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能動壓水堆型大型罐類模塊分片的組裝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罐類模塊分片的組裝工藝,特別涉及一種非能動壓水堆型大型罐類模塊分片的組裝工藝。
【背景技術】
[0002]在現有技術中,全球第三代核電非能動壓水堆型核電站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模塊化施工,將以往核電建設中先土建施工、后安裝施工的施工邏輯優化,引入了土建、安裝平行施工作業。
[0003]管道、電氣、設備安裝等專業交叉平行施工,從而可以大大縮短核電建造工期,提高核電項目的競爭力。儲存罐模塊位于核島廠房屏蔽墻上部,安裝位置底標高293’-33/4”,截面形狀為梯形的筒形結構模塊,外徑25.934米,內徑10.642米,高度10.292米,其在就位后形成了非能動安全殼冷卻系統的冷卻水儲存罐(PCCWST),理論儲水量達到2970t,安裝完成后通過內外部混凝土的澆筑與屏蔽墻構成一體,用于儲存在安全殼過熱時噴淋降溫用水,儲存罐模塊儲存水量可保證72小時不間斷噴淋,重要性可見一斑。
[0004]另外,儲存罐模塊的使用功能與結構形式與儲存罐相似,但其外墻高達10.292米,且內外墻板成梯形,組裝難度較大。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儲存罐模塊組裝難度較大的缺陷,提供一種非能動壓水堆型大型罐類模塊分片的組裝工藝。
[0006]本發明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一種非能動壓水堆型大型罐類模塊分片的組裝工藝,其特點在于,所述組裝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0007]S1、采用環向板拼裝形成儲存罐的底部外圍;
[0008]S2、沿所述底部外圍的內邊緣斜向拼裝徑向板,形成所述儲存罐的底部;
[0009]S3、沿所述底部外圍的外邊緣拼裝第一環向板,形成所述儲存罐的外圈;
[0010]S4、沿所述徑向板的內邊緣拼裝第二環向板,形成所述儲存罐的內圈;
[0011]S5、在所述儲存罐的外圈和內圈的上端拼裝頂部蓋板;
[0012]S6、對所述頂部蓋板進行吊裝拼裝,完成整體組裝。
[0013]較佳地,所述步驟S3中還包括以下步驟:
[0014]S31、將所述第一環向板兩兩拼裝成子模塊組合件,分成兩層進行組裝。
[0015]較佳地,所述外圈采用32塊所述第一環向板。
[0016]較佳地,所述內圈采用8塊所述第二環向板,所述第二環向板由下至上地分層組裝。
[0017]較佳地,所述步驟S2之后還包括以下步驟:
[0018]S21、在所述儲存罐的底部上間隔5.625°設置角度控制線,使所述底部的徑向中心線與所述角度控制線對齊;
[0019]S22、調整所述徑向板的傾斜角度,從而調整所述底部的環向中線標高。
[0020]較佳地,所述儲存罐的外圈設有若干組第一限位板,每一所述第一環向板對應三組所述第一限位板。
[0021]較佳地,所述儲存罐的內圈設有若干組第二限位板,每一所述第二環向板對應五組所述第二限位板。
[0022]較佳地,所述步驟S5之前還包括以下步驟:
[0023]S51、實測所述外圈和所述內圈之間的間距,將所述外圈和所述內圈的頂端開口調整至收口狀態。
[0024]較佳地,所述外圈和所述內圈上均加設有支撐塊,每一所述第一環向板和所述第二環向板上設置有三至五組支撐塊。
[0025]本發明的積極進步效果在于:本發明非能動壓水堆型大型罐類模塊分片的組裝工藝最大限度的提高了該模塊組裝工作的效率,通過有效的方法控制,保證了模塊組裝精度要求,保證了安裝簡便,使模塊的組裝工作快速、安全、高質量、低投入的進行。非能動壓水堆型大型罐類模塊分片的組裝工藝以最優的工效將儲存罐模塊保質、保量的組裝完成,對后續該類型模塊的組裝工作有著深遠的指導意義。
【附圖說明】
[0026]圖1為本發明非能動壓水堆型大型罐類模塊分片的組裝工藝的流程圖。
[0027]圖2為本發明非能動壓水堆型大型罐類模塊分片的組裝工藝中底部板拼裝示意圖。
[0028]圖3為本發明非能動壓水堆型大型罐類模塊分片的組裝工藝中底板放線的示意圖。
[0029]圖4為本發明非能動壓水堆型大型罐類模塊分片的組裝工藝中斜向板拼裝示意圖。
[0030]圖5為本發明非能動壓水堆型大型罐類模塊分片的組裝工藝中斜向板組堆順序示意圖。
[0031]圖6為本發明非能動壓水堆型大型罐類模塊分片的組裝工藝中外圈板拼裝示意圖。
[0032]圖7為本發明非能動壓水堆型大型罐類模塊分片的組裝工藝中所述儲存罐的外圈組裝示意圖。
[0033]圖8為本發明非能動壓水堆型大型罐類模塊分片的組裝工藝中限位板的示意圖。
[0034]圖9為本發明非能動壓水堆型大型罐類模塊分片的組裝工藝中內圈板拼裝示意圖。
[0035]圖10為本發明非能動壓水堆型大型罐類模塊分片的組裝工藝中斜向限位板的示意圖。
[0036]圖11為本發明非能動壓水堆型大型罐類模塊分片的組裝工藝中人員閘門孔洞組裝示意圖。
[0037]圖12為本發明非能動壓水堆型大型罐類模塊分片的組裝工藝中頂部蓋板拼裝示意圖。
[0038]圖13為本發明非能動壓水堆型大型罐類模塊分片的組裝工藝中頂部蓋板組合件劃分的示意圖。
[0039]圖14為本發明非能動壓水堆型大型罐類模塊分片的組裝工藝中頂板支撐塊的示意圖。
[0040]圖15為本發明非能動壓水堆型大型罐類模塊分片的組裝工藝中整體拼裝完成示意圖。
[0041]圖16為本發明非能動壓水堆型大型罐類模塊分片的組裝工藝中用來防止外圈第一層第一環向板傾覆的組裝平臺示意圖。
[0042]圖17為本發明非能動壓水堆型大型罐類模塊分片的組裝工藝中用來防止外圈第二層第一環向板傾覆的整體組裝平臺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3]下面結合附圖給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0044]圖1為本發明非能動壓水堆型大型罐類模塊分片的組裝工藝的流程圖。
[0045]如圖1所示,本發明非能動壓水堆型大型罐類模塊分片的組裝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0046]步驟100、采用環向板拼裝形成儲存罐的底部外圍。
[0047]圖2為本發明非能動壓水堆型大型罐類模塊分片的組裝工藝中底部板拼裝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非能動壓水堆型大型罐類模塊分片的組裝工藝中底板放線的示意圖。
[0048]如圖2所示,通過環向板拼裝形成一個圓環狀的底部外圍10。如圖3所示,進一步具體地說,底部外圍10由子模塊33-40組成,放出R = 13068mm的底部環向板外邊緣輪廓線、子模塊邊界、中線角度控制線,以及位于子模塊38處的防漏槽中心線92.932°。由于子模塊38下的防漏槽需要安裝管道,因此通常先調整子模塊38標高達到2mm的范圍,然后以子模塊38為基準標高。最后,將其余子模塊依次在子模塊38的兩邊排開,這樣各個子模塊38的徑向中線與角度控制線就可以對齊,其外邊緣與圓周控制線對齊。
[0049]步驟101、沿所述底部外圍的內邊緣斜向拼裝徑向板,這樣即可形成所述儲存罐的底部。
[0050]步驟102、在所述儲存罐的底部上間隔5.625°設置角度控制線,使所述底部的徑向中心線與所述角度控制線對齊。
[0051]步驟103、調整所述徑向板的傾斜角度,從而調整所述底部的環向中線標高。
[0052]圖4為本發明非能動壓水堆型大型罐類模塊分片的組裝工藝中斜向板拼裝示意圖。如圖4所示,在底部外圍10的內邊緣處向內拼裝徑向板20,徑向板20為斜向的向內向上收口。
[0053]圖5為本發明非能動壓水堆型大型罐類模塊分片的組裝工藝中斜向板組堆順序不意圖。如圖5所不,進一步具體地,在底部外圍10組裝完成后,在底部板上間隔5.625°放出角度控制線。由于三個子模塊004、014、025上設計有安裝定位銷30,故應優先定位上述三個子模塊004、014、025。首先,分別吊裝三個子模塊004、014、025到平臺上。然后,調整各個子模塊的位置,將徑向中線與角度控制線對齊,同時調整斜向板的傾斜角度,使得環向中線標高調整至2418±6.4mm范圍內。另外,由于儲存罐模塊就位時定位套筒垂直于地面,為保證兩者配合,子模塊004、014、025上的定位銷30也應當垂直地面,垂直度保證在±6.4mm范圍內。與此同時,精確測量三個定位銷30相對于測量控制網的平面坐標。如果存在偏差應及時進行調整,直至合格。當定位好三個子模塊004、014、025之后,需要優先根據圖5所示的組裝順序進行其余各子模塊組裝,當然可以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的變更來調整組裝順序。如果最后組裝的子模塊009、019、031的根部間隙不足,則可對子模塊的坡口進行二次打磨處理。
[0054]步驟104、沿所述底部外圍的外邊緣拼裝第一環向板,以形成所述儲存罐的外圈。
[0055]步驟105、將所述第一環向板兩兩拼裝成子模塊組合件,分成兩層進行組裝。
[0056]圖6為本發明非能動壓水堆型大型罐類模塊分片的組裝工藝中外圈板拼裝示意圖。圖7為本發明非能動壓水堆型大型罐類模塊分片的組裝工藝中所述儲存罐的外圈組裝示意圖。
[0057]如圖6所示,在底部外圍10的外邊緣處向上垂直拼裝第一環向板,形成環形的外圈40。其中,外圈40優選地采用32塊所述第一環向板。如圖7所示,這里的外圈40采用分層與分列相互結合的拼裝工藝,所述第一環向板采用32個子模塊拼裝成16個子模塊組合件,即同高度方向兩個子模塊為一個子模塊組合件,例如子模塊065、057 (即框示兩個子模塊為子模塊組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