護套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一實施方式的噴砂去毛刺系統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發明。但是本發明能夠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發明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改進,因此本發明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的限制。如圖1所示的一實施方式的噴砂去毛刺工藝,包括如下步驟:S10、提供待處理的工件。工件可以為移動終端設備的中板或底板。工件通常為CNC加工中,通過刀具切削將坯料加工形成,因而會在工件被刀具切削的部位形成大量毛刺。S20、采用高壓噴槍將軟性砂噴射到S10得到的工件上,持續噴射2s~10s后取出工件,完成噴砂去毛刺工藝。優選的,高壓噴槍的持續噴射的時間為3s。S20中,高壓噴槍的噴射氣壓為1.5kg/cm2~4kg/cm2,軟性砂可以為尼龍砂或塑膠砂,軟性砂的粒徑可以為0.3mm~0.5mm。在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中,高壓噴槍的噴射氣壓可以為2kg/cm2~3kg/cm2。特別的,高壓噴槍的噴射氣壓可以為2.5kg/cm2。在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中,軟性砂的粒徑可以為0.35mm~0.45mm。特別的,軟性砂的粒徑為0.4mm。S20中,采用高壓噴槍將軟性砂噴射到完成保護的工件上的操作中,高壓噴槍以0~50Hz的頻率來回搖擺。高壓噴槍以0~50Hz的頻率來回搖擺,可以保證工件的各個部分都能夠被高壓噴槍噴出的軟性砂沖擊到。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這種噴砂去毛刺工藝還包括在采用高壓噴槍將軟性砂噴射到完成保護的工件上之前的,對工件的外觀面進行保護的操作。由于工件的外觀面往往要求較高,不能夠有任何細微劃痕,因此,在進行噴砂去毛刺工藝時,往往需要對工件的外觀面進行保護。對工件的外觀面進行保護的操作可以為:采用柔性保護套對工件的外觀面進行包覆。結合圖2,對一實施方式的柔性保護套100進行簡單介紹。圖2中,工件200為移動終端設備中板,柔性保護套100對工件200的外觀面進行保護。柔性保護套100包括長條狀的柔性本體110以及分別從柔性本體110的兩個長邊向相同方向彎折延伸形成的第一限位體120和第二限位體130。第一限位體120和第二限位體130的延伸方向與柔性本體110所在的平面垂直。第一限位體120與第二限位體130相對的表面為第一斜面122,第一斜面122與柔性本體110所在平面的夾角為65°~85°。優選的,第一斜面122與柔性本體110所在平面的夾角為70°~80°。特別的,第一斜面122與柔性本體110所在平面的夾角為75°。第二限位體130與第一限位體120相對的表面為第二斜面132,第二斜面132與柔性本體110所在平面的夾角為65°~85°。優選的,第二斜面132與柔性本體110所在平面的夾角為70°~80°。特別的,第二斜面132與柔性本體110所在平面的夾角為75°。柔性本體110、第一限位體120和第二限位體130的截面圍成一個等腰梯形空腔,第一斜面132遠離柔性本體110的一端在柔性本體110上的投影落在梯形空腔內,第二斜面132遠離柔性本體110的一端在柔性本體110上的投影也落在梯形空腔內。這種柔性保護套100用于保護工件200的外觀面,具體來說,這種柔性保護套100用于保護工件200的邊框。在采用高壓噴槍將軟性砂噴射到完成保護的工件上之前,直接將柔性保護套100擠壓到移動終端設備中板200的邊框上;待高壓噴槍噴射完成后,將柔性保護套100去下,即可。這種噴砂去毛刺工藝,通過采用高壓噴槍將軟性砂噴射到完成保護的工件上來完成工件中的毛刺去除。相對于傳統的人工去毛刺的方法,加工效率較高,并且軟性砂不會對工件的表面造成劃傷。本發明中,發明人創造性的將應用于表面拋光處理的噴砂工藝應用于去毛刺工藝,通過對工藝條件、噴砂材質以及噴砂粒徑的改進,得到了本發明需要保護的噴砂去毛刺工藝。如圖3所示的一實施方式的噴砂去毛刺系統,包括預保護裝置12、噴砂裝置14以及進出料裝置16。預保護裝置12用于對待處理的工件的外觀面進行保護。工件一般為移動終端設備的中板或底板。優選的,預保護裝置12包括柔性保護套,柔性保護套用于對工件的外觀面進行包覆。結合圖2,對一實施方式的柔性保護套100進行簡單介紹。圖2中,工件200為移動終端設備中板,柔性保護套100對工件200的外觀面進行保護。柔性保護套100包括長條狀的柔性本體110以及分別從柔性本體110的兩個長邊向相同方向彎折延伸形成的第一限位體120和第二限位體130。第一限位體120和第二限位體130的延伸方向與柔性本體110所在的平面垂直。第一限位體120與第二限位體130相對的表面為第一斜面122,第一斜面122與柔性本體110所在平面的夾角為65°~85°。優選的,第一斜面122與柔性本體110所在平面的夾角為70°~80°。特別的,第一斜面122與柔性本體110所在平面的夾角為75°。第二限位體130與第一限位體120相對的表面為第二斜面132,第二斜面132與柔性本體110所在平面的夾角為65°~85°。優選的,第二斜面132與柔性本體110所在平面的夾角為70°~80°。特別的,第二斜面132與柔性本體110所在平面的夾角為75°。柔性本體110、第一限位體120和第二限位體130的截面圍成一個等腰梯形空腔,第一斜面132遠離柔性本體110的一端在柔性本體110上的投影落在梯形空腔內,第二斜面132遠離柔性本體110的一端在柔性本體110上的投影也落在梯形空腔內。這種柔性保護套100用于保護工件200的外觀面,具體來說,這種柔性保護套100用于保護工件200的邊框。噴砂裝置14包括高壓噴槍。高壓噴槍用于將軟性砂噴射到完成保護的工件上。高壓噴槍的噴射氣壓為1.5kg/cm2~4kg/cm2,軟性砂可以為尼龍砂或塑膠砂,軟性砂的粒徑可以為0.3mm~0.5mm。在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中,高壓噴槍的噴射氣壓可以為2kg/cm2~3kg/cm2。特別的,高壓噴槍的噴射氣壓可以為2.5kg/cm2。在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中,軟性砂的粒徑可以為0.35mm~0.45mm。特別的,軟性砂的粒徑為0.4mm。優選的,高壓噴槍以0~50Hz的頻率來回搖擺。高壓噴槍以0~50Hz的頻率來回搖擺,可以保證工件的各個部分都能夠被高壓噴槍噴出的軟性砂沖擊到。進出料裝置16用于將完成保護的工件送入和運出噴砂裝置14。進出料裝置16包括傳送帶。傳送帶用于控制完成保護的工件在噴砂裝置14內的停留時間為2s~10s。優選的,傳送帶控制完成保護的工件在噴砂裝置14內的停留時間為3s。這種噴砂去毛刺系統的噴砂裝置14通過高壓噴槍將軟性砂噴射到完成保護的工件上來完成工件中的毛刺去除。相對于傳統的人工去毛刺的方法,這種噴砂去毛刺系統的加工效率較高,并且軟性砂不會對工件的表面造成劃傷。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