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開一般涉及電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電子元件的封裝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夾具。
背景技術:
隨著集成電路封裝密度的提高,傳統引線鍵合技術已經無法滿足要求,而倒裝焊技術由于能夠適應集成電路封裝密度高的要求,目前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近年來消費類電子產品發展趨勢要求產品體積越來越小,厚度越來越薄,使得基板的厚度也越來越薄。由于太薄的基板在傳送過程中比較容易卡壞而造成在平常的工作中經常遇到上下料機卡料的情況,因此對裝片行業是個很大的挑戰。
現有技術中,盛裝基板的料盒是通過機械手臂從軌道上進行抓取的,由于料盒的中心線有時和軌道的中心線不在一條直線上,使得機械手臂每次抓取的料盒位置會有所不同,而造成料盒的傾斜。因此,在料盒傾斜的情況下,就比較容易發生上下料機卡料的問題。輕微的卡料只是使產品不能傳送順暢,但卡料比較嚴重時會造成產品損失。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種夾具,使其能夠準確夾取被夾緊件,避免上下料時的卡料現象。
本申請的實施例提供一種夾具,包括夾緊裝置和設置在所述夾緊裝置上的檢測裝置;
所述夾緊裝置夾緊被夾緊件的同時,所述檢測裝置對所述被夾緊件的位置進行檢測。
本申請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采用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
優選地,所述檢測裝置包括傳感器,所述傳感器與所述被夾緊件對應。
優選地,所述傳感器為位置傳感器。
優選地,所述傳感器為兩個以上,兩個以上的所述傳感器分別對應所述被夾緊件的不同位置。
優選地,所述被夾緊件的第一表面為平面,所述傳感器為兩個,兩個所述傳感器均與所述被夾緊件的第一表面對應。
優選地,兩個所述傳感器為對角設置。
優選地,所述夾緊裝置包括支撐座和設置在所述支撐座上用于夾緊被夾緊件的夾緊單元,所述檢測裝置設置在所述支撐座上。
優選地,所述夾緊單元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夾緊臂和第二夾緊臂,所述第一夾緊臂和所述第二夾緊臂分別從所述支撐座上懸伸而出;
并且,所述第一夾緊臂與所述第二夾緊臂的夾緊端至少有一個能夠相對另一個移動,使所述第一夾緊臂與所述第二夾緊臂的夾緊端相互靠近以夾緊所述被夾緊件。
優選地,所述第一夾緊臂和所述第二夾緊臂至少有一個活動設置在所述支撐座上,活動設置的所述第一夾緊臂和/或所述第二夾緊臂帶動其夾緊端向與之相對的所述第二夾緊臂和/或第一夾緊臂靠近移動或向遠離所述第二夾緊臂和/或所述第一夾緊臂的方向移動。
優選地,所述第一夾緊臂和所述第二夾緊臂均固定設置在所述支撐座上,并且所述第一夾緊臂和所述第二夾緊臂中至少有一個的夾緊端設有氣缸或液壓缸;
所述氣缸或液壓缸的活塞桿伸縮方向與所述夾緊裝置的夾緊力方向一致,所述氣缸或液壓缸通過活塞桿的伸縮對所述被夾緊件進行夾緊或松開。
優選地,所述支撐座為可移動式;
所述支撐座能夠沿第一坐標軸方向和/或第二坐標軸方向移動,并且,所述第一坐標軸方向和所述第二坐標軸方向為相互垂直的方向,其中,所述第一坐標軸方向與所述被夾緊件的移動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坐標軸方向與所述夾緊裝置夾緊的方向平行。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通過在所述夾緊裝置上設置所述檢測裝置,使得所述夾緊裝置在夾取被夾緊件時,可以通過所述檢測裝置檢測所述被夾緊件是否被準確夾取到位。當檢測裝置檢測到所述被夾緊件未準確夾取到位時,將這一信息傳送到控制系統,控制系統發出指令等待被夾緊件調整好位置后再控制設備繼續工作,從而避免了被夾緊件在上下料時位置不準確而造成卡料的現象,因而能夠使整個設備運行順暢,減少了損失,降低了成本,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所作的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申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是本申請提供的一種夾具在夾取被夾緊件到位時的示意圖;
圖2是本申請提供的一種夾具在夾取被夾緊件未到位時的示意圖;
圖3是本申請提供的一種夾具的另一個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申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可以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于解釋相關實用新型,而非對該實用新型的限定。另外還需要說明的是,為了便于描述,附圖中僅示出了與實用新型相關的部分。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申請。
請參考圖1、圖2和圖3,本申請的實施例提供的夾具,包括夾緊裝置100和設置在所述夾緊裝置100上的檢測裝置200。所述夾緊裝置100夾緊被夾緊件300的同時,所述檢測裝置200對所述被夾緊件300的位置進行檢測。
本申請一種夾具通過在所述夾緊裝置上設置所述檢測裝置,使得所述夾緊裝置在夾取被夾緊件時,可以通過所述檢測裝置檢測所述被夾緊件是否被準確夾取到位。當檢測裝置檢測到所述被夾緊件未準確夾取到位時,將這一信息傳送到控制系統,控制系統發出指令等待被夾緊件調整好位置后再控制設備繼續工作,從而避免了被夾緊件在上下料時位置不準確而造成卡料的現象,因而能夠使整個設備運行順暢,減少了損失,降低了成本,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
優選地,如圖3所示,所述檢測裝置200可以包括傳感器210,所述傳感器210與所述被夾緊件300對應。利用傳感器具有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并能將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的這一特點,可以將被夾緊件300的夾緊狀態信息通過傳感器210傳遞給控制系統,控制系統根據傳感器210所傳遞的信息發出相應的指令,進行相應的操作,以實現對被夾緊件300的操作。例如,當所述傳感器210檢測到所述被夾緊件300的夾緊狀態為未準確夾取時,控制系統獲取到這一信息,然后可以先發出報警信號,工作人員接收到報警信號后,立即檢查所述被夾緊件300并將其調整到位。然后,再使設備繼續工作。這樣可以避免被夾緊件300未準確夾取時如果繼續工作造成卡料和損壞現象。
優選地,所述傳感器210可以為位置傳感器,即通過位置傳感器傳遞所述被夾緊件300的位置信息來判斷是否夾取到位。具體是,通過測量傳感器與被檢測物體(即所述被夾緊件300)的距離來獲得其位置信息,從而判斷被夾緊件300是否被夾取到位。例如,所述傳感器可以為超聲波位置傳感器,超聲波傳感器是一種非接觸式位置傳感器,對于一些不宜接觸測量的場合是最好的選擇。超聲波位置傳感器通過向被測物體表面發射超聲波,被其反射后,傳感器接受,通過時間和聲速來計算其到物體表面的距離。當然也可以使用其它形式的位置傳感器,例如紅外位置傳感器等,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實際需要靈活選取,這里不做特別限定。
優選地,所述傳感器210可以為兩個以上,兩個以上的所述傳感器210分別對應所述被夾緊件300的不同位置。通過測量多個點的位置信息,能夠更準確地檢測到所述被夾緊件300的位置,幫助更準確地判斷被夾緊件300是否被夾緊到位。
如圖3所示,當所述被夾緊件300的第一表面310為平面時,所述傳感器210可以為兩個,將兩個所述傳感器210分別與所述被夾緊件的第一表面310對應,同時設置當所述被夾緊件300被準確夾取時,使兩個所述傳感器210到所述第一表面310的距離均相等。這樣,通過對比兩個所述傳感器210傳遞給控制系統的距離信息是否相等就可以判斷所述被夾緊件300是否被準確夾取,很是簡單方便。一種具體做法是,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所述檢測裝置200可以包括一個基準板220,所述基準板220固定設置在所述夾緊裝置100上,并且,所述基準板220設置在所述第一夾緊臂121和所述第二夾緊臂122之間。所述被夾緊件300的第一表面310與所述基準板220平行設置,將兩個所述傳感器210對角設置在所述基準板220上,并且分別與所述被夾緊件300的第一表面310上的呈對角方向的兩個位置對應。這種對角設置的方式,能夠僅僅使用兩個傳感器210便可同時獲取所述第一表面310上不在同一水平線和豎直線上的兩個點的信息,確保第一表面310與基準板220的平行,避免了第一表面310傾斜時產生的測量誤差,使數據更加準確可靠。
優選地,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夾緊裝置100可以包括支撐座110和設置在所述支撐座110上用于夾緊被夾緊件300的夾緊單元120,所述檢測裝置200設置在所述支撐座110上。
優選地,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夾緊單元120可以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夾緊臂121和第二夾緊臂122,所述第一夾緊臂121和所述第二夾緊臂122可以從所述支撐座110上懸伸而出。所述檢測裝置200可以設置在所述第一夾緊臂121和所述第二夾緊臂122之間。
并且,所述第一夾緊臂121與所述第二夾緊臂122的夾緊端至少有一個能夠相對另一個移動,從而使所述第一夾緊臂121與所述第二夾緊臂122的夾緊端相互靠近以夾緊所述被夾緊件300。
一種情況是,所述第一夾緊臂121和所述第二夾緊臂122至少有一個活動設置在所述支撐座110上。例如,所述第一夾緊臂121固定設置,所述第二夾緊臂122活動設置,這樣活動設置的所述第二夾緊臂122帶動其夾緊端向與之相對的所述第一夾緊臂121靠近時能夠夾緊所述被夾緊件300,活動設置的所述第二夾緊臂122帶動其夾緊端向遠離所述第一夾緊臂121的方向移動時,松開被夾緊件300。同樣地,還可以是,所述第一夾緊臂121活動設置,所述第二夾緊臂122固定設置,這樣活動設置的所述第一夾緊臂121帶動其夾緊端向與之相對的所述第二夾緊臂122靠近時能夠夾緊所述被夾緊件300,活動設置的所述第一夾緊臂121帶動其夾緊端向遠離所述第二夾緊臂122的方向移動時,松開被夾緊件300。或者還可以是,所述第一夾緊臂121和所述第二夾緊臂122均為活動設置,在夾緊所述被夾緊件300時,所述第一夾緊臂121和所述第二夾緊臂122同時相對移動,在松開所述被夾緊件300時,所述第一夾緊臂121和所述第二夾緊臂122同時背向移動。
另一種情況是,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第一夾緊臂121和所述第二夾緊臂122均固定設置在所述支撐座110上,并且所述第一夾緊臂121和所述第二夾緊臂122中至少有一個的夾緊端設有氣缸或液壓缸。所述氣缸或液壓缸的活塞桿伸縮方向與所述夾緊裝置100的夾緊松開方向一致,所述氣缸或液壓缸通過活塞桿的伸縮對所述被夾緊件300進行夾緊或松開。例如,圖1和圖2所示的所述第一夾緊臂121的夾緊端為第一夾緊端1211,所述第二夾緊臂122的夾緊端為第二夾緊端1221。如圖1和圖2所示,可以單獨在所述第一夾緊端1211設置氣缸或液壓缸,需要夾緊被夾緊件300時,所述第一夾緊端1211的氣缸或液壓缸動作,使活塞桿伸出缸體,完成夾緊動作,活塞桿縮回時松開。同樣地,也可以單獨在所述第二夾緊端1221設置氣缸或液壓缸,需要夾緊被夾緊件300時,所述第二夾緊端1221的氣缸或液壓缸動作,使活塞桿伸出缸體,完成夾緊動作,活塞桿縮回時松開。當然還可以同時在所述第一夾緊端1211和所述第二夾緊端1221設置氣缸或液壓缸,需要夾緊被夾緊件300時,所述第一夾緊端1211和第二夾緊端1221的氣缸或液壓缸同時動作,使活塞桿伸出缸體,完成夾緊動作,活塞桿同時縮回時松開。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為了增大活塞桿與被夾緊件300之間的接觸面積,使所述被夾緊件300處于穩固的夾緊狀態,同時減小在所述被夾緊件300上的壓力,防止被夾緊件300在被夾緊時損壞,因此可以在所述氣缸或液壓缸的活塞桿的端頭設置與活塞桿運動方向垂直的一塊墊板與活塞桿固定。例如,如圖3所示,由于所述第一夾緊臂121的夾緊端(第一夾緊端1211)設有氣缸,在其活塞桿端設置有墊板1212。進一步的,如圖3所示,墊板1212與第二夾緊臂122的夾緊端(第二夾緊端1221)面積相同時,夾緊效果更好。
優選地,所述支撐座110可以為可移動式,以方便所述夾緊單元120移動到接近所述被夾緊件300的位置時進行夾取動作,并在完成夾取動作后退回。
具體的,所述支撐座110能夠沿第一坐標軸方向和/或第二坐標軸方向移動,并且,所述第一坐標軸方向和所述第二坐標軸方向為相互垂直的方向,其中,所述第一坐標軸方向與所述被夾緊件300的移動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坐標軸方向與所述夾緊裝置100夾緊的方向平行。當所述支撐座110能夠沿第一坐標軸方向和第二坐標軸方向均能移動時,所述支撐座110不但可以在第一坐標軸方向上調整所述夾緊單元120的位置,還可以在第二坐標軸方向上調整所述夾緊單元120的位置,使整個操作更加靈活方便。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支撐座110可以包括豎直設置的第一支撐桿111和水平設置的第二支撐桿112,所述第一支撐桿111沿所述第二坐標軸方向設置,所述第二支撐桿112沿所述第一坐標軸方向設置。
這里以半導體封裝時夾取料盒(被夾緊件300)的過程為例來說明本申請一種夾具的使用過程。
料盒(被夾緊件300)被放置在平行設置的兩根輸送軌道400上,所述支撐座110帶動所述夾緊單元120首先沿第二坐標軸方向調整好高度,是所述夾緊單元120對準所述輸送軌道400上的料盒,然后沿第一坐標軸方向(即水平方向)移動接近料盒,從料盒(被夾緊件300)的輸送軌道400上夾取料盒,夾取動作完成后,對角設置在所述基準板220上的兩個距離傳感器210通過測量傳感器210到料盒的距離判斷料盒的夾取狀態是否到位。如果兩個傳感器都監測到料盒到位(圖1所示的位置),那么即可用判斷料盒已經夾取正常,可以繼續工作;相反,如果夾取動作完成后,有任何一個傳感器210沒有監測到料盒(如圖2所示的位置),那么控制系統就會自動報警,設備停止作業,此時需要有關人員調整好料盒的位置后才能再繼續作業,這樣就可以避免料盒沒夾取到位如果設備繼續工作而造成料盒沒夾取好引起卡料的情況發生。
以上描述僅為本申請的較佳實施例以及對所運用技術原理的說明。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本申請中所涉及的實用新型范圍,并不限于上述技術特征的特定組合而成的技術方案,同時也應涵蓋在不脫離所述實用新型的發明構思的情況下,由上述技術特征或其等同特征進行任意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術方案。例如上述特征與本申請中公開的(但不限于)具有類似功能的技術特征進行互相替換而形成的技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