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機雙移動工作臺的換位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壓力機,特別涉及一種壓力機雙移動工作臺的換位機構。
【背景技術】
[0002]雙移動工作臺具備快速換模的特點,當移動工作臺A從壓力機底座上移出時,帶有新模具的移動工作臺B能夠迅速運動到底座的上方后停止并與壓力機底座相固定。在此過程中,換模時間很短,生產效率高,因此受到客戶的廣泛青睞,使其成為壓力機最為常用的配置組合。
[0003]現有壓力機帶有雙移動工作臺的路軌一般采用前后移動式或者左右移動式,此種路軌結構和操作雖然簡單,但是以上路軌沒有集中到壓力機的一側,導致占據非常大的空間,給用戶廠房建造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此外,由于移動工作臺具有一定的運動速度,如何精準地在路軌上獲得定位也十分重要。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壓力機雙移動工作臺的換位機構,占據空間小,換位方便。
[0005]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的一種壓力機雙移動工作臺的換位機構,移動工作臺的底部分別設有可沿X向滾動的四只X向滾輪和可沿Y向滾動的四只Y向滾輪,所述Y向滾輪的下緣高于所述X向滾輪;壓力機工作區域的左側或右側設有整體路軌,所述整體路軌為由前軌、后軌、左軌和右軌連為一體的矩形框架,所述前軌和后軌的左右兩側分別對接有升降短軌,四節升降短軌分別與移動工作臺的四只X向滾輪相對應,各所述升降短軌的下方分別設有機外舉升油缸;移動工作臺的四只Y向滾輪分別與所述左軌和右軌的角部相對應;靠近壓力機工作區域的升降短軌分別通過首節短路軌與壓力機工作區域相連接,所述左軌和右軌的前端分別連接有向前方延伸的前側路軌,所述左軌和右軌的后端分別連接有向后方延伸的后側路軌。
[0006]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正常工作狀態,移動工作臺A位于壓力機工作區域,移動工作臺B位于后側路軌上,在移動工作臺A工作的同時,操作人員將模具安裝到移動工作臺B上。當兩個移動工作臺進行換位時,移動工作臺A的X向滾輪沿首節短路軌、升降短軌、前軌和后軌橫向移動,直至四只X向滾輪全部位于相應的升降短軌上,由于Y向滾輪的下緣高于X向滾輪,所以移動工作臺A在橫向移動過程中,Y向滾輪懸空與整體路軌不接觸;然后機外舉升油缸使升降短軌下降,直至移動工作臺A的四只Y向滾輪落在整體路軌的左軌和右軌上,接著移動工作臺A的Y向滾輪向前滾動使移動工作臺A縱向移動至前側路軌上,此過程中移動工作臺A的四只X向滾輪位于前側路軌和整體路軌的外側而懸空。接著移動工作臺B的Y向滾輪向前滾動使移動工作臺B縱向移動至整體路軌上,然后機外舉升油缸使升降短軌上升至與整體路軌相平,移動工作臺B的四只X向滾輪落在相應的升降短軌上,同時移動工作臺B的四只Y向滾輪脫離整體路軌的左軌和右軌,最后移動工作臺B的X向滾輪沿首節短路軌將移動工作臺B橫向移動至壓力機工作區域,如此完成兩臺移動工作臺的換位。路軌位于工作區域外的同一側,呈T形結構,占據空間為傳統路軌的一半,并且能夠實現兩個移動工作臺換模具和工作互不干涉。
[0007]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移動工作臺的前側邊沿以移動工作臺的縱向軸線為中心對稱設有工作臺前撞塊,所述工作臺前撞塊的前端面分別設有面向前方的前定位凹弧;移動工作臺的后側邊沿以移動工作臺的縱向軸線為中心對稱設有工作臺后撞塊,所述工作臺后撞塊的后端面分別設有面向后方的后定位凹弧;所述前軌的前側以整體路軌的縱向軸線為中心對稱設有前定位油缸,所述后軌的后側以整體路軌的縱向軸線為中心對稱設有后定位油缸,所述前定位油缸的活塞桿向上伸出后可分別嵌入所述工作臺前撞塊的前定位凹弧中,所述后定位油缸的活塞桿向上伸出后可分別嵌入所述工作臺后撞塊的后定位凹弧中。當移動工作臺A橫向移動至整體路軌正上方時,前定位油缸和后定位油缸的活塞桿分別向上伸出,且分別插入工作臺前撞塊的前定位凹弧和工作臺后撞塊的后定位凹弧中,可實現移動工作臺A的精準定位,然后機外舉升油缸動作使升降短軌下降。移動工作臺B向前移動前,先將兩個前定位油缸的活塞桿向上伸出,再開動移動工作臺B向前移動,直至移動工作臺B兩工作臺前撞塊的前定位凹弧輕輕撞在兩前定位油缸的活塞桿上,然后兩后定位油缸的活塞桿同時向上伸出,插入移動工作臺B兩工作臺后撞塊的后定位凹弧中,使移動工作臺B獲得精準定位,接著機外舉升油缸動作使升降短軌升起。
[0008]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整體路軌遠離壓力機工作區域的一側安裝有對移動工作臺進行橫向定位的X向撞塊。移動工作臺A橫向移動至整體路軌上,移動工作臺A的側邊接觸到X向撞塊停止,是移動工作臺獲得橫向定位。
[0009]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前側路軌的前部一側設有對移動工作臺進行前側限位的前限位檢測架,所述后側路軌的后部一側設有對移動工作臺進行后側限位的后限位檢測架;所述前側路軌的前端頭設有對移動工作臺進行前側定位的路軌前撞塊,所述后側路軌的后端頭設有對移動工作臺進行后側定位的路軌后撞塊。前限位檢測架或后限位檢測架探測到移動工作臺時,可以使移動工作臺減速,當移動工作臺碰到路軌前撞塊或路軌后撞塊時將會停止并獲得定位。
[0010]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移動工作臺前側或后側的X向滾輪寬度方向的中部設有向滾輪圓周外凸出的X向滾輪凸筋,前側或后側的首節短路軌及升降短軌、整體路軌的前軌或后軌的頂面中部設有與所述X向滾輪凸筋相對應的X向凹槽。X向滾輪沿路軌滾動時,X向滾輪凸筋嵌入于首節短路軌、升降短軌、前軌或后軌的X向凹槽中,可以使移動工作臺橫向移動時方向精確。
[0011]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移動工作臺左側或右側的Y向滾輪寬度方向的中部設有向滾輪圓周外凸出的Y向滾輪凸筋,所述左軌或右軌的頂面中部設有與所述Y向滾輪凸筋相適配的Y向凹槽。Y向滾輪沿路軌滾動時,Y向滾輪凸筋嵌入于左軌或右軌的Y向凹槽中,可以使移動工作臺縱向移動時方向精確。
[0012]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壓力機工作區域的移動工作臺的頂起及夾緊受控于機內工作臺夾緊頂起系統,所述機內工作臺夾緊頂起系統包括活塞桿泵BI,活塞桿泵BI的入口通過自封吸油過濾器LI與油箱Tl的底部相通,活塞桿泵BI的出口與第一單向閥Dl的入口相連,第一單向閥Dl的出口與第一疊加式減壓閥Jl的P 口相連,第一疊加式減壓閥Jl的T 口與液壓回油過濾器L2的入口相連,液壓回油過濾器L2的出口接入油箱Tl ;第一疊加式減壓閥Jl的A 口與第二電磁換向閥YV2的P 口相連,第二電磁換向閥YV2為三位四通電磁閥,中位機能為Y型,第二電磁換向閥YV2的T 口與液壓回油過濾器L2的入口相連,第二電磁換向閥YV2的A 口與液控單向閥D2的入口相連,液控單向閥D2的出口與各機內工作臺頂起油缸9的下腔管道分別相連,第二電磁換向閥YV2的B 口與液控單向閥D2的液控口相連。油箱Tl中的液壓油經自封吸油過濾器LI進入活塞桿泵BI,活塞桿泵BI泵出后依次經第一單向閥Dl和第一疊加式減壓閥Jl進入第二電磁換向閥YV2的P 口。第一疊加式減壓閥Jl可以將第一單向閥Dl出口的油壓減至需要的出口壓力lOMPa,并且能使進入各機內工作臺頂起油缸9的油壓自動保持穩定。當第二電磁換向閥YV2處于中位時,第二電磁換向閥YV2的P 口阻斷,第二電磁換向閥YV2的A 口和B 口均與T 口相通,各機內工作臺頂起油缸9的下腔管道不建壓,各機內工作臺頂起油缸9不動作。當第二電磁換向閥YV2處于左工位時,第二電磁換向閥YV2的P 口與B 口相通,A 口與T 口相通,液控單向閥D2的液控口建壓,液控單向閥D2雙向導通,由于移動工作臺的自重原因,各機內工作臺頂起油缸9下腔的油通過T 口及液壓回油過濾器L2回到油箱Tl中。當第二電磁換向閥YV2處于右工位時,第二電磁換向閥YV2的P 口與A 口相通,B 口與T 口相通,液控單向閥D2的液控口不建壓,液控單向閥D2單向導通,液壓油由活塞桿泵BI打入到各機內工作臺頂起油缸9下腔,各機內工作臺頂起油缸9產生頂起動作。
[0013]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優選方案,第一單向閥Dl的出口還與第二疊加式減壓閥J2的P 口相連,第二疊加式減壓閥J2的T 口與液壓回油過濾器L2的入口相連,第二疊加式減壓閥J2的A 口與第三電磁換向閥YV3的P 口相連,第三電磁換向閥YV3為三位四通電磁閥,中位機能為Y型,第三電磁換向閥YV3的T 口與液壓回油過濾器L2的入口相連,第三電磁換向閥YV3的A 口和B 口分別與第一疊加式液控單向閥D3的兩入口相連,第一疊加式液控單向閥D3的兩出口分別與各機內工作臺夾緊油缸10下腔管道和上腔管道相連。第一單向閥Dl出口的液壓油還經第二疊加式減壓閥J2進入第三電磁換向閥YV3的P 口。當第三電磁換向閥YV3處于中位時,第三電磁換向閥YV3的P 口阻斷,第三電磁換向閥YV3的A 口和B 口均與T 口相通,各機內工作臺夾緊油缸10不動作。當第三電磁換向閥YV3處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