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部件沖壓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提高兩廂車頂蓋尾部面品的拉深模具。
背景技術:
兩廂車頂蓋板在成型時要求制件表面平整無皺紋,R角處棱線清晰光順,并且整體具有良好的剛性。現有的R角沖壓模具包括與上模座相連的左模和右模,以及位于下模座上的與左模和右模位置相對的臺階狀下模。由于左模和右模之間的間隙較小(約0.5-0.8mm),在進行沖壓拉深時,臺階狀的擠壓模具嚴重阻礙了拉延材料的繼續流動,因此,在上模和下模相接觸的臺階面縫隙部位會產生嚴重的積料現象,并在模具壓力作用下發生堆積硬化,無法在后序消除,導致頂蓋板尾部出現起皺現象,影響外觀和承力分布。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提高兩廂車頂蓋尾部面品的拉深模具,目的在于解決現有兩廂車頂蓋板的R角棱線達不到工藝要求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提高兩廂車頂蓋尾部面品的拉深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上間隔設置有左模和右模,所述下模座上設置有與所述左模和右模位置相對應的臺階狀下模,所述左模和右模均通過氮氣彈簧和上模座相連,上模座固定連接有用于沖壓R角棱線的整形凸模,所述整形凸模位于左模和右模之間,并且與左模、右模間隔設置。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提高兩廂車頂蓋尾部面品的拉深模具,將下模設計為平緩過渡形,便于拉延材料向下流動;將左模和右模通過彈性件與上模座連接,并增大兩者間距,在其間設置整形凸模,將一次拉延成型改為分次拉深,以此避免拉深余料在局部小范圍內出現堆積,使拉延材料獲得了一個平緩延伸的空間。本實用新型消除了兩廂車頂蓋板尾部起皺現象,使R角棱線達到工藝要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I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提高兩廂車頂蓋尾部面品的拉深模具,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2,上模座1上間隔設置有左模3和右模4,下模座2上設置有與左模3和右模4位置相對應的臺階狀下模5,左模3和右模4均通過氮氣彈簧5和上模座1相連,上模座1固定連接有用于沖壓R角棱線的整形凸模7,整形凸模7位于左模3和右模4之間,并且與左模3、右模4間隔設置。
如圖2所示,使用時,上模座1下移,左模3和右模4首先和下模5接觸;上模座1繼續下移,氮氣彈簧5被壓縮,整形凸模7與拉延材料A接觸;隨著整形凸模7的逐漸下移,拉延材料A最終形成棱線清晰光順的R角C。由于整形凸模7與左模3和右模4間隔設置,形成讓空的模壓空間,在壓制R角時,拉延材料A處于中間狀態B時,材料可以充分流動,具有一個平緩延伸的空間,避免了拉深余料在局部小范圍內堆積櫻花,能夠滿足后續整形需要,從而改善兩廂車頂蓋尾部面品易起皺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