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分度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分度盤。
背景技術:
分度盤是將工件夾持在卡盤上或兩頂尖間,并使其旋轉、分度和定位的機床附件,多用于自動化設備中,在自動化設備加工生產的過程中,分度盤的等分精度直接影響工件的運動及平穩性精度,因此,對于分度盤的精度要求比較高,市場上現有的分度盤類型很多,大多數的分度盤在使用過程中都需要手動調整精度,這樣嚴重影響了生產的效率和生產的質量。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在專利申請號為“201420635023.5”的一篇中國專利文件中,記載了一種分度工作臺,包括支撐架及安裝在支撐架一端可相對其轉動的分度轉盤,分度轉盤由安裝在支撐架上的分度驅動裝置驅動,通過在分度轉盤的凸臺設置若干圍繞分度轉盤旋轉中心周向分布的定位斜錐套,同時在支撐架上設置通孔,并在該通孔內可移動定位穿裝斜錐柱,工作時,通過定位驅動裝置驅動定位斜柱退出定位斜錐套,接著分度驅動裝置啟動并驅動分度轉盤轉動,當分度轉盤轉動至預定角度時分度驅動裝置停止動作,此時定位斜錐柱與分度轉盤上的另一定位斜錐套相對應,然后定位驅動裝置驅動定位斜錐柱插入該定位斜錐套內,從而完成分度定位,無需手動調節精度,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高。
但是,上述這種分度工作臺的不足之處在于,分度驅動裝置一般采用電機,電機的電機軸與分度轉盤連接,電機在穩定狀態下工作,其驅動電機軸轉動的角度是一定的,從而帶動分度轉盤每次轉動的角度也是一定的,需要分度轉盤旋轉更大角度時,則要提前對電機進行預設,然而每次預設都會耗時費力,因此,亟需一種不需預設驅動裝置便可實現分度轉盤可旋轉更大角度的分度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分度盤,通過兩次轉動實現分度轉盤旋轉角度的更大,通過自動實現,省時省力。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分度盤,包括安裝座,所述安裝座上設置有分度轉盤,所述安裝座上設置有與分度轉盤同步自轉的轉動體,所述轉動體內設置有活動腔和在活動腔內上下滑移的抵觸件,所述活動腔內設置有環繞排列分布在活動腔內壁上且相互交錯對應的上斜齒帶和下斜齒帶,所述安裝座設置有與抵觸件固定連接的伸縮驅動件,所述伸縮驅動件驅動抵觸件向上與上斜齒帶相抵以帶動轉動體自轉,所述伸縮驅動件驅動抵觸件向下與下斜齒帶相抵以帶動轉動體再次同向自轉。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伸縮驅動件驅動抵觸件在活動腔內上下移動,抵觸件在向上移動的過程中,抵觸件與下斜齒帶上的斜齒抵觸到,并且隨著抵觸件不停的向上移動,抵觸件持續與上斜齒帶上的斜面抵觸到,通過斜面導向使轉動體順時針自轉,從而帶動分度轉盤順時針自轉,實現分度轉盤的第一次轉動,抵觸件在向下移動的過程中,與下斜齒帶上的斜面抵觸到,并且通過斜面導向的作用帶動轉動體再次進行自轉,從而使得分度轉盤再一次的基礎上再次進行自轉,實現了分度轉盤的兩次分度轉動,達到的分度轉動的角度擴大一倍,不需要人工預設便可完成角度更大的分度轉動,比較實用,通過自動實現,比較省時省力。
進一步地,所述轉動體包括可拆卸連接的上轉動部和下轉動部,所述上斜齒帶環繞分布在上轉動部上,所述下斜齒帶環繞分布在下轉動部上,所述下轉動部與安裝座轉動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轉動體采用分體設置,其分為上轉動部和下轉動部,將上斜齒帶和下斜齒帶分體設置在上轉動部和下轉動部上,方便對上斜齒帶和下斜齒帶加工成型,給工人的加工生產工作提供了便利,斜齒加工起來更為方便。
進一步地,所述上轉動部上開設有定位凹槽,所述下轉動部上設置有插入定位凹槽內且與定位凹槽凹凸配合的定位凸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定位凸塊和定位凹槽是凹凸配合的, 在安裝上轉動部和下轉動部時,采用凹凸配合的方式實現上轉動部和下轉動部的定位安裝,使上轉動部和下轉動部連接起來更為準確,整個轉動體在繞著自身軸線轉動時,上轉動部和下轉動部產生相對轉動的作用力較小,使轉動體轉動更為穩定。
進一步地,所述安裝座和轉動體上設置有在轉動體圓周方向上限制轉動體反向回轉的彈性斜塊機構。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彈性斜塊機構在轉動體圓周方向上限制轉動體反向回轉,從而使分度轉盤在每次分度轉動后,不會出現回轉,使得分度轉動更加精準、穩定。
進一步地,所述活動腔內設置有沿轉動體軸線方向延伸的導柱,所述抵觸件在導柱上上下滑移。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抵觸件在導柱上上下滑移,導柱對抵觸件的上下移動起到導向的作用,使抵觸件的移動更加穩定、精準。
進一步地,所述分度轉盤與轉動體可拆卸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分度轉盤與轉動體是可拆卸連接的,根據自動化設備生產的需求,工作人員可將分度轉盤拆卸下來,然后更換上不同直徑的分度轉盤,以適應生產的需求,從而為生產提供便利,實用價值高。
進一步地,所述轉動體的外側壁凹陷形成有環形卡槽,所述分度轉盤上設置有與環形卡槽卡接配合的卡環。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卡環與環形卡槽卡接配合,實現轉動體與分度轉盤的可拆卸連接,采用卡接的方式使得分度轉盤拆裝起來比較方便、省力。
進一步地,所述轉動體上設置有定位件,所述分度轉盤上設置有供定位件插入的定位孔。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定位件插入到定位孔內,從而實現轉動體和分度轉盤定位配合,使分度轉盤安裝到轉動體上更為精準,同時,在定位件和定位孔的限制下,避免分度轉盤和轉動體之間產生相對轉動,提高分度轉盤和轉動體轉動的同步性。
進一步地,所述安裝座和轉動體上開設有向活動腔內上斜齒帶和下斜齒帶上注入潤滑油的進油通道。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伸縮驅動件不工作的狀態下,通過進油通道向活動腔內注入潤滑油,潤滑油流到上斜齒帶和下斜齒帶上,潤滑油對抵觸塊在上斜齒帶和下斜齒帶上抵觸移動起到潤滑的作用,從而減輕抵觸塊、上斜齒帶和下斜齒帶表面的磨損,增強抵觸塊抵觸滑移的順暢性。
進一步地,所述轉動體的外壁上開設有與活動腔內連通的出油通道,所述出油通道在環繞轉動體軸線方向上螺旋延伸形成。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活動腔內的潤滑油通過出油通道從活動腔內流出,出油通道呈螺旋狀,潤滑油可在出油通道內螺旋式的從上向下流動,從而潤滑安裝座和轉動體之間,使轉動體在安裝座上自轉更加的順暢,螺旋狀的設置,使得潤滑油更加全面、均勻的在安裝座與轉動體之間流動,對轉動體的外側壁起到的潤滑效果更加均勻。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分度轉盤可兩次分度轉動,達到的分度轉動的角度擴大一倍,不需要人工預設便可完成角度更大的分度轉動,比較實用、省時省力;2、分度轉盤與轉動體是可拆卸連接的,根據自動化設備生產的需求,工作人員可將分度轉盤拆卸下來,然后更換上不同直徑的分度轉盤,以適應生產的需求,從而為生產提供便利,實用價值高;3、采用出油通道和進油通道的設置,使得轉動體內的上下斜齒帶以及轉動體外壁得到潤滑,使得整個分度盤工作起來更加順暢,同時,也減少了分度盤工作時受到的磨損,增強其使用壽命;4、通過斜面抵觸導向實現轉動體的轉動,斜面使轉動的扭矩放大,達到高速、無償;5、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6、工作時分度轉盤轉動速度快。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1的爆炸示意圖,用于體現分度盤的整體結構;
圖2是實施例1中剖面示意圖一,用于體現彈性斜塊機構的安裝位置關系;
圖3是實施例1的剖面示意圖二,用于體現分度盤組裝后的結構;
圖4是實施例1中轉動體的爆炸示意圖,用于體現上斜齒帶;
圖5是實施例1中分度轉盤的結構示意圖,用于體現分度盤上的定位孔;
圖6是實施例2的剖面示意圖,用于體現上轉動部和下轉動部的卡接固定關系;
圖7是圖2中A部放大示意圖,用于體現彈性斜塊機構。
圖中,1、分度轉盤;2、轉動體;201、上轉動部;202、下轉動部;3、安裝座;4、安裝槽;5、伸縮驅動件;6、導柱;7、定位凹槽;8、銷孔;9、定位件;10、銷軸;11、環形卡槽;12、定位凸塊;13、出油通道;14、卡環;15、進油通道;16、抵觸件;1601、抵觸塊;1602、抵觸盤;17、下斜齒帶;18、上斜齒帶;19、定位孔;20、彈簧鋼珠;21、活動腔;22、彈性斜塊機構;2201、彈簧;2202、傾斜塊;2203、斜面槽;23、槽體;24、轉動軸。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實施例1:一種分度盤,如圖1和圖3所示,包括安裝座3,安裝座3的上端面向下凹陷形成有安裝槽4,在安裝槽4內安裝放置有轉動體2,轉動體2的形狀為圓柱體,在轉動體2的上端可拆卸連接有圓盤形狀的分度轉盤1,轉動體2沿自身軸線上的轉動,可帶動分度轉盤1同步進行自轉,在轉動體2內形成有沿轉動體2軸線方向上延伸的活動腔21,在活動腔21內設置有抵觸件16,在本實施例中,抵觸件16包括圓形的抵觸盤1602和一體成型于抵觸盤1602上的抵觸塊1601,抵觸塊1601凸出于抵觸盤1602的圓環側壁;另外,在活動腔21內設置有上斜齒帶18和下斜齒帶17,上斜齒帶18包括多個環繞排布在活動腔21內壁上的上斜齒,下斜齒帶17包括多個環繞排布在活動腔21內壁上的下斜齒,上斜齒帶18位于活動腔21內壁的上半部分,下斜齒帶17位于活動腔21內壁的下半部分,且上斜齒帶18和下斜齒帶17相互交錯相對應,上斜齒帶18的縱截面形狀為直角三角形,且上斜齒帶18的下端寬度小于下斜齒帶17的上端寬度,同樣,上斜齒帶18的縱截面形狀為直角三角形,且下斜齒帶17的上端寬度小于下斜齒帶17的下端寬度,相鄰兩個下斜齒帶17的下端之間留有一定的下方間隙,下方間隙供抵觸塊1601伸入,相鄰兩個上斜齒帶18的上端之間留有一定的上方間隙,上方間隙也可供抵觸塊1601伸入;抵觸盤1602在活動腔21內豎直向上移動時,抵觸盤1602上的抵觸塊1601與上斜齒帶18的斜面抵觸,隨著抵觸盤1602繼續向上移動,抵觸塊1601與上斜齒帶18上的斜面抵觸,在該傾斜的斜面導向作用下,抵觸塊1601向上移動以推動轉動體2順時針進行自轉,從而帶動分度轉盤1順時針自轉一定的角度,實現分度轉動;抵觸盤1602在活動腔21內豎直向下移動時,抵觸盤1602上的抵觸塊1601從兩個上斜齒帶18之間向下退出,并向下移動,進入到兩個下斜齒帶17之間,并且與下斜齒帶17上的斜面抵觸,隨著抵觸塊1601在斜面上不斷的向下移動,使抵觸塊1601推動轉動體2在前一次自轉的基礎上,再次進行順時針自轉,從而實現分度轉動的角度變大;
安裝座3上設置有與抵觸件16固定連接的伸縮驅動件5,在本實施例中,伸縮驅動件5為伸縮驅動氣缸,伸縮驅動氣缸設置在安裝座3的下表面,其活塞桿豎直向上穿入活動腔21內并且上端與抵觸盤1602的下表面固定連接,伸縮驅動氣缸工作時,驅動抵觸盤1602在活動腔21內上下滑移,實現抵觸塊1601自動在活動腔21內自由升降,在伸縮驅動氣缸的驅動下,抵觸塊1601向上移動與上斜齒帶18的斜面抵觸,抵觸塊1601向下移動與下斜齒帶17的斜面抵觸;
活動腔21內設置有沿轉動體2軸線方向延伸的導柱6,導柱6的兩端嵌設在活動腔21的上下端面上,抵觸盤1602上開設有豎直貫穿抵觸盤1602上下端面的導向孔,抵觸盤1602通過導向孔套在導柱6上,抵觸盤1602在導向柱的導向作用下上下滑移。
如圖3和圖4所示,轉動體2包括可拆卸連接的上轉動部201和下轉動部202,上轉動部201的形狀為空心的圓柱體,下轉動部202的形狀也為空心的圓柱體,在本實施例中,安裝槽4為圓形且包覆在下轉動部202的圓周壁上,上斜齒帶18環繞分布在上轉動部201的內圓周側壁上,下斜齒帶17包括多個環繞分布在下轉動部202的內圓周側壁上的下斜齒,抵觸塊1601在活塞腔內向下移動,通過抵觸塊1601與下斜齒帶17上的斜面抵觸,使下轉動部202在安裝槽4內自轉,實現下轉動部202與安裝座3轉動連接;
上轉動部201的下表面開設有沿轉動體2軸線向上凹陷形成的定位凹槽7,下轉動部202上設置有從下轉動部202的上表面向上凸起的定位凸塊12,定位凸塊12可插入到定位凹槽7內且與定位凹槽7凹凸配合,采用凹凸配合的方式,使上轉動部201和下轉動部202實現定位配合;上轉動部201上設置有銷軸10,下轉動部202上設置有從下轉動部202上表面向下延伸形成的銷孔8,銷軸10豎直向下穿過上轉動部201后插入到銷孔8內,銷軸10與銷孔8過盈配合,通過過盈配合的方式實現上轉動部201和下轉動部202之間的可拆卸連接。
如圖1和圖5所示,分度轉盤1與轉動體2可拆卸連接,上轉動部201的外圓周側壁上凹陷形成有沿轉動體2軸線方向環繞的環形卡槽11,分度轉盤1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有圓形槽,通過該圓形槽將分度轉盤1定位安裝到上轉動部201的上端,圓形槽的圓周內環環繞形成有卡環14,卡環14由彈性金屬材料制成,卡環14與環形卡槽11是卡接配合的,通過兩者的卡接配合,實現分度轉盤1和上轉動部201的可拆卸連接;上轉動部201的上端面固定連接有豎直向上的定位件9,在本實施例中,定位件9為固定嵌在上轉動部201上的定位柱,在分度轉盤1的下表面開設有豎直向上延伸的定位孔19,通過定位柱插入到定位孔19內,實現上轉動部201和分度轉盤1的定位安裝。
如圖1、圖2和圖7所示,安裝座3和轉動體2上設置有在轉動體2圓周方向上限制轉動體2反向回轉的彈性斜塊機構22,在本實施例中,彈性斜塊機構22包括傾斜塊2202、彈簧2201和斜面槽2203,在安裝槽4的內側壁凹陷形成有用于安裝放置彈簧2201和傾斜塊2202的槽體23,在圖2中所示,槽體23的內壁一端設置有轉動軸24,傾斜塊2202的下端通過轉動軸24與槽體23內壁轉動連接,彈簧2201的一端與槽體23面向轉動部的一側內壁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傾斜塊2202上端的側面固定連接,在彈簧2201處于自然狀態下,傾斜塊2202的上端傾斜凸出于安裝槽4的內壁,斜面槽2203開設在上轉動部201的外圓周側壁上,并且斜面槽2203面向安裝槽4內壁的內側壁沿著順時針方向逐漸向上轉動部201的中心傾斜,在轉動體2不轉動時,傾斜塊2202在彈簧2201的彈簧2201作用下,伸入到斜面槽2203內,限制轉動體2逆時針回轉,在轉動體2沿著順時針方向轉動時,斜面槽2203的斜面順時針移動,從而順時針方向推動傾斜塊2202繞著轉動軸24向槽體23轉動,在這個過程中,彈簧2201逐漸被壓縮,從而使得轉動體2得以正常轉動,在轉動到一定角度后,傾斜塊2202與下一個斜面槽2203相對,此時,傾斜塊2202在彈簧2201彈性力的作用下,其上端伸入到斜面槽2203內,上端的端部與斜面槽2203上端的槽壁相抵,從而限制上轉動部201逆時針回轉,使得分度轉盤1每次完成分度后更加的精準、穩定。
如圖1和圖3所示,安裝座3和轉動體2上設置有向活動腔21內上斜齒帶18和下斜齒帶17上注入潤滑油的進油通道15,進油通道15的進油口位于安裝座3的下端面,該進油通道15向上依次穿入下轉動部202和上轉動部201的圓周側壁上,進油通道15的出油口在上轉動部201的上端側壁上,出油口與活動腔21連通,在伸縮驅動件5停止工作后,可向進油通道15內注入潤滑油,潤滑油進入到活動腔21內,潤滑油對上斜齒帶18、下斜齒帶17和抵觸塊1601的表面進行潤滑,使抵觸塊1601分別與上斜齒帶18、下斜齒帶17之間抵觸產生的摩擦力減小;在上轉動部201的上端側壁上開設有與活動腔21內部連通的出油通道13,出油通道13沿環繞轉動體2軸線方向上螺旋向下延伸形成,活動腔21內的潤滑油通過出油通道13排出,然后在出油通道13內螺旋式的向下流動,在流動的過程中,潤滑油作用在安裝槽4內壁與轉動體2之間,減小轉動體2和安裝槽4內壁之間的摩擦力。
本實施例的工作過程如下:抵觸盤1602上的抵觸塊1601位于兩個相鄰的下斜齒帶17之間的齒縫內,伸縮驅動氣缸工作,其活塞桿驅動抵觸盤1602豎直向上移動,從而帶動抵觸塊1601從下斜齒帶17之間出來,并與上斜齒帶18的斜面抵觸,隨著抵觸盤1602繼續向上移動,轉動體2在上斜齒帶18的斜面導向作用下,進行順時針自轉,從而帶動分度轉盤1順時針自轉,實現一次分度轉向,伸縮驅動氣缸的活塞桿進行收縮,驅動抵觸塊1601向下移動,此時,抵觸塊1601是與原下斜齒帶17相鄰的下一個下斜齒帶17斜面相對,隨著抵觸塊1601繼續向下滑移,抵觸塊1601與下斜齒帶17的斜面抵觸,在下斜齒帶17斜面的導向作用下,抵觸塊1601推動轉動體2再次進行順時針自轉,從而帶動分度轉盤1再一次進行順時針轉動,采用兩次同向轉動的方式使分度轉盤1可以分度轉動的角度較大,擴大的分度轉盤1的分度值范圍。
實施例2:一種分度盤,如圖6所示,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于,在本實施例中,上轉動部201和下轉動部202的可拆卸連接方式為卡接,在定位凸塊12的側面設置有水平的安裝孔,在安裝孔內安裝彈簧鋼珠20,在定位凹槽7的內側壁設置有與彈簧鋼珠20卡接配合的卡接孔(圖中未示出),在定位凹槽7和定位凸塊12進行定位配合時,彈簧鋼珠20卡到卡接孔內,從而實現上轉動部201和下轉動部202的可拆卸連接,采用卡接的方式拆裝起來比較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