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N和20kN,步驟S4中個參數設置 為主軸恒定轉速3(K)rpm,馴壓模具擺角度范圍為3°,步驟S431中進給速度為0.3mm/s,進給 壓力為90kN進行旋壓持續1.2s,步驟S432中進給速度為0.25mm/s,進給壓力為85kN進行旋 壓持續1.8s,步驟S433中進給速度為0.25mm/s,進給壓力為1 lOkN進行旋壓1.2s,步驟S44進 給壓力為llOkN進行保壓6s,上述各步驟中均通過旋壓時間進行控制。步驟S1至S5完成后進 行軸向游隙檢測,檢測結果為0.067mm。
[0114] 實施例3
[0115]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基本一致,區別點在于,對擋圈3壓入第一代輪穀軸承外圈 11、第一代輪穀軸承1壓入法蘭盤2均采用液壓加載執行機構,而對于旋馴過程的加載機構 72采用液壓加載,通過配置一個液壓站來提供加載動力。
[0116] 除上述實施例外,其它符合本專利要求的物理結構、配合關系和加工工藝的方案 均能達到本專利所述好處。
[0117] 此外,需要說明的是,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狀、所取名 稱等可w不同。凡依本發明專利構思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簡單變化,均包 括于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內。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W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 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本發明的結構或者超越本 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均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 一種輪轂軸承單元裝配方法,其步驟為: 51) 提供相配合的第一代輪轂軸承、法蘭盤和擋圈,所述第一代輪轂軸承包括外圈和內 圈,所述內圈包括內側內圈和外側內圈,所述內側內圈和外圈間設有內偵U密封件,所述外側 內圈和外圈間設有外側密封件,所述法蘭盤與內側內圈和外側內圈相配合,所述擋圈與外 圈相配合; 52) 將擋圈壓入第一代輪轂軸承,使擋圈安裝入外圈; 53) 將第一代輪轂軸承壓入法蘭盤,使內圈安裝入法蘭盤; 54) 對法蘭盤伸出內圈的伸出端進行旋鉚,使伸出端和內側內圈相貼合; 55) 對法蘭盤的中心孔進行加工形成花鍵槽。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輪轂軸承單元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擋圈上設有卡 爪,所述卡爪的張角大于等于30°。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輪轂軸承單元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中將擋 圈壓入第一代輪轂軸承的具體步驟為: 521) 將第一代輪轂軸承置于底平模上,擋圈通過外圈的倒角引導直接放置于外圈上; 522) 上平模進行軸向進給,上平模接觸擋圈并保持同步速率壓入第一代輪轂軸承外 圈; 所述步驟S22中設有壓力傳感器監測軸向壓力,當峰值點壓力值在范圍200~500N外 時,判斷為不合格。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輪轂軸承單元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中將第 一代輪轂軸承壓入法蘭盤的具體步驟為: 531) 將法蘭盤置于底模上,第一代輪轂軸承通過內圈倒角與伸出端倒角引導直接放置 于法蘭盤上; 532) 頂模進行軸向進給,頂模接觸內圈并保持同步速率壓入法蘭盤; 所述步驟S32中設有壓力傳感器監測軸向壓力,當峰值點壓力值在范圍8~20kN外時, 判斷為不合格。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輪轂軸承單元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4中對伸 出端進行旋鉚的具體步驟為: 541) 鉚壓設備的主軸電機驅動鉚壓模具旋轉達到主軸恒定轉速; 542) 主軸恒定轉速,鉚壓模具快速軸向位移進給,直至鉚壓模具與伸出端接觸; 543) 主軸恒定轉速,鉚壓模具緩慢軸向位移進給,旋壓伸出端,直至達到設定條件; 544) 主軸恒定轉速,鉚壓模具停止軸向位移進給,鉚壓模具壓力保持,直至達到設定條 件; 545) 主軸停止旋轉,鉚壓模具軸向回退,完成旋鉚。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輪轂軸承單元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43鉚壓 模具緩慢軸向位移進給,旋壓伸出端的具體步驟為: 5431) 所述伸出端呈翹曲形變,所述旋鉚加壓壓力范圍為90~95kN; 5432) 所述伸出端呈折彎形變,所述旋鉚加壓壓力范圍為85~95kN; 5433) 所述伸出端與內圈接觸,所述旋鉚加壓壓力范圍為110~120kN; 所述步驟S431、S432和S433通過加壓時間或底座平臺軸向載荷情況控制。7.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輪轂軸承單元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41至S44 中設有測控系統監測主軸轉速、鉚壓模具軸向位移進給行程、鉚壓模具端加載載荷、底座平 臺軸向載荷和主軸鉚壓扭矩;所述主軸恒定轉速范圍為150~300rpm,鉚壓模具擺角度范圍 為3~5°,旋鉚加壓壓力范圍為80~120kN;所述步驟S43中緩慢軸向位移進給速度范圍為 0.1~0.5mm/s;所述步驟S44中主軸恒定轉速,鉚壓模具停止軸向位移進給,鉚壓模具壓力 保持,直至時間達到范圍2~6s中的任一值;所述鉚壓模具與輪轂軸承單元上設有固體或半 固體潤滑介質。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輪轂軸承單元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5中對法 蘭盤的中心孔進行加工形成花鍵槽的具體步驟為: 551) 粗拉削; 552) 精拉削; 所述步驟S51和S52中采用隔離桶隔離。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輪轂軸承單元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步驟: S6)對輪轂軸承單元進行軸向游隙檢測,當軸向游隙在范圍0.02~0.07mm外時,判斷為 不合格。10. 根據權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一種輪轂軸承單元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代輪轂軸承軸向游隙范圍為0.10~〇.15_;所述外圈與擋圈采用過盈配合,其直徑過盈量 范圍為0.02~0.08mm;所述內側密封圈與內側內圈和外側密封圈與外側內圈采用過盈配 合,其直徑過盈量范圍為0.05~0.10mm;所述法蘭盤與內側內圈和外側內圈采用過盈配合, 其直徑過盈量范圍為0.02~0.6mm;所述伸出端橫向長度d為內側內圈縱向長度c的2/3~1 倍;所述伸出端縱向最短長度e大于等于2mm;所述內側內圈上設有與伸出端相配合的轉折 部,所述轉折部為倒圓或倒圓和斜線過渡,其圓角大于等于R2mm;所述外圈與擋圈、內側密 封圈與內側內圈和外側密封圈與外側內圈、法蘭盤與內側內圈的內表面和外側內圈的內表 面、伸出端與外側內圈的縱向表面和轉折部表面相配合的表面粗糙度小于等于Ral.Oym;所 述外圈與擋圈、內側密封圈與內側內圈和外側密封圈與外側內圈、法蘭盤與內側內圈的內 表面和外側內圈的內表面相配合的圓周面的圓度不大于5μηι。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輪轂軸承單元裝配方法,提供一種介于第二代與第三代輪轂軸承單元之間的2.1代輪轂軸承單元,是一種被應用于驅動輪輪轂的集成化軸承單元,通過與周邊轉向節、驅動軸的匹配,滿足承載與傳動的兩項功能;并提供了把第一代輪轂軸承與特制法蘭盤配合向第2.1輪轂軸承單元轉變的工藝全過程,經過了工藝論證與性能試驗的測試,滿足輪轂軸承的工作功能與可靠性要求,并且成本較低,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價值。
【IPC分類】B23P21/00
【公開號】CN105690084
【申請號】CN201610142921
【發明人】黃德杰, 周旭, 于東輝, 王建華, 郭權
【申請人】浙江萬向精工有限公司, 萬向精工江蘇有限公司, 萬向集團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22日
【申請日】2016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