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有刀庫的車銑復合機床。
背景技術:
機床作為機械領域常用的設備,包括刀具、用于裝載工件的工件裝載件;在加工時,工件裝載在工件裝載件上,并通過刀具對工件進行切削。但在使用過程中,工件裝載件上的工件需沿X軸方向前后移動、Y軸方向左右移動以相對刀具進給,因而,機床需配備有用于驅動工件裝載件沿X軸方向前后移動、Y軸方向左右移動的平移組件。但該平移組件包括兩旋轉電機、兩絲桿、兩絲桿螺母、兩移動座等,造成平移組件的裝配時間較長,遠不能滿足工業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有刀庫的車銑復合機床,其通過合理設置平移組件,在滿足旋轉機構的驅動要求的情況下,還可節省平移組件的裝配時間。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帶有刀庫的車銑復合機床,包括:
平移組件,包括第一移動座、第一直線電機、第二移動座、機體固定在第一移動座上的第二直線電機;該第一直線電機的動力輸出端與第一移動座連接,且第一直線電機用于帶動第一移動座沿X軸方向前后移動;該第二移動座與第二直線電機的動力輸出端連接,且第二直線電機用于帶動第二移動座沿Y軸方向左右移動;
安裝在第二移動座上的旋轉機構,用于裝載工件并用于帶動工件繞一轉動軸線轉動;該轉動軸線分別與X軸方向、Y軸方向垂直;該旋轉機構設置有用于供工件放置的放置區;
升降組件,包括升降座、第三直線電機;該第三直線電機的動力輸出端與升降座連接,且第三直線電機用于帶動升降座沿Z軸方向上下移動;
刀具;
用于供刀具存放的刀庫;
以及用于安裝刀具并用于帶動安裝于其上的刀具進行轉動的刀具驅動裝置,安裝在升降座上;該刀具驅動裝置上的刀具用于對工件進行切削,并可隨著升降座沿Z軸方向往返運動以靠近或者遠離放置區。
所述刀具驅動裝置為電主軸。
所述電主軸位于放置區的上方,且電主軸的下端用于安裝刀具。
該刀具驅動裝置用于帶動刀具繞第一軸線轉動,該第一軸線分別與X軸方向、Y軸方向垂直。
該刀具驅動裝置上的刀具用于置于放置區的上方。
刀具設置為至少兩把;該至少兩把刀具中的其中一部分為銑刀,其余的為車刀;所述銑刀、車刀上均設置有用于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裝于刀具驅動裝置上的安裝部。
帶有刀庫的車銑復合機床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具有沿X軸方向延伸的第一直線導軌,第一移動座設有以可沿著第一直線導軌移動的方式裝設在第一直線導軌上的第一滑塊;所述第一移動座具有沿Y軸方向延伸的第二直線導軌,第二移動座設有以可沿第二直線導軌移動的方式裝設在第二直線導軌上的第二滑塊;所述基座具有沿Z軸方向延伸的第三直線導軌,升降座設有以可沿第三直線導軌移動的方式裝設在第三直線導軌上的第三滑塊。
旋轉機構包括用于裝載工件的工件裝載裝置、安裝在第二移動座上并用于帶動工件裝載裝置繞該轉動軸線轉動的旋轉驅動裝置。
旋轉驅動裝置包括機體固定在第二移動座上的旋轉電機;該工件裝載裝置為真空吸附工作臺,真空吸附工作臺的上表面形成為該放置區。
該真空吸附工作臺可轉動地安裝在第二移動座上。
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平移組件采用第一移動座、第一直線電機、第二移動座、第二直線電機的結合設計,可用于驅動旋轉機構沿X軸方向前后移動、Y軸方向左右移動,而且,平移組件的部件較少,且裝配簡單方便,從而在滿足旋轉機構的驅動要求的情況下,還可大大節省平移組件的裝配時間;此外,本實用新型可利用旋轉的銑刀對工件進行銑削,還可利用車刀對旋轉的工件進行車削,從而可滿足不同的方式的加工需求,可擴大其適用范圍;本實用新型通過采用刀庫,可方便于存放刀具,而通過結合機械手還方便于在刀庫與電主軸之間轉移刀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刀庫、機械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0、基座;20、平移組件;21、第一移動座;22、第一直線電機;24、第二移動座;25、第二直線電機;30、升降組件;31、升降座;32、第三直線電機;40、刀具;50、刀具驅動裝置;60、裝載裝置;70、刀庫;80、機械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2,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帶有刀庫的車銑復合機床,包括:
平移組件20,包括第一移動座21、第一直線電機22、第二移動座24、機體固定在第一移動座21上的第二直線電機25;該第一直線電機22的動力輸出端與第一移動座21連接,且第一直線電機22用于帶動第一移動座21沿X軸方向前后移動;該第二移動座24與第二直線電機25的動力輸出端連接,且第二直線電機25用于帶動第二移動座24沿Y軸方向左右移動;
安裝在第二移動座24上的旋轉機構,用于裝載工件并用于帶動工件繞一轉動軸線轉動;該轉動軸線分別與X軸方向、Y軸方向垂直;該旋轉機構設置有用于供工件放置的放置區;
升降組件30,包括升降座31、第三直線電機32;該第三直線電機32的動力輸出端與升降座31連接,且第三直線電機32用于帶動升降座31沿Z軸方向上下移動;
刀具40;
用于供刀具40存放的刀庫70;
以及用于安裝刀具40并用于帶動安裝于其上的刀具40進行轉動的刀具驅動裝置50,安裝在升降座31上;該刀具驅動裝置50上的刀具40用于對工件進行切削,并可隨著升降座31沿Z軸方向往返運動以靠近或者遠離放置區。
在加工時,工件裝載在旋轉機構上,并通過平移組件20帶動旋轉機構連同工件移動,使工件的待加工位置與刀具40相對;此時,刀具驅動裝置50工作帶動刀具40轉動,并通過第三直線電機32帶動刀具40向著靠近放置區方向移動以利用轉動的刀具40對工件進行切削,此時,工件相對于刀具40做進給運動,而待加工完成后,第三直線電機32帶動刀具40向著遠離放置區方向移動。在使用過程中,可利用第三直線電機32帶動刀具驅動裝置50連同刀具40上下移動,以進退刀或者調節加工深度,并通過平移組件20帶動工件沿X軸方向、Y軸方向移動,可調節工件的加工位置,當然,還可通過旋轉機構帶動工件轉動,來調節工件的加工位置。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平移組件20采用第一移動座21、第一直線電機22、第二移動座24、第二直線電機25的結合設計,在平移組件20裝配過程中,只需將第一直線電機22的動力輸出端與第一移動座21連接,并將第二移動座24與第二直線電機25的動力輸出端連接,第二直線電機25固定在第一移動座21上,裝配較為簡單快捷,而在旋轉機構安裝在第二移動座24上后,可利用平移組件20驅動用于裝載工件的旋轉機構沿X軸方向前后移動、Y軸方向左右移動,因而,在滿足旋轉機構的驅動要求的情況下,還可大大節省平移組件20的裝配時間。
優選的,所述刀具驅動裝置50為電主軸。當然,該刀具驅動裝置50并不限于上述結構,還可采用其他,例如,可包括機械主軸、電機。但將刀具驅動裝置50設置為電主軸,為本實用新型的最優方案,而由于電主軸內集成有電機,因而,在安裝時,將電主軸直接安裝于升降座31上即可,可減少安裝時間和成本。
具體的,所述電主軸位于放置區的上方,且電主軸的下端用于安裝刀具40。該電主軸(也就是刀具驅動裝置50)用于帶動刀具40繞第一軸線轉動,該第一軸線分別與X軸方向、Y軸方向垂直。
所述電主軸為設有自動松拉刀機構的電主軸;帶有刀庫的車銑復合機床還包括用于在電主軸與刀庫70之間轉移刀具40的機械手80。由于自動松拉刀機構可實現刀具40的自動拉緊與松開,從而在機械手80將刀具40轉移至電主軸上時,電主軸可利用自動松拉刀機構將刀具40自動夾緊,而當機械手80要將刀具40從電主軸處移出時,電主軸可利用自動松拉刀機構將刀具自動松開,從而可方便于換刀。而內設有自動松拉刀機構的電主軸作為現有的技術,這里不作詳細說明。
所述刀庫70為旋轉式刀庫。當然,除了可采用旋轉式刀庫之外,還可采用其他刀庫等。
該刀具驅動裝置50上的刀具40用于置于放置區的上方。
刀具40設置為至少兩把;該至少兩把刀具40中的其中一部分為銑刀,其余的為車刀;所述銑刀、車刀上均設置有用于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裝于刀具驅動裝置50上的安裝部。例如,該刀具40可設置為兩把,而其中一把為銑刀,另一把為車刀;還可將刀具40設置為三把,可將其中的兩把設置為銑刀,另一把設置為車刀。當然,刀具40的數量并不限于上述,還可依據實際需求設置為其他。而通過采用上述結構,在需利用旋轉的刀具40對工件進行加工時,可選用銑刀裝配于刀具驅動裝置50上,以利用銑刀進行銑削,而需利用刀具40對旋轉的工件進行加工時,可選用車刀裝配于刀具驅動裝置50上,以利用車刀進行車削。
優選的,該帶有刀庫的車銑復合機床還包括基座10;所述基座10具有沿X軸方向延伸的第一直線導軌,第一移動座21設有以可沿著第一直線導軌移動的方式裝設在第一直線導軌上的第一滑塊,以提高第一移動座21移動的穩定性;所述第一移動座21具有沿Y軸方向延伸的第二直線導軌,第二移動座24設有以可沿第二直線導軌移動的方式裝設在第二直線導軌上的第二滑塊,以提高第二移動座24移動的穩定性。
優選的,所述基座10具有沿Z軸方向延伸的第三直線導軌,升降座31設有以可沿第三直線導軌移動的方式裝設在第三直線導軌上的第三滑塊,以提高升降座31移動的穩定性。
在本實施例中,該刀庫70安裝在基座10上。
其中,旋轉機構包括用于裝載工件的工件裝載裝置60、安裝在第二移動座24上并用于帶動工件裝載裝置60繞該轉動軸線轉動的旋轉驅動裝置。優選的,旋轉驅動裝置包括機體固定在第二移動座24上的旋轉電機,以方便于安裝。該工件裝載裝置60為用于吸附工件的真空吸附工作臺,真空吸附工作臺的上表面形成為該放置區,從而可將工件吸附固定在該真空吸附工作臺上。具體的,該真空吸附工作臺可轉動地安裝在第二移動座24上。
當然,除了采用上述結構之外,旋轉機構還可采用旋轉電機和夾具的配合,或其他結構等等。但將旋轉機構采用旋轉電機和真空吸附工作臺的結合設計,為本實用新型的最優方案,可方便于工件的裝載。
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形變,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形變都應該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