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鈑金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口徑異型材全自動彎管機。
背景技術:
目前鈑金加工中的管材折彎通常采用人工作業的方式進行,人工作業不僅勞動強度大,而且隨著現在人工成本的上升,極大地增加了生產成本,而且生產效率低下。現有技術雖然公開了一些全自動彎管機,例如申請號為201520110478.X的實用新型專利《一種自動彎管機》,但大多數只能加工固定口徑的型材,導致了應用的局限性。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多口徑異型材全自動彎管機。該彎管機可以適應不同口徑的型材,應用性廣,提升了生產效率。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多口徑異型材全自動彎管機,包括送料裝置、旋轉架和設置在所述送料裝置和所述旋轉架的定位輪和夾緊輪,所述送料裝置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送料輪和第二送料輪,所述旋轉架上設置有相對設置的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所述旋轉架的側邊設置有旋轉氣缸,所述夾緊輪設置在滑塊上,所述滑塊連接有夾緊氣缸,所述第一送料輪的輪軸底部、所述第二送料輪的輪軸底部、所述定位輪的輪軸底部、所述第一夾板的底部和所述第二夾板的底部分別滑動連接于導軌上,所述第一送料輪、所述第二送料輪、所述定位輪、所述第一夾板和所述第二夾板分別設置有調整機構,所述調整機構包括固定設置的正反轉電機以及與所述正反轉電機輸出軸同軸且固定連接的螺桿,所述第一送料輪的輪軸的下部、所述第二送料輪的輪軸的下部、所述定位輪的輪軸的下部、所述第一夾板的下部和所述第二夾板的下部分別與各螺桿螺紋連接。
進一步的,從所述第一送料輪的輪軸到所述第二送料輪的輪軸方向平行于從所述定位輪的輪軸到所述夾緊輪的輪軸的方向。
進一步的,所述送料裝置的送料方向垂直于從所述第一送料輪的輪軸到所述第二送料輪的輪軸方向。
進一步的,各輪的輪軸長度長于各輪的高度。
進一步的,還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別電連接各正反轉電機,用于控制各正反轉電機同步轉動。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口徑異型材全自動彎管機可以通過同步調整各正反轉電機來適應型材的口徑,從而加工不同口徑的型材。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口徑異型材全自動彎管機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1中,各標號所代表的結構列表如下:
1、旋轉架,2、定位輪,3、夾緊輪,4、第一送料輪,5、第二送料輪,6、第一夾板,7、第二夾板,8、旋轉氣缸,9、滑塊,10、夾緊氣缸,11、正反轉電機,12、螺桿,13、控制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施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在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如圖1所示,一種多口徑異型材全自動彎管機,包括送料裝置、旋轉架1和設置在送料裝置和旋轉架1的定位輪2和夾緊輪3。
送料裝置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送料輪4和第二送料輪5,從第一送料輪4的輪軸到第二送料輪5的輪軸方向平行于從定位輪2的輪軸到夾緊輪3的輪軸的方向。送料裝置的送料方向垂直于從第一送料輪4的輪軸到第二送料輪5的輪軸方向。
旋轉架1上設置有相對設置的第一夾板6和第二夾板7,旋轉架1的側邊設置有旋轉氣缸8。夾緊輪3設置在滑塊9上,滑塊9連接有夾緊氣缸10。第一送料輪4的輪軸底部、第二送料輪5的輪軸底部、定位輪2的輪軸底部、第一夾板6的底部和第二夾板7的底部分別滑動連接于導軌上,第一送料輪4、第二送料輪5、定位輪2、第一夾板6和第二夾板7分別設置有調整機構,調整機構包括固定設置的正反轉電機11以及與正反轉電機11輸出軸同軸且固定連接的螺桿12,第一送料輪4的輪軸的下部、第二送料輪5的輪軸的下部、定位輪2的輪軸的下部、第一夾板6的下部和第二夾板7的下部分別與各螺桿12螺紋連接。各輪的輪軸長度長于各輪的高度。
多口徑異型材全自動彎管機還包括控制器13,控制器13分別電連接各正反轉電機11,用于控制各正反轉電機11同步轉動。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口徑異型材全自動彎管機的工作原理如下:
送料裝置向夾板之間運送型材。當型材口徑改變,控制器控制各正反轉電機同步轉動,第一送料輪、定位輪和第一夾板位移相同,第二送料輪和第二夾板位移相同,從而適應口徑改變后的型材。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