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沖孔模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便于出料的沖孔模具。
背景技術:
模具是用來成型物品的工具,模具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模具的高效運用是各生產廠家著重考慮的一大因素。眾所周知,沖孔模具是一種用來對工件進行沖孔的沖壓模具。現有的沖孔模具,包括上模組和下模組,其中上模組包括上模座和沖子。下模座包括下模座和凹模。工作時上模座下行帶動沖子沖壓放置在凹模上表面上的工件,從而完成沖孔。然而現有的沖孔模具在沖孔完成后還需要專門的翻邊模具對工件進行翻邊。然而現有的沖孔模具大都體積大,使用不方便,而且出料麻煩,所以我們需要一款新型的沖孔模具來解決問題,滿足人們的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于出料的沖孔模具,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便于出料的沖孔模具,包括上模組,所述上模組的頂部設有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的底部設有上模座,所述上模座的左側下部設有導軌,所述導軌的表面設有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的上部設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方設有磁塊,所述上模座右側的底端設有緩沖裝置,所述上模座的下方設有承載板,所述承載板的上方設有沖子,所述承載板的下方設有輸送裝置,所述輸送裝置的左側設有通電磁塊,所述輸送裝置的下方設有下墊板,所述下墊板的下方設有下模座,所述下模組設置在下模座的底部。
優選的,所述輸送裝置的表面設有沖子孔。
優選的,所述緩沖裝置是由緩沖柱和伸縮桿組成,所述緩沖柱設置在緩沖裝置的上部,所述伸縮桿設置在緩沖柱的底端。
優選的,所述承載板左側和右側的頂端均設有連接桿,且承載板通過連接桿與上模座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沖子包括沖子本體、沖子固定板和沖子入塊,所述沖子固定板設置在沖子的頂端,所述沖子本體固定在沖子固定板的下方,所述沖子入塊設置在沖子本體的下方。
優選的,所述輸送裝置是由輸送帶、輸送轉軸和輸送電機組成。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和優點:該便于出料的沖孔模具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而且便于出料;固定裝置的設置使得物料在工作時能夠固定住,方便沖孔;緩沖裝置使得該沖孔模具更加的抗震,增加其使用壽命;輸送裝置能夠使得沖完孔的物料及時的輸送出去,方便人們的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固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上模組;2、沖子;21、沖子本體;22、沖子固定板23、沖子入塊;3、緩沖裝置;31、緩沖柱;32、伸縮桿;4、上模座;5、導軌;6、固定裝置;61、固定板;62、磁塊;7、通電磁塊;8、下墊板;9、下模座;10、驅動裝置;11、承載板;12、連接桿;13、輸送裝置;14、下模組。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圖1、圖2和圖3所示的一種便于出料的沖孔模具,包括上模組1,所述上模組1的頂部設有驅動裝置10,所述驅動裝置10的底部設有上模座4,所述上模座4的左側下部設有導軌5,所述導軌5的表面設有固定裝置6,所述固定裝置6的上部設有固定板61,所述固定板61的下方設有磁塊62,所述上模座4右側的底端設有緩沖裝置3,所述上模座4的下方設有承載板11,所述承載板11的上方設有沖子2,所述承載板11的下方設有輸送裝置13,所述輸送裝置13的左側設有通電磁塊7,所述輸送裝置13的下方設有下墊板8,所述下墊板8的下方設有下模座9,所述下模組14設置在下模座9的底部。
進一步地,所述輸送裝置13的表面設有沖子孔。
進一步地,所述緩沖裝置3是由緩沖柱31和伸縮桿32組成,所述緩沖柱31設置在緩沖裝置3的上部,所述伸縮桿32設置在緩沖柱31的底端。
進一步地,所述承載板11左側和右側的頂端均設有連接桿12,且承載板11通過連接桿12與上模座4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沖子2包括沖子本體21、沖子固定板22和沖子入塊23,所述沖子固定板22設置在沖子2的頂端,所述沖子本體21固定在沖子固定板22的下方,所述沖子入塊23設置在沖子本體21的下方。
進一步地,所述輸送裝置13是由輸送帶、輸送轉軸和輸送電機組成。
工作原理:該便于出料的沖孔模具使用時,首先通過導軌5將物料放在輸送裝置13上面,這時候固定裝置6與通電磁塊7連接,將物料固定在內部,然后通過沖子2進行打孔,在打孔的過程中,緩沖裝置3始終保持其抗震能力,當打孔結束后,通電磁塊7切斷電源連接,然后固定裝置6通過導軌5向上滑動,這時候輸送裝置13將打孔完的物料輸送出來。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