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級進模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轎車精密鈑金件多工位級進模卸料機構。
背景技術:
在多工位級進模中卸料機構主要起壓料、卸料和浮料作用,有的級進模中卸料機構還起導向、保護、配合成形等輔助作用。卸料機構的結構直接關系到材料在沖壓過程中產生的位移和塑性變形量,從而影響到產品的形狀精度與位置精度。目前,多工位級進模中卸料機構工作精度不夠高,壓料力不大,難以適應精密制件生產且工作穩定性較差,這很大程度地制約了轎車車身模具工業水平的提高,加大了模具成本的投入,也影響了產品生產質量與效率,為了解決所面臨的技術問題,急需要提供一種轎車精密鈑金件多工位級進模卸料機構。
如公開號為CN106378396A的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卸料裝置,該卸料裝置包括卸料機構和彈性等高機構,通過兩機構的設計與合理布置,雖能提供均勻的彈性力,實現平穩卸料。但此方案局限性大,無法提供較大的壓料力,故無法保證高精度產品的生產質量。此方案在產品沖壓過程中也沒有浮料和其他輔助作用,所應用的模具壽命低。
又如授權公告號為CN204564943U的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包括拉深、沖孔、沖裁及彎曲、落料的4工位級進模,該級進模的卸料裝置是應用一個頂出塊配合彈壓卸料板卸料,此方案只能應用與拉深制件的多工位級進模,無法應用于復雜的非拉深制件,通用性均不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轎車精密鈑金件多工位級進模卸料機構,目的是提高工作精度。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轎車精密鈑金件多工位級進模卸料機構,包括卸料板以及設置于卸料板上且沿卸料板的長度方向依次設置的第一窗口板、第二窗口板、第三窗口板、第四窗口板、第五窗口板、第六窗口板、成形塊、第七窗口板和第八窗口板,第一窗口板設置三個且三個第一窗口板處于與卸料板的寬度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線上,第三窗口板設置兩個且兩個第三窗口板處于與卸料板的寬度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線上,第四窗口板設置兩個且兩個第四窗口板分別位于第三窗口板的一側,第五窗口板設置兩個且兩個第五窗口板處于與卸料板的寬度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線上,第六窗口板設置兩個且兩個第六窗口板處于與卸料板的寬度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線上,成形塊設置兩個且兩個成形塊處于與卸料板的寬度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線上,第七窗口板設置兩個且兩個第七窗口板處于與卸料板的寬度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線上,第八窗口板設置三個且三個第八窗口板處于與卸料板的寬度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線上。
所述的轎車精密鈑金件多工位級進模卸料機構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卸料板上的第九窗口板,第九窗口板位于兩個所述成形塊之間且位于兩個所述第七窗口板之間。
在所述卸料板的長度方向上,所述第九窗口板位于所述第五窗口板與所述第八窗口板之間。
所述的轎車精密鈑金件多工位級進模卸料機構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卸料板上的壓板。
所述壓板設置兩個且兩個壓板分別位于一個所述第一窗口板的一側,兩個壓板處于與所述卸料板的寬度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線上。
所述的轎車精密鈑金件多工位級進模卸料機構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卸料板上且與級進模的上模組件接觸的滑塊。
所述的轎車精密鈑金件多工位級進模卸料機構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卸料板上的剝料鉤。
本實用新型的轎車精密鈑金件多工位級進模卸料機構,工作精度高,能夠適應精密制件的生產,而且工作穩定性好。
附圖說明
本說明書包括以下附圖,所示內容分別是:
圖1是轎車精密鈑金件多工位級進模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排樣工藝設計圖;
圖3是上模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下模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定位板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卸料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為:
1、卸料機構;101、剝料鉤;102、窗口板;103、窗口板;104、成形塊;105、窗口板;106、卸料板;107、窗口板;108、滑塊;109、滑塊;110、窗口板;111、墊柱;112、窗口板;113、窗口板;114、窗口板;115、壓板;116、窗口板;117、窗口板;118、窗口板;119、導正釘固定板;120、窗口板;121、窗口板;122、墊柱;123、成形塊;124、窗口板;125、窗口板;126、壓板;127、窗口板;128、窗口板;129、窗口板;130、窗口板;
2、上模組件;201、墊圈;202、墊柱;203、墊板;204、固定板;205、墊塊;206、成形塊;207、墊板;208、固定板;209、成形沖頭;220、墊板;211、固定板;212、異型沖頭;213、墊板;214、固定板;215、異型沖頭;216、墊板;217、固定板;218、異型沖頭;219、墊板;220、限位柱;221、固定板;222、墊圈;223、墊柱;224、上模板;225、墊板;226、固定板;227、異型沖頭;228、固定板;229、墊圈;230、墊柱;231、固定板;232、固定板;233、打死塊;234、固定板;235、固定板;236、壓板;237、固定板;238、墊板;239、固定座;240、異型沖頭;241、墊板;242、固定板;243、異型沖頭;244、墊板;245、固定板;246、異型沖頭;247、墊板;248、固定板;249、異型沖頭;250、墊塊;251、成形塊;252、墊板;253、固定板;254、墊板;255、固定板;256、壓板;257、墊圈;258、墊柱;259、墊圈;260、墊柱;261、墊板;262、固定板;263、異型沖頭;264、異型沖頭;265、異型沖頭;266、異型沖頭;267、異型沖頭;268、固定板;269、墊板;270、固定板;271、切斷沖頭;272、異型沖頭;273、異型沖頭;274、異型沖頭;275、異型沖頭;276、墊板;277、固定板;278、異型沖頭;
3、下模組件;301、凹模;302、固定板;303、墊板;304、凹模;305、成形塊;306、限位柱;307、凹模;308、凹模;309、墊板;310、凹模;311、墊板;312、凹模;313、墊板;314、固定板;315、墊板;316、下模板;317、固定板;318、固定板;319、墊板;320、固定板;321、滑板;322、定位塊;323、定位塊;324、凹模;325、墊板;326、凹模;327、墊板;328、凹模;329、墊板;330、凹模;331、墊板;332、凹模;333、墊板;334、送料條;335、成形塊;336、固定板;337、墊板;338、凹模;339、擋塊;340、凹模;341、凹模;342、凹模;343、凹模;344、固定板;345、凹模;346、固定板;347、凹模;348、固定板;349、凹模;350、凹模;351、凹模;352、凹模;
401、固定板;402、定位板;403、定位板;404、定位板;405、儲存塊;406、托料板;407、墊腳;408、蓋板;409、導料塊;410、墊腳;411、蓋板;412、導料塊;413、墊腳;414、定位板;415、定位塊;416、頂塊;417、墊圈;418、蓋板;419、導料塊;420、墊腳;421、蓋板;422、導料塊;423、墊腳;424、定位塊;425、墊腳;426、墊腳;427、定位塊;428、墊腳;429、定位塊;430、壓板;431、等高套筒;432、定位塊;433、墊圈;434、墊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目的是幫助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技術方案有更完整、準確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實施。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卸料機構,適于轎車精密鈑金件多工位級進模,如圖1至圖6所示,該級進模包括上模組件、下模組件、定位組件和卸料機構,其中上模組件為上模板至凸模部分,下模組件為下模座至凹模部分。上模組件主要由上模板、凸模等組成,凸模通過定位鍵定位,用螺絲安裝在上模板上,上模板被固定在沖床滑塊上,整個上模組件部分隨沖床滑塊上下往復實現沖壓運動。下模組件主要由定位板、凹模等組成,凹模通過定位鍵定位,用螺絲安裝在定位板上,定位板被安裝在沖床工作臺上固定不動。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轎車鈑金件制作工藝過程為:a、沖孔;b、沖裁;c、沖裁;d、沖裁;e、沖裁;f、向下翻邊;g、成形;h、空步;i、沖孔;j、空步;k、切斷。上模組件和下模組件對應設有十一個工位,按加工先后順序分別為第一沖孔工位、第二沖裁工位、第三沖裁工位、第四沖裁工位、第五沖裁工位、第六翻邊工位、第七成形工位、第八空工位、第九沖孔工位、第十空工位、第十一切斷工位。
如圖6所示,卸料機構主要包括卸料板以及設置于卸料板上且沿卸料板的長度方向依次設置的第一窗口板、第二窗口板、第三窗口板、第四窗口板、第五窗口板、第六窗口板、成形塊、第七窗口板和第八窗口板。卸料板為矩形板,第一窗口板設置三個且三個第一窗口板處于與卸料板的寬度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線上,第三窗口板設置兩個且兩個第三窗口板處于與卸料板的寬度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線上,第四窗口板設置兩個且兩個第四窗口板分別位于第三窗口板的一側,第五窗口板設置兩個且兩個第五窗口板處于與卸料板的寬度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線上,第六窗口板設置兩個且兩個第六窗口板處于與卸料板的寬度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線上,成形塊設置兩個且兩個成形塊處于與卸料板的寬度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線上,第七窗口板設置兩個且兩個第七窗口板處于與卸料板的寬度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線上,第八窗口板設置三個且三個第八窗口板處于與卸料板的寬度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線上。
具體地說,如圖6所示,三個第一窗口板為固定設置于卸料板上的窗口板110、窗口板114和窗口板116,窗口板114為矩形結構且為固定設置于卸料板寬度方向上的中間位置處,窗口板110和窗口板116為長條形結構且分別位于窗口板114的一側,窗口板110和窗口板116的長度方向與卸料板的長度方向相平行,窗口板110和窗口板116并為對稱設置,窗口板114位于窗口板110和窗口板116的中間位置處。窗口板110、窗口板114和窗口板116上均設置一個讓上模組件上所設的沖頭穿過的通孔,三個第一窗口板對應第一沖孔工位,三個第一窗口板并與下模組件上所設的固定板相配合夾住待沖孔的制件。
如圖6所示,第二窗口板設置一個且為固定設置于卸料板上的矩形窗口板113,窗口板113位于窗口板114與窗口板110之間且靠近窗口板114。
如圖6所示,兩個第三窗口板為固定設置于卸料板上的窗口板117和窗口板118,窗口板117和窗口板118的距離較近,窗口板117為矩形結構且與窗口板114處于與卸料板的長度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線上,窗口板118位于窗口板117與窗口板116之間,窗口板117和窗口板118均設置一個讓上模組件上所設的異形沖頭穿過的通孔。窗口板117和窗口板118對應第三沖裁工位,窗口板117和窗口板118與下模組件上所設的固定板相配合夾緊制件,由異形沖頭對制件進行沖裁。
如圖6所示,兩個第四窗口板為固定設置于卸料板上的窗口板112和窗口板119,窗口板112位于窗口板110與窗口板117之間,窗口板119的位置靠近窗口板116和窗口板118,窗口板112和窗口板119均設置一個讓上模組件上所設的異形沖頭穿過的通孔。窗口板112和窗口板119對應第死沖裁工位,窗口板112和窗口板119與下模組件上所設的固定板相配合夾緊制件,由異形沖頭對制件進行沖裁。
如圖6所示,兩個第五窗口板為固定設置于卸料板上的窗口板107和窗口板120,窗口板107與窗口板110處于與卸料板的長度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線上,窗口板120與窗口板114和窗口板117處于與卸料板的長度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線上,窗口板107、窗口板110和窗口板119處于與卸料板的寬度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線上,窗口板120處于窗口板107與窗口板119之間。窗口板107與窗口板110均設置一個讓上模組件上所設的異形沖頭穿過的通孔。窗口板107與窗口板110對應第五沖裁工位,窗口板107與窗口板110與下模組件上所設的固定板相配合夾緊制件,由異形沖頭對制件進行沖裁。
如圖6所示,兩個第六窗口板為固定設置于卸料板上的窗口板105和窗口板121,窗口板105與窗口板107和窗口板110處于與卸料板的長度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線上且窗口板107處于窗口板105與窗口板110之間,窗口板121與窗口板116和窗口板119處于與卸料板的長度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線上且窗口板119處于窗口板116與窗口板121之間,窗口板120位于窗口板105與窗口板121之間。窗口板121設置一個讓上模組件上所設的異形沖頭穿過的通孔。窗口板105和窗口板121對應第六翻邊工位,窗口板121與下模組件上所設的固定板相配合夾緊制件,對制件進行沖孔和翻邊。
如圖6所示,兩個成形塊為固定設置于卸料板上的成形塊104和成形塊123,成形塊104和成形塊123在卸料板上呈V形分布且成形塊104和成形塊123為對稱設置。成形塊104和成形塊123對應第七成形工位,成形塊104和成形塊123與下模組件上所設的成形塊305、335相配合且位置對齊,對制件進行沖壓成形。
如圖6所示,兩個第七窗口板為固定設置于卸料板上的窗口板102和窗口板125,窗口板102和窗口板125在卸料板上呈V形分布且窗口板102和窗口板125為對稱設置,窗口板102與成形塊104相平行且兩者處于與卸料板的長度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線上,窗口板125與成形塊123相平行且兩者處于與卸料板的長度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線上。窗口板102和窗口板125上設置多個讓沖頭穿過的通孔,窗口板102和窗口板125對應第九沖孔工位,窗口板102和窗口板125與下模組件上所設的固定板相配合夾緊制件,由沖頭對制件進行沖孔。
如圖6所示,三個第八窗口板為固定設置于卸料板上的窗口板130、窗口板128和窗口板127,窗口板128為矩形結構且為固定設置于卸料板寬度方向上的中間位置處,窗口板130和窗口板127分別位于窗口板128的一側,窗口板130和窗口板127分別與窗口板110和窗口板116處于與卸料板的長度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線上,窗口板130和窗口板127并為對稱設置,窗口板128位于窗口板130和窗口板127的中間位置處。窗口板130、窗口板128和窗口板127上均設置一個讓上模組件上所設的沖頭穿過的通孔,三個第八窗口板對應第十一切斷工位,三個第八窗口板并與下模組件上所設的凹模相配合夾緊制件。
本實用新型的卸料機構還包括設置于卸料板上的第九窗口板。如圖6所示,第九窗口板為位于兩個成形塊104、123之間且位于兩個第七窗口板102、125之間的窗口板129,窗口板129為長條形結構且為固定設置于卸料板寬度方向上的中間位置處,窗口板129與窗口板128、窗口板120和窗口板114處于與卸料板的長度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線上,窗口板129與下模組件上所設的送料條相配合夾緊制件。
本實用新型的卸料機構還包括設置于卸料板上的壓板、設置于卸料板上且與上模組件接觸的滑塊、設置于卸料板兩端的剝料鉤和設置于卸料板上的小導柱。如圖6所示,壓板115設置兩個且兩個壓板115分別位于窗口板114的一側,兩個壓板115處于與卸料板的寬度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線上,兩個壓板115并為對稱設置,窗口板114位于兩個壓板115中間位置處。滑塊設置于卸料板上相對的兩側且各側均設置三個滑塊,卸料板上兩側所設的滑塊分別與上模板上所設的滑柱相配合,卸料板的側部設有容納滑塊和滑柱的矩形凹槽且該凹槽為開口槽,卸料板各側的三個滑塊分別設置于凹槽的一個內側面上,滑塊與滑柱相配合,起到導向作用,確保卸料機構工作時的穩定性和工作精度。垂直設置于卸料板上的小導柱與設置于上模板上的小導套相配合,小導柱的軸線與卸料板的移動方向相平行,小導套具有讓小導柱穿過的導向孔,小導柱共設置四個且四個小導柱分別設置于卸料板的一個角處。
上述結構的卸料機構具有壓料、卸料、浮料和輔助作用,如圖3至圖6所示,卸料機構的作用工作原理所述如下。
壓料作用:模具通過鎖模裝置安裝到沖床臺面上。沖壓時,沖床滑塊向下運動,上模板224在4對大導柱和大導套導向下下行,卸料板106沿4對小導柱和小導套和兩側滑塊108、109下行;當卸料板以及卸料板上的窗口板102、103、105、107、110、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4、125、127、128、129、130、成形塊104、123和壓板115接觸料帶時,料帶下行;當料帶接觸下模凹模和成形塊時,上模氮氣彈簧510開始壓縮;通過氮氣彈簧的壓力壓住料帶,防止了料帶在沖壓過程中產生位移和塑性變形。
卸料作用:高精密轎車鈑金件多工位級進模在每一沖次完成后,上模板224在4對大導柱和大導套導向下,沖床滑塊帶動安裝在上模板224上的異型沖頭212、215、218、227、240、243、246、249、263、264、265、266、267、272、273、274、275、278、切斷沖頭271、沖頭、成形塊206、251和成形沖頭209上行,此時,卸料板在上模氮氣彈簧的作用下依然壓住料帶;當上模板上行到一定的位置時,上述異型沖頭、切斷沖頭、沖頭、成形塊以及成形沖頭脫離料帶。由于上模氮氣彈簧依然處于壓縮狀態,卸料板106依然壓住料帶并完成卸料;當上模氮氣彈簧處于自由狀態時,卸料板106上的剝料鉤101勾住上模板224,模具打開。
浮料作用:多工位級進模由于帶料在連續送進的沖壓過程中必須浮離凹模平面一定的高度。在沖壓過程中,上模組件和卸料機構下行,卸料機構先接觸定位板組件的導料塊409、412、419、422、托料板406和蓋板408、411、418、421,在壓力作用下氮氣彈簧壓縮,料帶下行,當料帶接觸下模的凹模301、304、307、308、310、312、324、326、328、330、332、338、340、341、342、343、345、347、349、350、351、352和成型塊305、335時,卸料機構停止運動,上模卸料板上的氮氣彈簧開始被壓縮;當氮氣彈簧被壓縮到一定位置時,開始沖裁和成型;當上模限位柱220與下模限位柱306接觸時,沖裁和成型完成。當沖床滑塊上行時,上模組件和卸料機構同時上行,當上模氮氣彈簧在自由狀態時,卸料機構在下模氮氣彈簧的作用下,托舉料帶上行,當下模氮氣彈簧處于自由狀態下時,完成浮料。
輔助作用:卸料板106對異型沖頭212、215、218、227、240、243、246、249、263、264、265、266、267、272、273、274、275、278,切斷沖頭271,沖頭301、305、315進行導向和保護,并與成形塊206、251,成形沖頭209等成形零件配合起到對沖件局部成形的作用。
上述結構的卸料機構能夠應用于生產精密制件的級進模,被應用的級進模在沖壓過程中可以防止材料在沖壓過程中產生位移和塑性變形,能夠保證很高的形狀精度與位置精度,而且還具有安裝、保養與維修的便利以及自動化生產等特點,推廣使用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以上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