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背板上折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機械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背板模具,進一步涉及一種背板上折模具。
【背景技術】
[0002]在背板工件的加工過程中,往往需要進行內扣的上折彎處理,目前加工這種內扣上折彎的背板工件的沖壓設備一般都通過一種上下模滑塊裝置來對其進行加工,通過分別設置在上模和下模上的帶有相配斜面的滑塊和頂塊,來達到沖壓成型并順利脫模的目的,但是這種結構形式的缺點是:滑塊和頂塊分別位于上下模上,這樣在二者接觸的瞬間,沖擊力較大,可能會影響到加工精度,其生產穩定性差,需要進行修理模具的次數也較多,當大批量生產時,往往會因為修模而延誤生產近程;而且由于需要承擔較大的沖擊力,滑塊、頂塊的體積也需要相應增大,這樣就使得產品的加工成本較高。
[0003]另外,在加工背板時,還需要對背板進行刻印,一般對背板模具分別采用上折模具和刻印模具對其進行加工。這種傳統的分開操作既浪費時間,又增加了生產成本。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技術現狀提供一種成本低、加工精度高的背板上折模具。
[0005]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背板上折模具,包括上模組件、下模組件和上折機構,所述上折機構包括安裝于上模組件的第一上折機構和安裝于下模組件的第二上折機構,所述第一上折機構包括第一彈性體、第一支撐桿、頂塊和折彎凹模,所述第一彈性體縱向設置于上模組件內并下端與第一支撐桿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桿的下端與頂塊連接,所述折彎凹模位于上模組件的下方并具有供頂塊穿過的穿孔,在所述第一彈性體處于伸展的狀態下,所述頂塊外露于折彎凹模;
[0006]所述第二上折機構包括第二彈性體、第二支撐桿、壓料塊和折彎凸模,所述第二彈性體的彈力大于第一彈性體并縱向設置于下模組件內且上端與第二支撐桿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桿的上端與壓料塊連接,所述折彎凸模位于下模組件的上方并與折彎凹模相對設置,所述折彎凸模具有供壓料塊穿過的通孔,在所述第二彈性體處于伸展的狀態下,所述壓料塊外露于折彎凸模;
[0007]所述折彎凹模、折彎凸模分別設有折彎角,所述折彎凹模的折彎角與折彎凸模的折彎角間隙配合形成擠角結構。
[0008]其中,所述第一上折機構還包括滑塊,所述滑塊安裝于折彎凹模內并緊靠頂塊設置,所述滑塊具有下斜面,所述頂塊具有與下斜面相匹配的上斜面,所述滑塊能在折彎凹模內橫向滑動。
[0009]其中,所述折彎凹模具有與穿孔相通的容置槽,所述滑塊的側壁與容置槽的內壁間支撐有第三彈性體,使得滑塊始終具有脫離容置槽的趨勢。
[0010]其中,所述第一上折機構還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橫向安裝于開設在折彎凹模的凹槽內,所述凹槽與穿孔相通,所述頂塊的側壁縱向開設有能容置限位板的滑槽,所述限位板能在該滑槽內滑行。
[0011]其中,背板上折模具還包括刻印機構,所述折彎凹模開設有開口向下的容置腔,所述刻印機構安裝在該容置腔內,所述刻印機構包括底座、刻印塊、料芯和第四彈性體,所述底座的上端與容置腔的頂壁面連接并下端開設有盲孔,所述刻印塊安裝于該盲孔內,所述料芯緊固安裝于容置腔內,所述料芯具有供底座穿過的第二穿孔,所述第四彈性體的上端與容置腔的頂壁面連接并下端與料芯連接。
[0012]其中,所述刻印塊呈圓柱體并側壁設有沉孔,一滾珠置于所述沉孔內,所述滾珠與沉孔之間支撐有第五彈性體,所述第五彈性體的一端與沉孔的底壁相抵,另一端與滾珠相抵,使滾珠始終具有脫離沉孔的趨勢;所述盲孔的內壁環周設有能容置滾珠的滾珠孔,在所述滾珠露出沉孔并卡入滾珠孔內的狀態下,所述刻印塊的端面顯露于底座的下端,所述盲孔的內壁還軸向設有端部開口的第二滑槽,所述滾珠能在該第二滑槽內滑動。
[0013]其中,所述底座的截面為T型,所述第五彈性體為兩個并分別位于底座的兩側。
[0014]其中,所述盲孔的內壁設有環形的供滾珠滑行的導向槽,所述導向槽的深度小于滾珠孔的深度,所述導向槽分別與第二滑槽、滾珠孔相通。
[0015]其中,所述上模組件包括自上至下依次連接的上模座和上墊板,所述第一彈性體限位安裝在上模座內,所述第一支撐桿穿過上墊板后與頂塊連接。
[0016]其中,所述下模組件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連接的下模座和下墊板,所述第二彈性體限位安裝在下模座內,所述第二支撐桿穿過下墊板后與壓料塊連接。
[001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本背板上折模具的上折機構包括第一上折機構和第二上折機構,其中第一上折機構的第一彈性部件的彈力小于第二上折機構的第二彈性部件的彈力,使得上模組件向下沖壓時,因第二彈性部件的相抵作用,減小了沖壓時所廣生的沖壓力,從而提尚了廣品的加工精度。
[0018]另外,本背板上折模具的第一上折機構還包括與頂塊斜面配合的滑塊,滑塊與頂塊始終保持面接觸,進一步減小了沖壓時所產生的沖壓力,從而進一步提高了產品的加工精度。
[0019]此外,本背板上折模具還設置了刻印機構,在上折的同時,還可以對背板制件進行刻印,本背板上折模具集上折、刻印于一體,縮短了生產周期,減小了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背板上折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2為圖1部件A的放大示意圖;
[0022]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底座與刻印塊安裝后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4為圖3部件B的放大示意圖;
[0024]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底座的結構不意圖;
[0025]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刻印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27]本實施例的背板上折模具,如圖1至圖6所示,包括上模組件100、下模組件200和上折機構。
[0028]上模組件100包括自上至下依次固定連接的上模座17和上墊板18 ;下模組件200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固定連接的下模座20和下墊板19。上模座17與上墊板18、下模座20與下墊板19的連接方式可采用常規的螺釘、螺栓連接,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固定連接。
[0029]本實施例的上折機構包括安裝于上模組件100的第一上折機構和安裝于下模組件200的第二上折機構。第一上折機構包括第一彈性體1、第一支撐桿2、頂塊3和折彎凹模6,第一彈性體I縱向設置于上模組件100的內并下端與第一支撐桿2連接,第一支撐桿2穿過上墊板18后與頂塊3連接,折彎凹模6連接于上墊板18的下方并具有供頂塊3穿過的穿孔5,在第一彈性體I處于伸展的狀態下,頂塊3外露于折彎凹模6。
[0030]本實施例的第一上折機構還包括滑塊4,滑塊4安裝于折彎凹模6內并緊靠頂塊3設置,滑塊4具有下斜面,相應的,頂塊3具有與下斜面相匹配的上斜面,滑塊4能在折彎凹模6內橫向滑動。為了能實現滑塊4在折彎凹模6內的滑動,折彎凹模6具有與穿孔5相通的容置槽8,滑塊4的側壁與容置槽8的內壁間橫向支撐有第三彈性體7,使得滑塊4始終具有脫離容置槽8的趨勢。
[0031]為了能限制頂塊3的運行位置,第一上折機構還包括限位板9,限位板9橫向安裝于開設在折彎凹模6的凹槽10內,限位板9通過一螺釘固定安裝在凹槽10內。凹槽10與穿孔5相通,頂塊3的側壁縱向開設有能容置限位板9的滑槽11,限位板9能在該滑槽11內滑行。
[0032]本實施例的第二上折機構包括第二彈性體12、第二支撐桿13、壓料塊16和折彎凸模14,第二彈性體12的彈力大于第一彈性體I并縱向設置于下模座20內且上端與第二支撐桿13連接,第二支撐桿13穿過下墊板19后與壓料塊16連接。折彎凸模14連接于下墊板19的上方并與折彎凹模6相對設置,折彎凸模14具有供壓料塊16穿過的通孔15,在第二彈性體12處于伸展的狀態下,壓料塊16外露于折彎凸模14。
[0033]折彎凹模6、折彎凸模14分別設有折彎角,折彎凹模6的折彎角與折彎凸模14的折彎角間隙配合形成擠角結構。
[0034]為了能同時在背板制件上刻印,本實施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