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直線軸承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直線軸承的工裝夾具。
背景技術:
目前,金屬直線軸承是一種以低成本生產的直線運動系統,用于無限行程與圓柱軸配合使用,工裝夾具是必備的重要機具,在現有的軸承工裝夾具中,例如申請號為201020289275.9的實用新型專利,包括彈性夾頭右端的瓣狀錐體內腔圓弧面上開有鑲嵌槽,槽內圓弧面上鑲嵌有六瓣相同尺寸的扇形板并用螺釘連接,該專利雖然可用于工裝的夾具,但在實際使用時,其穩定性較差,導致直線軸承安裝后的精確度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直線軸承的工裝夾具,保證了直線軸承安裝時的精確度。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這種直線軸承的工裝夾具,包括底座,底座的頂端設有頂罩,頂罩通過第二固定螺栓與底座固定連接,頂罩的內側頂端設有頂承壓板,頂承壓板通過第一固定螺栓與頂罩相連,頂承壓板的底端內側設有頂套卡槽,頂罩和頂承壓板的內部左右兩側均設有下珠孔,頂罩的頂端設有旋轉盤,旋轉盤通過頂軸承與頂罩轉動連接,旋轉盤的外側安裝有扳手,旋轉盤的內部左右兩側均設有旋轉盤通孔,旋轉盤通孔與下珠孔相貫通,底座的內部貫穿連接有內套筒,內套筒的底端設有底固定板,底固定板通過第三固定螺栓分別與內套筒和底座相連,內套筒的內側安裝有合金筒,合金筒的內部右側設有驅動旋轉桿,驅動旋轉桿的外側套接有側斜角螺紋套,合金筒的內部中心處設有內螺紋套,螺紋套與合金筒相貫通,內套筒的頂端安裝有頂密封盤,頂密封盤的內側安裝有頂密封筒,內螺紋套的內部轉動連接有頂升桿,頂升桿的外側套接有斜角螺紋套,斜角螺紋套分別與內螺紋套和側斜角螺紋套相嚙合,頂升桿貫穿頂密封筒,頂升桿的頂端安裝有底承壓板,底承壓板的頂端內側設有底套卡槽。
為了進一步完善,頂罩的頂端中心處安裝有頂聚珠筒,頂聚珠筒的內部底端左右兩側均設有開槽,扳手貫穿開槽,頂聚珠筒的內部圓周設有聚珠腔,聚珠腔的底端設有下珠管,下珠管的內部左右兩側均設有側珠孔,聚珠腔的頂端活動連接有透明亞克力板,透明亞克力板分別通過左卡凸和右卡凸與頂聚珠筒相連。
進一步完善,旋轉盤通孔的頂端設有放大嘴。
進一步完善,內螺紋套的底端安裝有底密封圈。
進一步完善,頂罩與底座的連接處設有橡膠墊。
本實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頂承壓板、底承壓板和內套筒的配合,轉動驅動旋轉桿帶動外側的側斜角螺紋套轉動,側斜角螺紋套通過與斜角螺紋套的配合帶動頂升桿上升帶動底承壓板上升,通過底承壓板和頂承壓板的配合對對合后的直線軸承進行壓合,頂密封盤、內套筒和內螺紋套的配合提高了頂升桿升高時的穩定性,保證了直線軸承安裝時的精確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珠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頂罩的安裝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旋轉盤通孔,2、左卡凸,3、透明亞克力板,4、右卡凸,5、頂聚珠筒,6、聚珠腔,7、下珠管,8、放大嘴,9、開槽,10、扳手,11、頂軸承,12、第一固定螺栓,13、頂承壓板,14、頂罩,15、底承壓板,16、頂密封筒,17、內螺紋套,18、內套筒,19、底固定板,20、旋轉盤,21、下珠孔,22、頂套卡槽,23、底套卡槽,24、頂密封盤,25、第二固定螺栓,26、底座,27、第三固定螺栓,28、合金筒,29、底密封圈,30、斜角螺紋套,31、頂升桿,32、驅動旋轉桿,33、側斜角螺紋套,34、側珠孔,35、橡膠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參照附圖:本實施例中直線軸承的工裝夾具,包括底座26,底座26的頂端設有頂罩14,頂罩14通過第二固定螺栓25與底座26固定連接,頂罩14與底座26的連接處設有橡膠墊35,頂罩14的內側頂端設有頂承壓板13,頂承壓板13通過第一固定螺栓12與頂罩14相連,頂承壓板13的底端內側設有頂套卡槽22,頂套卡槽22用于放置直線軸承的頂固定環,頂罩14和頂承壓板13的內部左右兩側均設有下珠孔21,頂罩14的頂端設有旋轉盤20,旋轉盤20通過頂軸承11與頂罩14轉動連接,旋轉盤20的外側安裝有扳手10,旋轉盤20的內部左右兩側均設有旋轉盤通孔1,旋轉盤通孔1的頂端設有放大嘴8,旋轉盤通孔1與下珠孔21相貫通,軸承滾珠通過旋轉盤通孔1落入下珠孔21內,板動扳手10使旋轉盤20通過軸承11轉動使下珠孔21與旋轉盤通孔1錯位,進而使軸承滾珠停止下落,頂罩14的頂端中心處安裝有頂聚珠筒5,頂聚珠筒5的內部底端左右兩側均設有開槽9,扳手10貫穿開槽9,頂聚珠筒5的內部圓周設有聚珠腔6,聚珠腔6的底端設有下珠管7,下珠管7的內部左右兩側均設有側珠孔34,聚珠腔6的頂端活動連接有透明亞克力板3,透明亞克力板3分別通過左卡凸2和右卡凸4與頂聚珠筒5相連,通過聚珠腔6對軸承滾珠進行放置,使軸承滾珠可持續下落,避免需要逐個添加,底座26的內部貫穿連接有內套筒18,內套筒18的底端設有底固定板19,底固定板19通過第三固定螺栓27分別與內套筒18和底座26相連,內套筒18的內側安裝有合金筒28,合金筒28的內部右側設有驅動旋轉桿32,驅動旋轉桿32的外側套接有側斜角螺紋套33,合金筒28的內部中心處設有內螺紋套17,螺紋套17與合金筒28相貫通,內螺紋套17的底端安裝有底密封圈29,轉動驅動旋轉桿32帶動外側的側斜角螺紋套33轉動,側斜角螺紋套33通過與斜角螺紋套30的配合帶動頂升桿31上升,內套筒18的頂端安裝有頂密封盤24,頂密封盤24的內側安裝有頂密封筒16,內螺紋套17的內部轉動連接有頂升桿31,頂升桿31的外側套接有斜角螺紋套30,斜角螺紋套30分別與內螺紋套17和側斜角螺紋套33相嚙合,頂升桿31貫穿頂密封筒16,頂升桿31的頂端安裝有底承壓板15,底承壓板15的頂端內側設有底套卡槽23,底套卡槽23用于放置直線軸承的底固定環。
將直線軸承的底固定環放置于底套卡槽23內,將直線軸承的內套筒放置于底固定環上,將軸承外套體套接于內套筒上,板動扳手10使旋轉盤20通過軸承11轉動使下珠孔21與旋轉盤通孔1貫通,使軸承滾珠下落至內套筒與外套筒連接處的滾珠槽內,將頂固定環放置于頂端后,轉動驅動旋轉桿32帶動外側的側斜角螺紋套33轉動,側斜角螺紋套33通過與斜角螺紋套30的配合帶動頂升桿31上升帶動底承壓板15上升,通過底承壓板15和頂承壓板13的配合對對合后的直線軸承進行壓合,頂密封盤24、內套筒18和內螺紋套17的配合提高了頂升桿31升高時的穩定性,保證了直線軸承安裝時的精確度。
雖然本實用新型已通過參考優選的實施例進行了圖示和描述,但是,本專業普通技術人員應當了解,在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內,可作形式和細節上的各種各樣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