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煉鋼工藝
技術領域:
,尤其涉及一種在轉爐冶煉和LF精煉過程中控制含鈮鋼增氮的方法。
背景技術:
:對于大多數鋼來說,氮是一種有害元素。按照技術標準要求,含鈮鋼中的氮含量大于0.0050%,鑄坯需要下線清角,這樣不僅會增加作業人員的勞動強度,同時由于鑄坯下線,會造成軋制線待料,影響軋制的連續性。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脫硫的主要任務集中在LF爐,造成LF爐大流量吹氬時間長,導致增氮。同時,由于大部分含鈮鋼合金加入量比較大,轉爐電振速度較慢,又加劇了出鋼過程增氮。因此,需要進一步優化LF爐升溫過程的加料及埋弧操作。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提供一種控制含鈮鋼增氮的方法,其目的旨在減少鑄坯下線清角數量,減輕作業人員勞動強度,穩定控制鋼水的氮含量,提高鋼水質量。為此,本發明所采取的解決方案是:一種控制含鈮鋼增氮的方法,包括轉爐冶煉和LF爐精煉,具體控制方法為:確定脫硫目標:以在成品硫含量的基礎上增加0.002%~0.005%作為含鈮鋼的脫硫目標;轉爐冶煉:(1)提高轉爐合金電振速度,將合金電振的加料速度控制在2.5~3噸/min;(2)出鋼過程合金加入順序按照脫氧能力由弱到強的順序加入,即按照錳鐵—硅鐵—鋁錳鐵的順序加入,加入時機為出鋼1/3~2/5時開始加入,并控制錳鐵加入量在1.2~1.6kg/噸鋼;LF爐精煉:(1)處理鋼水前,將水冷爐蓋降到下限,保持爐內的還原性氣氛;(2)加熱前,將除塵風機抽力調為390~400r/min,同時打開除塵管道的混風閥,保證LF爐水冷爐蓋里面是微正壓,壓力101325~104055Pa;(3)根據升溫時間在加熱前加入電石,對應加入量為:升溫時間min<33~<44~<5≥5電石加入量kg/噸鋼0.08~0.120.13~0.160.17~0.20.21~0.24之后加入白灰小粒2.5~3.2kg/噸鋼,精煉渣0.4~0.8kg/噸鋼,助熔渣0.4~0.8kg/噸鋼,吹氬1~2min,待電石熔化后,降電極升溫;(4)升溫檔位選擇6檔,采用短弧加熱;升溫過程中2~4批次加入白灰小粒,每批加入0.4~0.8kg/噸鋼,保證埋弧;(5)電極加熱過程中,氬氣流量設定為10~30Nm3/h,以電極不大幅度波動為宜;(6)第一次升溫結束后,測渣厚,如渣厚小于150mm,往鋼水罐內補加白灰,直到渣厚滿足埋弧需要為止;(7)在脫硫改質期間,手動控制吹氬調節閥開度不大于70%,保證鋼水液面不大面積裸露;(8)在加熱后取樣分析,若鋼水中的[Als]控制在目標附近,不再加鋁,防止鋼中[Als]過高。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可穩定控制鋼水的氮含量,使含鈮鋼搬出氮含量控制在0.0045%的比例達到91.4%,成品氮控制在0.0050%的比例達到96.8%,有效提高鋼水質量,同時可減少鑄坯下線清角的罐數,極大減輕作業人員勞動強度。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鋼種為J55,成品硫含量≤0.006%,脫硫目標確定為0.010%。轉爐:合金振料速度為2.8t/min;出鋼1/3時加入合金,鋁錳鐵加入量為1.4kg/噸鋼。LF爐:進爐測溫1592℃,處理鋼水前,將水冷爐蓋降到下限,保持爐內還原性氣氛;加熱前將除塵風機抽力調為395r/min,同時打開除塵管道的混風閥,保證LF爐水冷爐蓋里面是微正壓,壓力102500Pa;首次升溫時間4.5min;加入電石0.18kg/噸鋼;之后加入白灰小粒2.8kg/噸鋼,精煉渣0.6kg/噸鋼,助熔渣0.8kg/噸鋼,吹氬2min后,降電極升溫。升溫檔位選擇6檔,升溫過程中分3批加入白灰小粒,每批加入0.5kg/噸鋼,氬氣流量設定為23Nm3/h,第一次升溫結束后,測渣厚135mm,向鋼水罐內補加白灰2.4kg/噸鋼。實施例2:鋼種為AH32,成品硫含量≤0.010%,脫硫目標確定為0.015%。轉爐:合金振料速度為2.5t/min;出鋼2/5時加入合金,鋁錳鐵加入量為1.6kg/噸鋼。LF爐:進爐測溫1581℃,處理鋼水前,將水冷爐蓋降到下限,保持爐內的還原性氣氛;加熱前,將除塵風機抽力調為400r/min,同時打開除塵管道的混風閥,保證LF爐水冷爐蓋 里面是微正壓,壓力103050Pa;首次升溫時間6min,加入電石0.24kg/噸鋼;之后加入白灰小粒2.6kg/噸鋼,精煉渣0.5kg/噸鋼,助熔渣0.5kg/噸鋼,吹氬2min后,降電極升溫。升溫檔位選擇6檔,升溫過程中分2批加入白灰小粒,每批加入0.6kg/噸鋼,氬氣流量設定為18Nm3/h,第一次升溫結束后,測渣厚156mm,不再向鋼水罐內補加白灰。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