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化生產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在剃須刀的自動化生產設備中用于固定剃須刀各個零部件并進行組裝的治具。
背景技術:
剃須刀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工具,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技的發展,很多人開始使用電動剃須刀,但是由于受到技術水平的限制,電動剃須刀成本高,且清潔不徹底,所以不少人還是習慣于采用手動剃須刀,其成本低,易操作,清潔徹底,占據很很大的市場。且隨著人們觀念的轉變,以及品牌的效應,手動剃須刀甚至成為了一種潮流時尚。
手動剃須刀一般由手柄和刀頭組成,手柄上安裝后拆卸和固定刀頭的組件,一般通過按鈕或者卡扣方式組成,這種安裝組件包含一些小型的精密的零件,現有技術中,剃須刀的安裝很多依舊采用手工安裝的方式,這樣生產效率低,且對內部的精密化小型零件,安裝起來困難,需要很高操作技術,這樣生產的人力和物力會增加很多,且生產效率低,而對于一些采用自動化生產設備而言,對剃須刀內部小零部件的加緊和安裝成為一個難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自動化生產線上對手動剃須刀進行安裝的治具,能夠固定住并容置多個零件,且能夠夾持住體積小的零件,例如蟹鉗和按鈕等。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剃須刀自動化生產治具,包括底座、第一容置機構和第二容置機構,所述第一容置機構與第二容置機構分別固定在底座的兩對邊,所述第一容置機構和第二容置機構被固定塊分隔成多個放置零件的容置凹槽,所述第一容置機構上設置有縱向夾持機構和橫向夾持機構,縱向夾持機構與橫向夾持機構接觸連接,所述縱向夾持機構與推動件連接,推動件與氣缸連接,氣缸推動推動件前后運動,從而帶動縱向夾持機構向前運動,推動件一般設置在蟹鉗送料設備上,且縱向夾持機構與底座滑動連接,推動件推動縱向夾持機構向前滑動,帶動橫向夾持機構運動,從而調節第一容置機構上的容置凹槽的大小。
其中,所述縱向夾持機構包括滑動塊,第一彈簧和彈簧固定座,所述滑動塊與推動件連接,彈簧固定座固定在滑動塊上端,第一彈簧一端固定座彈簧固定座上,另一端固定在底座上的限位塊上,所述限位塊壓附在滑動塊和橫向夾持機構上端,并固定在底座上。
其中,所述橫向夾持機構包括第一夾持塊、第二夾持塊和第二彈簧,所述第二彈簧夾持在第一夾持塊與第二夾持塊之間,所述第一夾持塊與第二夾持塊分別獨立地、可滑動的設置在底座上,所述第一夾持塊與第二夾持塊分別與滑動塊接觸連接。
其中,所述滑動塊的端部與橫向夾持機構接觸連接,所述滑動塊的端部設置有V型接觸塊,所述V型接觸塊的兩開口端朝向橫向夾持機構,并分別與第一夾持塊和第二夾持塊接觸連接,當滑動塊向橫向夾持機構方向滑動時,第一彈簧壓縮時,V型接觸塊的兩端分別在第一夾持塊和第二夾持塊的接觸端上滑動,所述第一夾持塊和第二夾持塊上的接觸端向內靠攏,同時在第二彈簧的彈性作用下,第一夾持塊與第二夾持塊的另一端向外擴,從而夾緊與第一夾持塊和第二夾持塊接觸的零件。
其中,所述第一容置機構包括按鈕容置位和蟹鉗容置位,所述蟹鉗容置位由第一夾持塊、第二夾持塊以及底座上的固定塊共同圍合而成,所述按鈕容置位設置在兩個蟹鉗容置位的中間位置,所述按鈕容置位和蟹鉗容置位的位置關系與安裝在剃須刀上的位置保持一致。
其中,所述第二容置機構上設置有鋁頂蓋容置位以及支撐鋁頂蓋的支撐柱,所述支撐柱設置在底座的邊緣位置,所述鋁頂蓋一端倚靠在支撐柱上,另一端放置在鋁頂蓋容置位上。
其中,所述底座上設置有兩組第一容置機構和第二容置機構,兩組第一容置機構和第二容置機構并列設置。
其中,所述固定塊通過螺栓可拆解地固定在底座上,且所述底座對應固定固定塊的位置設置有多個螺栓孔,所述固定塊可選擇地固定在任意一個螺栓孔上。
其中,所述按鈕容置位上還設置有限制按鈕的位置,以及對按鈕進行支撐的限位柱,按鈕一端容置在按鈕容置位上,另一端倚靠在限位柱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剃須刀自動生產治具上同時設置兩組安裝結構,即兩個第一容置機構和第二容置機構,可以同時對兩個剃須刀進行安裝,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設置縱向夾持機構與橫向夾持機構,可以對體積小,質量輕的蟹鉗進行固定和安裝,且位置安裝準確,方便,操作簡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安裝的合格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治具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向夾持機構和橫向夾持架構結構組合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縱向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實施例的橫向結構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如下:
1、底座 2、第一容置機構
3、第二容置機構 11、限位塊
21、蟹鉗容置位 22、按鈕容置位
23、縱向夾持機構 24、橫向夾持機構
31、支撐柱 231、滑動塊
232、第一彈簧 233、彈簧固定座
234、V型接觸塊 241、第一夾持塊
242、第二夾持塊 243、第二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描述。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剃須刀自動化生產治具,包括底座1、第一容置機構2和第二容置機構3,第一容置機構2與第二容置機構3分別固定在底座1的兩對邊,第一容置機構2和第二容置機構3被固定塊分隔成多個放置零件的容置凹槽,在第一容置機構2中設置有蟹鉗容置位21和按鈕容置位22,根據本實施例的手動剃須刀的結構,必須有兩個蟹鉗,分別對稱地設置在按鈕的兩端,固在本實施例中設置有兩個蟹鉗容置位21,而按鈕容置位22設置在兩個蟹鉗容置位21的中間位置,按鈕容置位22和蟹鉗容置位21的位置關系與安裝在剃須刀上的位置保持一致。
在本實施例中,蟹鉗容置位21上設置有可以對蟹鉗進行夾緊的縱向夾持機構23和橫向夾持架構24,請參閱圖2-圖4,縱向夾持機構23與橫向夾持機構24接觸連接,在本實施例中,縱向夾持機構23包括滑動塊231,第一彈簧232、彈簧固定座233和V型接觸塊234,滑動塊231與推動件(圖未示)連接,彈簧固定座233固定在滑動塊231上端,第一彈簧232一端固定在彈簧固定座233上,另一端固定在底座1上的限位塊11上,而橫向夾持機構24包括第一夾持塊241、第二夾持塊242和第二彈簧243,第二彈簧243夾持在第一夾持塊241與第二夾持塊242之間,第一夾持塊241與第二夾持塊242分別獨立地、可滑動的設置在底座1上,在本實施例中,V型接觸塊234的兩開口端分別與第一夾持塊241與第二夾持塊242接觸連接,當推動件運動時,滑動塊231前后滑動,第一彈簧232壓縮,位于滑動塊231前端的V型接觸塊234也向前移動,V型接觸塊234的V型開口兩端大,中間小,固越往前移動,與第一夾持塊241與第二夾持塊242的與V型接觸塊234的接觸端聚攏,由于第一夾持塊241與第二夾持塊242之間連接有第二彈簧243,在第二彈簧243的作用下,第一夾持塊241與第二夾持塊242不與V型接觸塊234接觸的一端向外擴散,這樣,就使第一夾持塊241或者第二夾持塊242與固定塊圍合的蟹鉗容置位21的面積縮小,從而能更好地夾持固定住蟹鉗,在本實施例中,兩個蟹鉗容置在蟹鉗容置位21上時,還分別與按鈕連接,當第一夾持塊241與第二夾持塊242位置發生擠壓變化時,容置在蟹鉗容置位21上的兩個蟹鉗會向相對內收縮靠近,從而將兩個蟹鉗與按鈕夾緊,這樣,左右兩個蟹鉗與按鈕同時被夾緊,且位置固定,方便機械手同時將兩個蟹鉗與按鈕吸取起來與手柄以及鋁頂蓋進行裝配。在本實施例中,按鈕22容置位上還設置有限制按鈕的位置、以及對按鈕進行支撐的限位柱221,當按鈕容置在按鈕容置位22上時,為了避免當與按鈕連接的兩個蟹鉗的位置發生變化的時候,帶動按鈕的位置也變化,在按鈕容置位的端部,設置限位柱221,不僅可以按鈕向后移動,還可以對按鈕起到一個倚靠的作用。
在本實施例中,限位塊11壓附在滑動塊231和橫向夾持機構24的第一夾持塊241和第二夾持塊242的上端,限位塊11固定在底座1上,這樣,限位塊11就可以固定住滑動塊231和第一夾持塊241以及第二夾持塊242,使之只能在水平位置移動,而不能上下在垂直位置上移動,在本實施中,限位塊11時通過螺栓固定在底座1上的,方便拆卸。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容置機構3上設置有鋁頂蓋容置位,在第二容置機構3位于底座1的邊緣位置,還設置有支撐柱31,鋁頂蓋一端倚靠在支撐柱31上,另一端放置在鋁頂蓋容置位上,當蟹鉗與按鈕固定在第一容置機構上后,通過機械手臂吸取,轉移到第二容置機構的鋁頂蓋對應位置,在本實施例中,按鈕容置在鋁頂蓋的按鈕容置通孔中,蟹鉗容置在鋁頂蓋的蟹鉗容置位。
在本實施例中,底座1上設置有兩組第一容置機構2和第二容置機構3,兩組第一容置機構2和第二容置機構3并列設置,且每個第一容置機構2月一個第二容置機構3面對面設置,這樣方便兩組蟹鉗、按鈕與鋁頂蓋的裝配同時進行節省了治具的數量,同時也提高了整個剃須刀的工作效率。
在本實施例中,固定塊通過螺栓可拆解地固定在底座1上,且底座1對應固定固定塊的位置設置有多個螺栓孔(圖未示),固定塊可選擇地固定在任意一個螺栓孔上,從而調整固定塊的固定位置,從而調節由固定塊圍合成的第一容置機構2和第二容置機構3的大小,適用于不同大小和寬度的蟹鉗、按鈕以及鋁頂蓋。
本實用新型的優勢在于:
1)結構簡單,通過設置可以對蟹鉗進行夾緊的縱向夾持機構和橫向夾持架構,縱向夾持機構與橫向夾持機構接觸式連接,縱向夾持機構通過推動件控制從而驅動橫向夾持機構帶動第一夾持塊和第二夾持塊位置發生變化,以夾緊蟹鉗和按鈕,整個過程自動化完成,無需人工進行安裝,節省了人力成本;
2)利用推動件使動作完成更為精細化,可以對小體積,輕量級的零件進行夾緊與固定;且位置安裝準確,方便,操作簡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安裝的合格率;
3)設置有兩組第一容置機構和第二容置機構,可以同時對兩個剃須刀進行安裝,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公開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幾個具體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思之的變化都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