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浮動支撐裝置,特別是一種通過可根據工件尺寸進行調整的浮動支撐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平面、箱體、箱蓋、殼體類零件等機加工產品精度要求大都在百分之一或千分之幾的情況下,機加工切削過程中稍不注意就會影響產品的精度要求,且當今生產又要求高速度,較大較快的切削過程產生的切削力往往還會超過被加工面材料的抗彎強度,以至影響產品的精度,輔助支撐就此產生,輔助支撐就是在被加工面的反面支撐住被加工面,使被加工面在切削過程中不因切削力的影響而向下變形。切削過程中對浮動支撐要求要基本做到紋絲不動,絕對保證被加工面在加工過程中絲毫不變形。現大部分的企業選用浮動支撐油缸來作為產品的輔助支撐,但價格昂貴,維護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機加夾具的浮動支撐裝置,解決傳統的夾具輔助支撐裝置價格昂貴,維護成本較高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機加夾具的浮動支撐裝置,支頂在工件的下表面,包括支撐組件和豎向浮動組件,所述支撐組件包括下部的漲緊內芯和上部的導向套,兩者固定連接同時內部形成空腔;
所述漲緊內芯的中部凸起伸入空腔內,凸起的頭部為開有上寬下窄內錐孔的彈性套筒,所述彈性套筒的外壁頂部一周設有凸臺環,所述凸臺環的側面為豎向平面;
所述豎向浮動組件包括支撐銷、錐度螺桿和壓縮彈簧,所述支撐銷的上部支柱體貫穿并伸出導向套,支撐銷的下部底座位于空腔中、漲緊內芯的上方,所述下部底座包括彈簧肩擋體和開有上窄下寬外錐孔的夾持體;
所述錐度螺桿包括外壁錐度與內錐孔相同、通過在內錐孔內上下移動改變凸臺環的開口大小的頭部,還包括貫穿伸出漲緊內芯并與其螺紋連接的桿身部;
所述壓縮彈簧套在下部底座和彈性套筒的外側,同時壓縮彈簧的上、下端分別抵在彈簧肩擋體與漲緊內芯之間;
所述夾持體正對彈性套筒,所述凸臺環通過開口大小的改變卡緊或離開外錐孔的內壁。
所述導向套包括與夾具體固定連接的支撐肩部和形成空腔的側身部。
所述漲緊內芯包括與側身部固定連接、形成空腔的底托部和伸入空腔之內的凸部,所述凸部包括上側的彈性套筒和下側的連接體。
所述彈性套筒和連接體之間通過沿周向均布的第一螺栓固定連接。
所述壓縮彈簧的上、下端分別抵在彈簧肩擋體與底托部的上表面之間。
所述側身部的底端和底托部的外端之間通過沿周向均布的第二螺栓固定連接。
所述錐度螺桿還包括底部的旋轉把手。
所述頭部與內錐孔的錐度相同均為1:20~1:50。
所述外錐孔的錐度為1:50~1:100。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特點和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針對實際生產中尺寸不穩定的毛坯或半成品,設計了一種結構獨特、操作簡單的浮動支撐裝置,通過手動調節錐度螺桿的上下與動即可改變彈性套筒與外錐孔之間的連接關系,并通過錐度自鎖原理進行鎖定,然后通過壓縮彈簧復位,結構設計巧妙,可根據工件毛坯具體尺寸而有效設計裝置的尺寸和調整支撐銷的位置。本實用新型改進了機加夾具輔助支撐方面技術上的不足,價格低廉、操作簡單,避免高額的夾具成本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特別適用于具有實驗、產品開發性質等小規模的工件加工。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漲緊內芯、11-凸部、11a-彈性套筒、11b-內錐孔、11c-凸臺環、11d-連接體、12-底托部、2-導向套、21-支撐肩部、22-側身部、3-空腔、4-支撐銷、41-上部支柱體、42-下部底座、42a-彈簧肩擋體、42b-夾持體、42c-外錐孔、5-錐度螺桿、51-頭部、52-桿身部、53-旋轉把手、6-壓縮彈簧、7-夾具體、8-第一螺栓、9-第二螺栓、10-工件。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參見圖1所示,一種基于機加夾具的浮動支撐裝置,支頂在工件10的下表面,包括支撐組件和豎向浮動組件,所述支撐組件包括下部的漲緊內芯1和上部的導向套2,兩者固定連接同時內部形成空腔3;
所述導向套2包括與夾具體7固定連接的支撐肩部21和形成空腔的側身部22。所述漲緊內芯1包括與側身部22固定連接、形成空腔的底托部12和伸入空腔之內的凸部11,所述側身部22的底端和底托部12的外端通過沿周向均布的第二螺栓9固定連接。
本實施例中,所述凸部包括上側的彈性套筒11a和下側的連接體11d。所述彈性套筒11a和連接體11d通過沿周向均布的第一螺栓8固定連接。彈性套筒11a上開有上寬下窄的內錐孔11b,所述彈性套筒11a的外壁頂部一周設有凸臺環11c,所述凸臺環11c的側面為豎向平面。
所述豎向浮動組件包括支撐銷4、錐度螺桿5和壓縮彈簧6,所述支撐銷的上部支柱體41貫穿并伸出導向套2,支撐銷4的下部底座42位于空腔3中、漲緊內芯1的上方,所述下部底座42包括彈簧肩擋體42a和開有上窄下寬外錐孔42c的夾持體42b;
所述錐度螺桿5包括外壁錐度與內錐孔相同、通過在內錐孔內上下移動改變凸臺環11c的開口大小的頭部51,還包括貫穿伸出漲緊內芯1并與其螺紋連接的桿身部52;所述錐度螺桿5還可以設置底部的旋轉把手53以方便操作人員。
所述壓縮彈簧6套在下部底座42和彈性套筒11a的外側,同時壓縮彈簧6的上、下端分別抵在彈簧肩擋體42a與漲緊內芯1之間;本實施例中為抵在彈簧肩擋體42a與底托部12的上表面之間。
所述夾持體42b正對彈性套筒11a,所述凸臺環11c通過開口大小的改變卡緊或離開外錐孔42c的內壁。卡緊時通過錐度鎖緊原理維持上部支柱體41的出頂高度。
本實施例中,內錐孔11b和外錐孔42c均為盲孔,所述頭部51與內錐孔11b的錐度相同均為1:20~1:50。所述外錐孔42c的錐度為1:50~1:100,外錐孔42c的設計深度與毛坯件的浮動量設計相適應。
本實用新型中的浮動支撐裝置也可以水平放置使用,以應對不同角度的加工需要。
上部支柱體41與導向套2之間需保證上部支柱體41上下自由滑動。
這種基于機加夾具的浮動支撐裝置的使用方法,使用步驟如下:
步驟一,將浮動支撐裝置安裝在夾具體7上,可以使用螺栓進行連接;
步驟二,將工件10放在上部支柱體41的頂部,使支撐銷4自然下降,夾持體42b與彈性套筒11a的凸臺環11c接觸,壓縮彈簧6受力壓縮;
步驟三,人工向下旋轉錐度螺桿5,通過頭部51在彈性套筒11a內的向下旋轉移動使彈性套筒11a的凸臺環11c的開口張開;
步驟四,凸臺環11c的開口張開后,通過錐度鎖緊原理,凸臺環11c鎖死至夾持體42b上,此時阻止支撐銷往上升或下降;
步驟五,使用完畢后,人工向上旋轉錐度螺桿5,分離凸臺環11c和夾持體42b,支撐銷4通過壓縮彈簧6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