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壓合機,特別涉及一種自動定子壓合機。
背景技術:
現有的定子壓合機一般都是半自動設置,部分工序需要人手操作,導致人力資源投入大,而且生產效率較低,不能滿足生產需求;此外,也有全自動的定子壓合機,但其設置方式一般都是線性設置,即以流水性的形式設置,該結構占據較大的空間,空間利用率低。因此,有必要做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緊湊、全自動化、生產效率高、占據空間小、操作簡單快捷的自動定子壓合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自動定子壓合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座,機座上設置有副定子上料系統、主定子上料系統、主副定子壓合系統、線圈檢測系統和成品下料系統;機座上設置有用于控制各系統工作與否的控制電路板;機座設有工作區,且工作區上設置有可旋轉的工序盤,所述副定子上料系統、主定子上料系統、主副定子壓合系統、線圈檢測系統和成品下料系統分別以工序盤為中心依次環形布置;所述工序盤上環形設置有若干工位,各工位隨工序盤旋轉,并依次與副定子上料系統、主定子上料系統、主副定子壓合系統、線圈檢測系統和成品下料系統對應;各系統互不干涉,且同時或獨立工作。
所述副定子上料系統包括用于輸送副定子的第一輸送機構和用于把副定子壓在對應工位的線架上的第一上料裝置;第一輸送機構的送料方式為輸送帶送料;第一上料裝置包括用于取放副定子和移動的第一夾持機構,第一夾持機構通過相應的驅動單元獲得取放和移動動力。
所述主定子上料系統包括用于輸送主定子的第二輸送機構和用于把主定子放在對應工位上的第二上料裝置;第二輸送機構的送料方式為輸送帶送料;第二上料裝置包括用于取放主定子和移動的第二夾持機構、第二夾持機構通過相應的驅動單元獲得夾持和移動動力。
所述主副定子壓合系統包括用于壓合副定子和主定子的壓合模具、為壓合提供動力的壓合氣缸和用于升降對應工位的升降機構,升降機構通過相應的驅動單元獲得升降動力。
所述線圈檢測系統包括用于檢測副定子線圈是否燒壞的線圈檢測機構,線圈檢測機構通過相應的驅動單元驅動移動。
所述成品下料系統包括用于取放成品和移動的下料夾持機構,及用于輸送成品下料的下料輸送機構;下料輸送機構的送料方式為輸送帶送料;下料夾持機構通過相應的驅動單元獲得取放和移動動力。
本結構還包括用于檢測副定子是否放置到位的副定位檢測系統和用于檢測主定子是否裝配到位的主定位檢測系統,副定位檢測系統設置于副定子上料系統與主定子上料系統之間,主定位檢測系統設置于主定子上料系統與主副定子壓合系統之間。
本結構還包括用于清潔工位夾具的清潔系統,清潔系統設置于成品下料系統下工序位置。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與有益效果:
1.完成定子壓合的各系統繞工序盤環形布置,通過旋轉工序盤使工序盤上的各工位依次與各系統對應,使不同工位的半成品可同時加工或單獨加工,工序盤每轉一周即可完成整個定子壓合加工工序并得到一成品,實現全自動化操作,且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2.各系統以工序盤為中心環形布置,使定子壓和機結構緊湊,占據空間更小,空間利用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又一方位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局部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1-圖3,本自動定子壓合機,包括機座1,機座1上設置有副定子上料系統、主定子上料系統、主副定子壓合系統、線圈檢測系統和成品下料系統;機座1上設置有用于控制各系統工作與否的控制電路板;機座1設有工作區,且工作區上設置有可旋轉的工序盤2,所述副定子上料系統、主定子上料系統、主副定子壓合系統、線圈檢測系統和成品下料系統分別以工序盤2為中心依次環形布置;所述工序盤2上環形設置有若干工位201,各工位201隨工序盤2旋轉,并依次與副定子上料系統、主定子上料系統、主副定子壓合系統、線圈檢測系統和成品下料系統對應;各系統互不干涉,且同時或獨立工作。本結構通過設置各系統對定子實現整個壓合加工,實現全自動化加工,節省人力的投入,而且生產效率高,生產質量提高,操作方便簡單;此外,各系統以環形布置的形式繞工序盤設置,只需旋轉工序盤,即可實現各工序的加工,最終可完成整個壓合加工,結構緊湊,整機體積小巧。
進一步講,所述副定子上料系統包括用于輸送副定子的第一輸送機構3和用于把副定子壓在對應工位201的線架上的第一上料裝置4;第一輸送機構3的送料方式為輸送帶送料;第一上料裝置4包括用于取放副定子和移動的第一夾持機構,第一夾持機構通過相應的驅動單元獲得取放和移動動力。第一夾持機構于第一上料裝置4上夾住提起副定子,并經過第一夾持機構的移動輸送,將副定子移至相應的工位201后,第一夾持機構松開副定子,使其準確落到工位201上,以備下工序的加工。
進一步講,所述主定子上料系統包括用于輸送主定子的第二輸送機構5和用于把主定子放在對應工位201上的第二上料裝置6;第二輸送機構5的送料方式為輸送帶送料;第二上料裝置6包括用于取放主定子和移動的第二夾持機構、第二夾持機構通過相應的驅動單元獲得夾持和移動動力。第二夾持機構于第二上料裝置6上夾住提起主定子,并經過第二夾持機構的移動輸送,將主定子移至相應的工位201后,第二夾持機構松開主定子,使其準確落到具副定子的工位201上,以備下工序的加工
進一步講,所述主副定子壓合系統包括用于壓合副定子和主定子的壓合模具7、為壓合提供動力的壓合氣缸8和用于升降對應工位201的升降機構,升降機構通過相應的驅動單元獲得升降動力。升起具主副定子的工作201,使主副定子實現相互壓合。
進一步講,為確保生產質量,所述線圈檢測系統包括用于檢測副定子線圈是否燒壞的線圈檢測機構9,線圈檢測機構9通過相應的驅動單元驅動移動。相應的工位201到位后,線圈檢測機構9相對靠近移動,并對副定子的線圈進行檢測,通過檢測的半成品進入下一工序,不能通過檢測的半成品(線圈燒壞)以報警方式通知卸下。
進一步講,所述成品下料系統包括用于取放成品和移動的下料夾持機構10,及用于輸送成品下料的下料輸送機構11;下料輸送機構11的送料方式為輸送帶送料;下料夾持機構10通過相應的驅動單元獲得取放和移動動力。完成檢測確認沒有質量問題的本品會被下料夾持機構10夾住提起,并通過移動輸送至下料輸送機構11上,以便下料打包。
進一步講,本結構還包括用于檢測副定子是否放置到位的副定位檢測系統和用于檢測主定子是否裝配到位的主定位檢測系統,副定位檢測系統設置于副定子上料系統與主定子上料系統之間,主定位檢測系統設置于主定子上料系統與主副定子壓合系統之間。為進一步提高壓合的準確性,從而提高產品質量,且降低報廢率,有必要設置副定位檢測系統和主定位檢測系統。
進一步講,本結構還包括用于清潔工位201夾具的清潔系統,清潔系統設置于成品下料系統下工序位置。清潔系統可對完成下料的工位201實時進行清潔,以備壓合工序的循環工作。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子只為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之形狀、原理所作的變化,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