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鍛造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可翻轉鍛造裝置。
背景技術:
鍛造是機械加工中的基礎,在鍛造行業中有許多鍛造件是需要通過一套模具完成正反兩面鍛造加工,為了實現一套模具完成正反面鍛造加工,需要通過操作工人用夾鉗將加熱后的毛坯料夾緊,再將毛坯料放入下模中,從而完成第一步鍛造加工,帶第一步鍛造加工后又需要通過人工將鍛造件夾起,再將其翻轉180度后放入下模中便可完成整個鍛造加工,而這樣的鍛造方式完全依靠人工完成,不僅工作量,效率低,并且在鍛造設備合模時造成人員傷亡事故。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翻轉鍛造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可翻轉鍛造裝置,包括冷卻液儲備箱、旋轉電機、第一變頻電機、液壓鍛造機、第二變頻電機、機箱和液壓氣缸,所述機箱的內部安裝有冷卻液儲備箱、旋轉電機和PLC控制器,旋轉電機的兩側安裝有冷卻液儲備箱,旋轉電機的輸出軸通過齒輪減速器與穿過機箱的旋轉桿進行嚙合連接,旋轉桿的頂部焊接有鍛造下模,冷卻液儲備箱的內部安裝有吸液罩,冷卻液儲備箱的出液口上安裝有與吸液罩連接的輸液管道,機箱的頂部兩側焊接有液壓支架,液壓支架的頂部固定有液壓鍛造機,液壓鍛造機通過底部的液壓推桿與鍛造上模進行氣動連接,左側液壓支架的內部安裝有第一變頻電機,第一變頻電機的輸出軸通過齒輪減速器與旋轉桿進行嚙合連接,旋轉桿通過焊接在液壓氣缸底部的旋轉底座與液壓氣缸進行連接,液壓氣缸的輸出桿上焊接有氣動夾鉗。
優選的,所述機箱的內部底端上固定有減震底板,機箱的底部四角上焊接有轉輪。
優選的,所述輸液管道上安裝有加壓器,輸液管道分別位于鍛造下模的兩側。
優選的,所述PLC控制器分別與旋轉電機、第一變頻電機和第二變頻電機的接口端子進行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第二變頻電機的輸出軸通過齒輪減速器與旋轉桿進行嚙合連接,旋轉桿通過焊接在液壓氣缸底部的旋轉底座與液壓氣缸進行連接,液壓氣缸的輸出桿上焊接有氣動夾鉗,第二變頻電機位于右側的液壓支架內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原理清晰,旋轉電機能夠在鍛造過程中對鍛造下模進行工作角度旋轉,保證在鍛造過程中,鍛造下模的受力面均勻,避免鍛造過程中鍛造下模的受力點不便和損壞鍛造下模,能夠有效的延長鍛造下模的工作壽命,同時第一變頻電機、液壓氣缸和氣動夾鉗配合使用,對受熱的工件進行夾持,液壓鍛造機對工件進行鍛造的過程中能夠進行任意角度的翻轉,便于工件的各個面進行均勻受力,能夠有效的提高工件的鍛造質量和鍛造速度,提高鍛造的效率,加快工作進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旋轉電機傳動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變頻電機傳動示意圖。
圖中:1-轉輪;2-減震底板;3-冷卻液儲備箱;4-旋轉電機;5-吸液罩;6-輸液管道;7-加壓器;8-第一變頻電機;9-液壓支架;10-液壓鍛造機;11-液壓推桿;12-鍛造上模;13-第二變頻電機;14-機箱;15-PLC控制器;16- 齒輪減速器;17-旋轉桿;18-鍛造下模;19-旋轉底座;20-液壓氣缸;21-氣動夾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實施例:一種可翻轉鍛造裝置,包括冷卻液儲備箱3、旋轉電機4、第一變頻電機8、液壓鍛造機10、第二變頻電機13、機箱14和液壓氣缸20,機箱14的內部安裝有冷卻液儲備箱3、旋轉電機4和PLC控制器15,旋轉電機4的兩側安裝有冷卻液儲備箱3,旋轉電機4的輸出軸通過齒輪減速器16與穿過機箱14的旋轉桿17進行嚙合連接,旋轉桿17的頂部焊接有鍛造下模18,冷卻液儲備箱3的內部安裝有吸液罩5,冷卻液儲備箱3的出液口上安裝有與吸液罩5連接的輸液管道6,機箱14的頂部兩側焊接有液壓支架9,液壓支架9的頂部固定有液壓鍛造機10,液壓鍛造機10通過底部的液壓推桿11與鍛造上模12進行氣動連接,左側液壓支架9的內部安裝有第一變頻電機8,第一變頻電機8的輸出軸通過齒輪減速器16與旋轉桿17進行嚙合連接,旋轉桿17通過焊接在液壓氣缸20底部的旋轉底座19與液壓氣缸20進行連接,液壓氣缸20的輸出桿上焊接有氣動夾鉗21。
進一步的,機箱14的內部底端上固定有減震底板2,機箱14的底部四角上焊接有轉輪1,通過減震底板2能夠有效的起到減震減噪的目的,同時底部的轉輪1能夠控制設備進行全方位的移動。
進一步的,輸液管道6上安裝有加壓器7,輸液管道6分別位于鍛造下模18的兩側,加壓器7將加壓后的冷卻液,輸送到鍛造處對鍛造后的工件進行快速的冷卻降溫。
進一步的,PLC控制器15分別與旋轉電機4、第一變頻電機8和第二變頻電機13的接口端子進行電性連接,通過PLC控制器15對旋轉電機4、第一變頻電機8和第二變頻電機13的控制,能夠更好的對工件進行翻轉鍛造。
進一步,第二變頻電機13的輸出軸通過齒輪減速器16與旋轉桿17進行嚙合連接,旋轉桿17通過焊接在液壓氣缸20底部的旋轉底座19與液壓氣缸20進行連接,液壓氣缸20的輸出桿上焊接有氣動夾鉗21,第二變頻電機13位于右側的液壓支架9內部,第二變頻電機13、液壓氣缸20和氣動夾鉗21對工件進行夾持工作,在鍛造過程中進行任意角度的翻轉,便于更好的工件的鍛造。
具體使用方式:本實用新型,位于液壓支架9內部的第一變頻電機8和第二旋轉電機13通過齒輪減速器16和旋轉桿17控制液壓氣缸20的旋轉,同時液壓氣缸20控制氣動夾鉗21工作,對工件進行夾持,液壓鍛造機10通過液壓推桿11對鍛造上模12控制,使其進行工作,配合鍛造下模18對工件進行鍛造,在鍛造過程中,根據需要可對工件進行角度旋轉,同時旋轉電機4通過齒輪減速器16和旋轉桿17控制鍛造下模18旋轉,保證受力均勻,持續對工件進行鍛造,在鍛造完成后,加壓器7將位于冷卻液儲備箱3內部的冷卻液通過輸液管道6輸入到鍛造下模18的工作面進行快速的冷卻降溫,完成工件的鍛造。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