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數控車床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底座高度可調的數控車床。
背景技術:
在機械加工行業,數控車床是使用最為廣泛的機械設備之一,而初始安裝時數控車床原來一般都是直接通過平墊調整平行度后放置在地面上,在使用過程中一旦數控車床的平行度發生變化,需多人將數控車床抬起對平墊厚度進行更換,調節麻煩,浪費時間和人力。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底座高度可調的數控車床,通過旋轉調節把手即可完成底座的升降,對數控車床的平行度進行調節,調節方便,穩定性高。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取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底座高度可調的數控車床,包括床體,所述床體內安裝有車削裝置和夾料裝置,所述床體一側安裝有防護門,所述防護門上安裝有觀察窗,所述床體上還安裝有數控裝置和探照燈,所述床體底部兩側均設有底座,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底座底部均連接有高度調節裝置,所述高度調節裝置包括外殼,所述殼體內沿水平方向設有蝸桿,所述蝸桿的一端通過軸承與所述殼體的內壁相連,所述蝸桿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殼體并連接有調節把手,所述蝸桿的兩側分別設有兩個與所述蝸桿匹配嚙合的渦輪,每個所述渦輪的中心位置均固定連接有螺桿,每個所述螺桿的底端均通過所述軸承與所述殼體的底部相連,所述螺桿上方設有升降臺,所述升降臺的頂部與所述底座固定連接,所述升降臺的底部設有與所述螺桿的位置相對應的調節塊,每個所述調節塊內均設有調節孔,每個所述螺桿均置于與之相對應的所述調節孔內。
進一步的,所述蝸桿同側的調節孔內設有同方向的螺紋,所述蝸桿不同側的調節孔內設有不同方向的螺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在底座的底部連接有高度調節裝置,通過旋轉調節把手即可完成底座的升降,對數控車床的平行度進行調節,調節方便,穩定性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高度調節裝置俯視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高度調節裝置正視剖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高度調節裝置側視剖視圖。
圖中:1為床體;2為防護門;3為觀察窗;4為探照燈;5為數控裝置;6為夾料裝置;7為車削裝置;8為底座;9為高度調節裝置;10為外殼;11為升降臺;12為調節塊;13為螺桿;14為軸承;15為蝸桿;16為調節把手;17為渦輪;18為調節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述:
圖1~4中,一種底座高度可調的數控車床,包括床體1,所述床體1內安裝有車削裝置7和夾料裝置6,所述床體1一側安裝有防護門2,所述防護門2上安裝有觀察窗3,所述床體1上還安裝有數控裝置5和探照燈4,所述床體1底部兩側均設有底座8,每個所述底座8底部均連接有高度調節裝置9,所述高度調節裝置9包括外殼10,所述殼體10內沿水平方向設有蝸桿15,所述蝸桿15的一端通過軸承14與所述殼體1的內壁相連,所述蝸桿15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殼體1并連接有調節把手16,所述蝸桿15的兩側分別設有兩個與所述蝸桿15匹配嚙合的渦輪17,每個所述渦輪17的中心位置均固定連接有螺桿13,每個所述螺桿13的底端均通過所述軸承14與所述殼體1的底部相連,所述螺桿13上方設有升降臺11,所述升降臺11的頂部與所述底座8固定連接,所述升降臺11的底部設有與所述螺桿13的位置相對應的調節塊12,每個所述調節塊12內均設有調節孔18,每個所述螺桿13均置于與之相對應的所述調節孔18內。
在上述的底座高度可調的數控車床,需要指出的是,所述蝸桿15同側的調節孔18內設有同方向的螺紋,所述蝸桿15不同側的調節孔18內設有不同方向的螺紋。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底座高度可調的數控車床,在使用時,通過轉動調節把手16使蝸桿15轉動,蝸桿15轉動帶動蝸桿15兩側的渦輪17轉動,同側的渦輪17轉動方向相同,而不同側的渦輪17轉動方向相反,渦輪17的轉動帶動螺桿13轉動,螺桿13的轉動帶動調節塊12向上或者向下運動,由于蝸桿同側的調節孔內設有同方向的螺紋,蝸桿不同側的調節孔內設有不同方向的螺紋,所述四個調節塊12能同時向上運動或者同時向下運動,四個調節塊12的運動帶動升降臺11的上下運動,穩定性高,升降臺11的上下運動帶動底座8的上下運動,從而實現底座8的升降。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底座高度可調的數控車床,通過旋轉調節把手即可完成底座的升降,對數控車床的平行度進行調節,調節方便,穩定性高。
以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