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裝膠圈設備,尤其是一種WP860泵頭自動裝膠圈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工業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升,傳統的手工裝配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隨著人工成本的不斷提升,社會競爭力的補短板提高,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必須要有強有力的工業自動化作為后盾,才能不被淘汰。
在產品上裝膠圈時,需要將產品放置在載具上一方面移動膠圈,另一方面同時對膠圈進行擴張,最后將擴張至設定大小的膠圈套在產品上。目前,該裝膠圈過程均為采用手動方式完成,然而隨著組裝人員的長時間工作,組裝人員的手不僅容易出現疲勞,而且裝配效率低,無法滿足實際生產的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WP860泵頭自動裝膠圈設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WP860泵頭自動裝膠圈設備,包括機架、轉盤、裝膠圈機構、定位模、整膠件、取膠件機械手、膠件震盤、膠圈震盤、下料槽、料箱、防護罩和臺達7.0人機,所述轉盤安裝在機架的中心位置;所述裝膠圈機構固定安裝在機架上,且位于轉盤的側面;所述定位模固定安裝在轉盤的上端面上;所述整膠件安放在定位模上;所述取膠件機械手安裝在取膠件機構上,且所述取膠件機構固定安裝在機架上,并與裝膠圈機構相對設置;所述膠件震盤和取膠件機構向連接;所述膠圈震盤和裝膠圈機構相連接;所述下料槽固定安裝在機架上,且位于取成品機構的下端;所述料箱固定安裝在機架的側端,且位于下料槽的下端;所述防護罩固定安裝在機架上;所述臺達7.0人機設置在防護罩的側面上。
進一步的,所述轉盤為4位分割器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裝膠圈機構包括移動氣缸、下降氣缸、直線滑軌、脫膠圈氣缸、三爪氣缸、脫料板和撐膠圈爪。
進一步的,所述取膠件機械手安裝在取膠件機構上,所述取膠件機構包括移動氣缸、三軸氣缸、直線滑軌、手指氣缸和取膠件機械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新型一種WP860泵頭自動裝膠圈設備,裝配準確,裝配效率高,使用簡單等優點,適合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效果圖;
圖中:1-機架、2-轉盤、3-裝膠圈機構、4-定位模、5-整膠件、6-取膠件機械手、7-膠件震盤、8-膠圈震盤、9-下料槽、10-料箱、11-防護罩、12-臺達7.0人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WP860泵頭自動裝膠圈設備,包括機架1、轉盤2、裝膠圈機構3、定位模4、整膠件5、取膠件機械手6、膠件震盤7、膠圈震盤8、下料槽9、料箱10、防護罩11和臺達7.0人機12,所述轉盤2安裝在機架1的中心位置;所述裝膠圈機構3固定安裝在機架1上,且位于轉盤2的側面;所述定位模4固定安裝在轉盤2的上端面上;所述整膠件5安放在定位模4上;所述取膠件機械手6安裝在取膠件機構上,且所述取膠件機構固定安裝在機架1上,并與裝膠圈機構3相對設置;所述膠件震盤7和取膠件機構向連接;所述膠圈震盤8和裝膠圈機構3相連接;所述下料槽9固定安裝在機架1上,且位于取成品機構的下端;所述料箱10固定安裝在機架1的側端,且位于下料槽9的下端;所述防護罩11固定安裝在機架1上;所述臺達7.0人機12設置在防護罩11的側面上,所述轉盤2為4位分割器結構,所述裝膠圈機構3包括移動氣缸、下降氣缸、直線滑軌、脫膠圈氣缸、三爪氣缸、脫料板和撐膠圈爪,所述取膠件機械手6安裝在取膠件機構上,所述取膠件機構包括移動氣缸、三軸氣缸、直線滑軌、手指氣缸和取膠件機械手6。
使用時,將整膠件5放入膠件震盤7,將膠圈放入到膠圈震盤8,啟動機器,取膠件機械手6將整膠件5安裝在定位模4上,裝膠圈機構3將膠圈安裝到整膠件5上,如此可加快膠圈的安裝速度,提升安裝效率。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