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一點的角或角刃,而是弧形的、圓形的或扁平的刃。因為借助這些角半徑或圓斜角也能夠加工工件,在此情況下一般也稱其為第一節段切削刃。術語“第一節段切削刃”在該情況下應僅考慮為相同形狀或相同大小的節段切削刃的名稱或定義,而非意味著其數量。
[0020]上述第一后角為由第一突起所定義的側邊與X軸的平行線所成的夾角。因此,第一后角防止在各自情況下在加工期間未使用的剩余切削刃或次要側表面與工件的碰撞。根據本發明,該第一后角在從1°至10°的范圍內,優選地,在從3°至4°的范圍內。例如在根據本發明的切削嵌件的特定配置中,第一后角具有3.71。的大小。
[0021]—方面,需要盡可能大的第一后角,因為切削嵌件必須在該情況下以只扭轉較小軸角的方式布置在工具架的嵌件底座中。相反,小軸角具有在加工期間工件上產生的輪廓偏差(由切削嵌件的切削刃輪廓在工件上產生的切削輪廓的偏差)較小的優點。另一方面,第一后角的大小是有上限的,因為應該避免過大的負切,這會對加工性能產生負面影響。當在有助于減少物料的方向上通過前刀面進行切肩處理時(朝向在處理期間產生槽壁的方向)使用用語負切。
[0022]由于在次要側表面上設置的相應的兩個第一突起以及集成至第一突起中的后角,成功地保留了切削嵌件的對稱性而確保了空轉特性(即使主切削刃互相平行布置)。
[0023]為了從用主切削刃加工改為用下一個主切削刃加工,切削嵌件只要從工具架釋放,然后繞z軸旋轉180°或繞X軸翻轉180°。因而優選地,根據本發明的切削嵌件不僅繞X軸180°旋轉對稱,而且也繞Y軸和z軸180°旋轉對稱。
[0024]此處應注意的是,在本發明的意圖中,“180°旋轉對稱”意味著當切削嵌件繞其主軸(X、y或z軸)之一旋轉180°時與本身重合。X軸、y軸和z軸從而形成同時考慮為對稱軸的切削嵌件的主軸。
[0025]還應注意的是,“基面”、“主要側表面”、“次要側表面”應理解為切削嵌件的相應的主要側面,而不是必不可少的純粹平面表面。每個基面、主要側表面和次要側表面從而形成了切削嵌件的六個空間側面之一,并能夠各自由位于不同平面的多個平面的、彎曲的或拱形的局部表面組成。根據本發明,這些表面只有一部分以平面方式及垂直于三個主軸之一的方式配置。另一方面,基面、主要側表面和次要側表面的以平面方式及正交于主軸的方式配置的這些局部表面的一部分能夠用作工具架上的支承面。
[0026]因為主切削刃以互相平行的方式配置,亦即不以如先前技術那樣的彼此間相對扭轉的方式布置,所述平面表面能夠較易于配置在這些側表面的每一個上。相對于先前技術已知的切削嵌件,根據本發明的切削嵌件因此能夠較易于制造。隨后將打磨的復雜形狀的表面數量成倍減少。嵌件底座也能夠以比用于先前技術已知的切削嵌件的情況更簡單且機械上更穩定的方式形成。當然對于這種切削嵌件的消費者來說這也積極反映在成本方面。
[0027]四個主切削刃的每一個都在其一端處(稱為第一端)轉變為第一節段切削刃,其中該第一節段切削刃在各自情況下依次并入至以直線方式延伸的次要切削刃。第一節段切削刃的每一個都能夠分別以弧形方式(如角半徑)配置。該第一節段切削刃布置在相應的主要側表面的兩個斜對角上。分別鄰接的次要切削刃在相應的主要側表面與相應的次要側表面之間的過渡處延伸。正如第一節段切削刃,該次要切削刃也分別布置在第一突起之一上。布置在次要側表面上的每個第一突起因而在次要側表面與主要側表面之間的邊界處并入至第一節段切削刃和直線次要切削刃。直線次要切削刃由于其布置也表示擦除切削刃。
[0028]以直線方式延伸的這些次要切削刃的每一個都在相應的切削刃平面中與z軸的平行線夾成第二后角。該第二后角是尤為必要的,因為在切向銑削期間不僅用主切削刃加工工件,也通過由第一節段切削刃和次要切削刃形成的角切削工件。更確切地說,由第一節段切削刃與鄰接的次要切削刃之間的切向過渡處進行切削。由于所述后角,次要切削刃在處理中空轉。因此,特別是在切向槽銑削期間,工件加工不僅是在槽底,同時也在槽壁上進行。
[0029]上述第二后角在此情況下由第一突起以類似于第一后角的方式形成。換言之,第二后角正如第一后角那樣分別形成在第一突起之一中。
[0030]關于第二后角,還應論及的是,優選地,這些第二后角同樣具有1°至10°的大小,特別優選地,在1°至5°之間。在根據本發明的切削嵌件的一個特定示例性實施方式中,第二后角確定為3.25°。該后角足以在切向銑削期間通過切削嵌件的角進行切削。
[0031]在本發明的一個配置中,每個主要側表面也具有兩個斜向相對的第二節段切削刃,第二節段切削刃各自鄰接相應的主切削刃的第二端并各自形成在次要側表面提供的第二突起上,所述第二突起確定了第三后角。
[0032]因此,在該配置中,每個主要側表面分別在其相應的第一端轉變為第一節段切削刃,并分別在其第二(其他)端轉變為第二節段切削刃。術語“第一節段切削刃”和“第二節段切削刃”并非是指節段切削刃的數目,而是僅用于區分節段切削刃的單個類型。每個主要側表面因而分配相應的第一節段切削刃之一(在第一端)和相應的第二節段切削刃之一(在第二端)。總之,在該配置中切削嵌件具有四個第一節段切削刃和四個第二節段切削刃,亦即每個主要側表面各有兩個第一節段切削刃和兩個第二節段切削刃。第一節段切削刃和第二節段切削刃在該情況下各自布置在每個主要側表面的四角中。優選地,第二節段切削刃同樣配置為角半徑或圓斜角。
[0033]優選地,第二突起配置為小于第一突起。該原因還是在于要保留空轉特性,亦即為了避免碰撞。根據銑削用途,從而有可能使用根據該配置的切削嵌件通過兩個角或在切向槽銑削工具的情況下進行切削,其中多個切削嵌件彼此軸向相對偏移,具有第二節段切削刃的相應的縮回角不會以非期望的方式擠壓工件。這減少了側面磨損的發生。
[0034]第一節段切削刃因而形成在第一突起(第一類突起)上,第二節段切削刃形成在第二突起(第二類突起)上。
[0035]根據更優選的配置,每個主要側表面具有主要支承面,主要支承面朝向正交于切削嵌件X軸的方向、并關于相應的次要側表面在X軸方向上朝切削嵌件的幾何中心向內偏移。這些主要支承面代表在切削嵌件容器中的切削嵌件支承工具架所經由的支承面之一。優選地,該主要支承面為朝向正交于X軸的方向的平面表面。正如已述的那樣,該平面表面沿X軸方向從假想切削刃平面向內偏移。主切削刃、第一和第二節段切削刃及次要切削刃因而從布置在相應的主要側表面上的主要支承面突起。
[0036]優選地,每個主要側表面還具有在主切削刃與主要支承面之間延伸并朝向橫切X軸的方向的兩個前刀面。主切削刃從而通過朝向斜交于X軸的方向且各自以平面方式配置的前刀面并入至主要支承面。在主切削刃處產生的切肩能夠在這些前刀面處排走。
[0037]根據本發明的其他配置,每個次要側表面具有次要支承面,次要支承面正交于切削嵌件I軸延伸、并關于相應的次要側表面上設置的第一突起在I軸方向上朝切削嵌件的幾何中心向內偏移。
[0038]優選地,根據本發明的切削嵌件具有兩個相對的主要支承面和兩個同樣相對的次要支承面。在安裝狀態下,優選地,切削嵌件在其基面之一上抵靠嵌件底座的底部,另外經由主要支承面和次要支承面在各自情況下支承工具架。由于根據本發明的切削嵌件并不扭轉自身的事實,有別于先前技術已知的切削嵌件,能夠較易于提供這些主要支承面和次要支承面而不須用復雜的方法打磨至切削嵌件主體中。
[0039]此外,優選地,根據本發明的切削嵌件具有正交于兩個基面延伸并穿過后者的穿孔。該穿孔主要用于將切削嵌件固定在工具架中。有鑒于此,優選地,固定意味著尤其是螺絲穿過該穿孔并固定至工具架。
[0040]因為本發明不僅涉及切削嵌件本身而且涉及其中使用該切削嵌件的工具,下文最終論及了這點。根據本發明,用在工具架的切削嵌件容器中的切削嵌件以徑向扭轉過工具架的確定的切削刃扭角的方式布置,以使得用于加工的主切削刃與由工具架徑向和旋轉軸確定的平面夾成其切削刃扭角。換言之,用于加工的主切削刃因而以關于銑削工具加工或旋轉的方向略微旋轉的方式布置。因此,產生了切削刃扭角,由于其布置也稱作軸角。
[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