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燃汽輪機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了一種棕樹形葉片加工設備。
背景技術:
棕樹形葉根葉片的傳統加工多采取如下方法:
加工:傳統棕樹形葉片加工的毛坯多采用鑄造形式,通過澆筑方箱、銑葉根進出汽側、葉根齒形大肩、脫方箱、數控汽道、拋光鉗修等工序加工。裝夾方式多為齒形塊裝夾,在加工汽道時,由于葉根加工完成,葉根端需要通過設計單獨的葉根輪槽夾具裝夾在四軸、五軸數控機床進行加工。
傳統工序中,加工步驟繁瑣,效率低下,需要的中間工序過多,造成了工件的穩定性不高,反復校模時間長,操作者工時長。并且在各個工序涉及的專用夾具量具都需要單獨設計,增加了加工周期,費時費力費料。
測量:傳統測量方式為設計專用量具、樣板、測量工具(卡尺、千分尺)等逐項測量,定位不牢靠,測量精度低,還要設計單獨的測量量具,不僅費時費力,還增加了加工周期,效率不高。
技術實現要素:
: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能提高加工效率、提升測量精度的葉片加工設備。
所述目的是通過如下方案實現的,
一種葉片加工設備,包括有工作臺板,在所述工作臺板上開設有定位槽,用于放置待加工的工件,在所述工作臺板底部連接有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定位夾具和測量機構,所述定位夾具設置在所述工作臺板的頂面上,所述定位夾具包括有多個頂針,在所述工作臺板上開設有若干頂針孔,所述頂針穿設過所述頂針孔,所述頂針包括了固定部和旋緊部,所述固定部抵接在工件上,所述固定部內部中空形成有安裝腔,在所述固定部外壁的中部開設有連接孔,所述連接孔與所述安裝腔相連通,在所述連接孔中穿設有所述的旋緊部,所述旋緊部內部中空形成有螺紋腔,所述螺紋腔在所述旋緊部的端部形成有開口,所述螺紋腔與所述安裝腔相連通,在所述螺紋腔和安裝腔中均設置有螺釘,并且螺紋腔中螺釘的尾部與安裝腔中螺釘的頭部楔形連接;
所述測量機構為三坐標測量儀,其搭建在工作臺板旁,并且正對著工件。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楔形連接是指在螺紋腔中螺釘的尾部形成有第一楔形面,在安裝腔中螺釘的頭部形成有第二楔形面,所述第一楔形面和第二楔形面相互貼合。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頂針的數量至少為三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采用以頂針定位的新型裝夾方式,是一種在毛坯上打頂針孔,然后用頂針頂起的裝夾方式,由于頂針形狀的特性,使其在加工時,不會輕易碰到刀具,這樣可以在加工中直接把汽道、圓角、徑向及兩側加工出來,最后加工葉根,并保證了一致性。而且新型加工路線簡單,不需要額外的夾具設計,整體的縮短了生產周期,單只葉片提升效率70%左右,另外,放棄傳統測量方法,采用更加先進的三坐標測量方案,做到加工檢測統一數模。排除人為誤差,不使用傳統量具,提高效率,使用更先進的測量系統分析,在批量加工前,對試樣件做系統的分析,保證批量生產的一致性、穩定性,減少了中間過程,不僅使測量更精準,還很大的提高了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葉片加工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另一個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螺釘連接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闡述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葉片加工設備,包括有工作臺板1,在工作臺板上開設有定位槽11,定位槽用于放置待加工的工件,其寬度根據工件的尺寸制定,在工作臺板底部連接有驅動機構8,該驅動機構可以為驅動電機、驅動氣缸或者其他液壓缸等,還包括有定位夾具2和測量機構3,定位夾具設置在工作臺板的頂面上,定位夾具包括有至少三個頂針4,在所述工作臺板上開設有若干頂針孔12,頂針穿設過頂針孔,頂針包括了固定部41和旋緊部42,固定部抵接在工件上,固定部內部中空形成有安裝腔,在固定部外壁的中部開設有連接孔411,連接孔與安裝腔相連通,在連接孔中穿設有旋緊部42,旋緊部內部中空形成有螺紋腔,所述螺紋腔在所述旋緊部的端部形成有開口421,所述螺紋腔與所述安裝腔相連通,在所述螺紋腔和安裝腔中均設置有螺釘5,并且螺紋腔中螺釘的尾部與安裝腔中螺釘的頭部楔形連接;具體的,這里所指的楔形連接是指在螺紋腔中螺釘的尾部形成有第一楔形面6,在安裝腔中螺釘的頭部形成有第二楔形面7,所述第一楔形面和第二楔形面相互貼合。
以上所述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型和改進,這些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