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彈性工裝卡爪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工裝夾具領域,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彈性工裝卡爪。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機械設備設計的越來越復雜,對于零件的加工造成了很大的挑戰,傳統的工裝夾具一般僅僅具有矩形的卡爪或者卡盤,與工件的接觸也僅僅是點接觸,夾持力不夠大,容易打滑,而且對于偏心的零件夾持后容易產生離心力,影響加工精度,不能加工較復雜的工件或者工件的特殊位置。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以夾持各種復雜工件,能夠提供較大夾持力,增加配重的彈性工裝卡爪。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彈性工裝卡爪,包括兩個彈性卡爪、兩個移動板、絲桿支撐座和左右螺旋絲桿。
[0005]絲桿支撐座上部設置有橫截面為"U"形的凹槽,所述的凹槽底部中央橫向設置有絲杠固定套,所述的凹槽兩側壁對稱設置有滑軌。
[0006]所述的左右螺旋絲桿的中部通過軸承固定在所述的絲杠固定套中,所述的左右螺旋絲桿在位于所述的絲杠固定套的兩側分別設置有螺旋方向相反的絲杠;所述的左右螺旋絲桿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與套筒扳手相匹配的橫截面為正多邊形的凹槽。
[0007]所述的移動板底部設置有帶有內螺紋的螺旋孔,所述的螺旋孔的內螺紋與所述的左右螺旋絲桿螺紋相匹配;所述的移動板兩側壁分別設置有移動軌道槽與所述的滑軌構成滑動配合,所述的移動板上表面沿對稱軸方向設置有至少一個定位凸塊,所述的定位凸塊沿直線排列;所述的定位凸塊兩側對稱設置有至少6個固定孔。
[0008]所述的兩個移動板通過螺旋孔分別與所述的左右螺旋絲桿的兩端通過螺紋結構連接,使用套筒扳手旋轉所述的左右螺旋絲桿時,所述的兩個移動板沿所述的移動軌道槽問時向中七、移動或者遠尚中七、移動。
[0009]所述的兩個移動板上分別可拆卸對稱設置有兩個彈性卡爪,所述的彈性卡爪包括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和第三卡板;所述的第二卡板和第三卡板分別位于所述的第一卡板的兩側,所述的第二卡板和第三卡板在同一個平面內,所述的第一卡板的長度大于所述的第二卡板和第三卡板長度之和。
[0010]所述的第一卡板在位于所述的第二卡板一側的表面沿對稱軸方向設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的第一定位槽兩側分別對稱設置有至少六個第一連接孔;所述的第一卡板在位于所述的第三卡板一側的表面沿對稱軸方向設置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的第三卡板設置有兩個,分別對稱設置于所述的第二定位槽的兩側,所述的兩個第三卡板分別設置有一個第三連接孔;所述的第二卡板在位于所述的第一卡板一側的表面沿對稱軸方向設置有第三定位槽,所述的第三定位槽兩側分別對稱設置有至少四個第二連接孔,所述的第二卡板的下表面沿對稱軸方向設置有第四定位槽;所述的第一連接孔、第二連接孔和第三連接孔均可以通過螺桿與所述的固定孔構成可拆卸連接;所述的定位凸塊均可以嵌入所述的第二定位槽或第四定位槽。
[0011]所述的第—板與所述的第二卡板之間的夾角為88.5°?89.5°。
[0012]所述的彈性卡爪由彈簧鋼材料制造而成。
[0013]進一步的,所述的左右螺旋絲桿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與套筒扳手相匹配的橫截面為正四邊形的凹槽。
[0014]進一步的,所述的絲桿支撐座的兩側壁分別設置有若干減重孔,以減輕所述的彈性工裝卡爪的重量。
[0015]進一步的,所述的絲桿支撐座底部設置有與機床固定連接的連接裝置。
[0016]進一步的,所述的左右螺旋絲桿的中部套接有兩個平面軸承,通過兩個平面軸承固定在所述的絲杠固定套中。
[0017]進一步的,所述的固定孔設置有十個,所述的第一連接孔設置有十個,所述的第二連接孔設置有四個,所述的定位凸塊設置有四個。
[0018]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卡板與所述的第二卡板之間的夾角為89°。
[001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彈性工裝卡爪,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可以安裝于不同零件適配的夾具進而可以夾持各種工件進行加工,特別適用于形狀特殊,位置特殊的工件;并且通過將彈性卡爪的第一卡板設計成稍微傾斜的結構,加大了對工件的夾持力,不容易松動和脫落,保證了加工的精度;所述的彈性卡爪還可以增加配重,對于偏心的工件可以調節動平衡,加工時降低離心力,提高加工的精度。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實用新型左右螺旋絲桿固定在絲桿支撐座內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2為本實用新型移動板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3為本實用新型移動板與左右螺旋絲桿和絲桿支撐座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4為本實用新型彈性卡爪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6為本實用新型第二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中,1、彈性卡爪,11、第一卡板,111、第一定位槽,112、第二定位槽,113、第一連接孔,12、第二卡板,121、第三定位槽,122、第四定位槽,123、第二連接孔,13、第三卡板,131、第三連接孔,2、移動板,21、定位凸塊,22、固定孔,23、移動軌道槽,24、螺旋孔,3、絲桿支撐座,31、滑軌,32、絲杠固定套,4、左右螺旋絲桿,41、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7]如在說明書及權利要求當中使用了某些詞匯來指稱特定組件。本領域技術人員應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會用不同名詞來稱呼同一個組件。本說明書及權利要求并不以名稱的差異來作為區分組件的方式,而是以組件在功能上的差異來作為區分的準則。如在通篇說明書及權利要求當中所提及的“包括”為一開放式用語,故應解釋成“包括但不限定于”。說明書后續描述為實施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一般原則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當視所附權利要求所界定者為準。
[0028]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第一卡板”、“第二卡板”、“第三卡板”、“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第三定位槽”、“第四定位槽”、“第一連接孔”、“第二連接孔”、“第三連接孔”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此外,術語"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29]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0030]實施例1
[0031]如圖1-5所述,一種彈性工裝卡爪,包括兩個彈性卡爪1、兩個移動板2、絲桿支撐座3和左右螺旋絲桿4。
[0032]絲桿支撐座3上部設置有橫截面為"U"形的凹槽,所述的凹槽底部中央橫向設置有絲杠固定套32,所述的凹槽兩側壁對稱設置有滑軌31。
[0033]所述的左右螺旋絲桿4的中部通過軸承固定在所述的絲杠固定套32中,所述的左右螺旋絲桿4在位于所述的絲杠固定套32的兩側分別設置有螺旋方向相反的絲杠;所述的左右螺旋絲桿4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與套筒扳手相匹配的橫截面為正多邊形的凹槽41,通過套筒扳手可以帶動所述的左右螺旋絲桿4轉動。
[0034]所述的移動板2底部設置有帶有內螺紋的螺旋孔24,所述的螺旋孔24的內螺紋與所述的左右螺旋絲桿4螺紋相匹配;所述的移動板2兩側壁分別設置有移動軌道槽23與所述的滑軌31構成滑動配合,所述的移動板2上表面沿對稱軸方向設置有至少一個定位凸塊21,所述的定位凸塊21沿直線排列;所述的定位凸塊21兩側對稱設置有至少6個固定孔22。
[0035]所述的兩個移動板2通過螺旋孔24分別與所述的左右螺旋絲桿4的兩端通過螺紋結構連接,使用套筒扳手旋轉所述的左右螺旋絲桿4時,所述的兩個移動板2沿所述的移動軌道槽23同時向中心移動或者遠離中心移動。
[0036]所述的兩個移動板2上分別可拆卸對稱設置有兩個彈性卡爪1,所述的彈性卡爪I包括第一卡板11、第二卡板12和第三卡板13 ;所述的第二卡板12和第三卡板13分別位于所述的第一卡板11的兩側,所述的第二卡板12和第三卡板13在同一個平面內,所述的第—^板11的長度大于所述的第二卡板12和第三卡板13長度之和。
[0037]所述的第一卡板11在位于所述的第二卡板12 —側的表面沿對稱軸方向設置有第一定位槽111,所述的第一定位槽111兩側分別對稱設置有至少六個第一連接孔113 ;所述的第—^板11在位于所述的第三卡板13 —側的表面沿對稱軸方向設置有第二定位槽112 ;所述的第三卡板13設置有兩個,分別對稱設置于所述的第二定位槽112的兩側,所述的兩個第三卡板13分別設置有一個第三連接孔131 ;所述的第二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