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銑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加工機箱機柜的銑床。
背景技術:
銑床是一種用途廣泛的機床,在銑床上可以加工平面、溝槽、分齒零件、螺旋形表面及各種曲面。銑床在工作時,工件裝在工作臺上或分度頭等附件上,銑刀旋轉為主運動,輔以工作臺或銑頭的進給運動,工件即可獲得所需的加工表面。由于是多刃斷續切削,因而銑床的生產率較高。簡單來說,銑床可以對工件進行銑削、鉆削和鏜孔加工的機床。
機箱或者機柜一般為對稱的結構,兩面加工的要求基本一致,在加工機箱或者機柜時,一般先加工一面,然后再加工另一面,這樣容易造成加工精度降低,同時,由于機箱或者機柜體積較大,在兩次的裝拆中位置不易固定,同時加工時由于橫向力的作用容易造成竄動。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加工機箱機柜的銑床。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加工機箱機柜的銑床,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頂部安裝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軸通過皮帶連接有轉動軸,所述轉動軸的兩端分別設有第一絲杠和第二絲杠,且第一絲杠和第二絲杠的螺旋旋向相反,所述第一絲杠上安裝有第一絲母,所述第二絲杠上安裝有第二絲母,底板的頂部兩端均安裝有豎板,兩組所述豎板之間設有夾具座,且夾具座為長方體結構,所述夾具座的兩側均設有第一滑軌,且第一滑軌為長方體結構,兩組所述第一滑軌的頂部沿第一滑軌的長度方向設有截面為T形的階梯孔,兩組所述階梯孔內分別安裝有第一銑削裝置和第二銑削裝置,所述第一銑削裝置包括第二滑軌、滑動件、第三絲杠、第二電機、第三電機和銑刀,所述第二滑軌為長方體結構,第二滑軌的一端與階梯孔滑動連接,第二滑軌的側邊設有截面為T形的滑槽,所述滑動件包括T形滑塊和C形絲母,所述T形滑塊與C形絲母固定連接,T形滑塊與滑槽滑動連接,所述C形絲母遠離T形滑塊的一端安裝有第三電機,所述第三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有銑刀,第二滑軌遠離第一滑軌的一端安裝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有第三絲杠,且第三絲杠與C形絲母配合通過螺紋連接,第二滑軌靠近第一滑軌的一端與第一絲母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第一銑削裝置和第二銑削裝置對稱布置,第一銑削裝置和第二銑削裝置的安裝結構及尺寸完全相同。
優選的,所述銑刀的軸心線與第三絲杠垂直。
優選的,所述第二滑軌與第一滑軌垂直布置,第一絲杠與第二滑軌垂直。
優選的,所述豎板與第一滑軌垂直,豎板與第一滑軌焊接連接。
優選的,所述第三電機的輸出軸與銑刀通過銑刀套連接,第二電機的輸出軸與第三絲杠通過彈性柱銷聯軸器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中通過設置第一電機、轉動軸、第一絲杠、第二絲杠、第一絲母和第二絲母,可以實現第一銑削裝置和第二銑削裝置同時相互靠近或者遠離,達到同時加工的目的;通過設置第二電機、第三絲杠、滑動件,可以實現銑刀上下移動,擴大加工面積的作用;第一銑削裝置和第二銑削裝置對稱布置,這樣,在加工的時候機箱或者機柜受到的橫向力相互抵消,加工更加平穩。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加工機箱機柜的銑床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加工機箱機柜的銑床的第一滑軌與夾具座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加工機箱機柜的銑床的滑動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板、2第一電機、3第一絲母、4豎板、5第一絲杠、6第一滑軌、7第二滑軌、8滑動件、81 T形滑塊、82 C形絲母、9第三絲杠、10第二電機、11第三電機、12銑刀、13夾具座、14第二銑削裝置、15第二絲杠。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3,一種加工機箱機柜的銑床,包括底板1,底板1的頂部安裝有第一電機2,第一電機2的輸出軸通過皮帶連接有轉動軸,轉動軸的兩端分別設有第一絲杠5和第二絲杠15,且第一絲杠5和第二絲杠15的螺旋旋向相反,第一絲杠5上安裝有第一絲母3,第二絲杠15上安裝有第二絲母16,底板1的頂部兩端均安裝有豎板4,兩組豎板4之間設有夾具座13,且夾具座13為長方體結構,夾具座13的兩側均設有第一滑軌6,且第一滑軌6為長方體結構,兩組第一滑軌6的頂部沿第一滑軌6的長度方向設有截面為T形的階梯孔,兩組階梯孔內分別安裝有第一銑削裝置和第二銑削裝置14,第一銑削裝置包括第二滑軌7、滑動件8、第三絲杠9、第二電機10、第三電機11和銑刀12,第二滑軌7為長方體結構,第二滑軌7的一端與階梯孔滑動連接,第二滑軌7的側邊設有截面為T形的滑槽,滑動件8包括T形滑塊81和C形絲母82,T形滑塊81與C形絲母82固定連接,T形滑塊81與滑槽滑動連接,C形絲母82遠離T形滑塊81的一端安裝有第三電機11,第三電機11的輸出軸連接有銑刀12,第二滑軌7遠離第一滑軌6的一端安裝有第二電機10,第二電機10的輸出軸連接有第三絲杠9,且第三絲杠9與C形絲母82配合通過螺紋連接,第二滑軌7靠近第一滑軌6的一端與第一絲母3固定連接,第一銑削裝置和第二銑削裝置14對稱布置,第一銑削裝置和第二銑削裝置14的安裝結構及尺寸完全相同,銑刀12的軸心線與第三絲杠9垂直,第二滑軌7與第一滑軌6垂直布置,第一絲杠5與第二滑軌7垂直,豎板4與第一滑軌6垂直,豎板4與第一滑軌6焊接連接,第三電機11的輸出軸與銑刀12通過銑刀套連接,第二電機10的輸出軸與第三絲杠9通過彈性柱銷聯軸器連接。
工作原理:使用時,將機箱或者機柜固定在夾具座13上,根據銑刀12與機箱或者機柜的距離,啟動第一電機2,第一電機2通過皮帶帶動轉動軸轉動,從而帶動第一絲杠5和第二絲杠15轉動,第一絲杠5帶動第一絲母3移動,第二絲杠15帶動第二絲母16移動,從而帶動第一銑削裝置和第二銑削裝置14相互靠近直至最佳的加工距離,啟動第三電機11,即可通過銑刀12對機箱或者機柜進行加工,同時,啟動第二電機10,通過第三絲杠9與滑動件8上的C形絲母,從而帶動銑刀12移動,實現擴大加工的面積。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