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機械領域,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自動折彎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對于線材前端折彎,通常是根據客戶需求利用不銹鋼治具采用手工折彎制成。由此而制作的產品存在精度差、次品率高、人工時間長、外觀不美觀等缺點。
折彎是最為重要的工序之一,對折彎的精度要求高,手工折彎,操作起來不僅費力并且精度很難控制,不易達到客戶的需求,且折彎工序由于是手工作業,效率較低,人工成本偏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將線材前端自動定寸折彎,生產效率高,大大節約人工成本、時間成本,勞動強度低的自動折彎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自動折彎裝置,包括:機箱,設置在機箱上的氣動元件、氣缸和模座,所述氣缸與所述氣動元件連接,所述氣動元件設置在所述模座的后端,所述氣動元件的前端設置有沖壓后模,所述模座上設置有與所述沖壓后模相對應的沖壓前模,所述沖壓前模與所述沖壓后模之間設有用于放置需折彎線材的折彎空間,所述氣缸產生氣壓,所述氣動元件在氣壓作用下驅動所述沖壓后模移動并對所述折彎空間中的線材進行折彎。
進一步地,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沖壓前模和沖壓后模上設有若干個與線材大小相適應的凹槽,所述沖壓后模與沖壓前模上凹槽的數量及位置一一對應。
進一步地,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機箱上設置有有機玻璃罩,所述有機玻璃罩覆蓋所述模座及折彎空間。
進一步地,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氣缸通過氣管連接所述氣動元件。
進一步地,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氣缸的出氣口上設置有第一氣管接頭,所述氣動元件的進氣口上設置有第二氣管接頭,所述氣管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氣管接頭連接,所述氣管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氣管接頭連接。
進一步地,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模座為不銹鋼模座。
進一步地,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機箱上設有手動開關,所述手動開關與所述氣缸連接,通過所述手動開關控制所述氣缸的運行。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利用沖壓原理,通過氣缸、氣動元件和模座的配合作業,可根據需要尺寸進行折彎動作,達到客戶所需,大大節約了人工成本、時間成本,提升了生產效率,最大化地創造生產產值及利潤,且本實用新型設計新穎、安裝方便,利用空間小,適用于不同的線材前端折彎制作。
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給出。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處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請參照圖1、圖2,圖中示出了一種自動折彎裝置,包括:機箱1,設置在機箱1上的氣動元件2、氣缸3和模座4,所述模座4為不銹鋼模座,所述氣缸3通過氣管5與所述氣動元件2連接,所述氣缸3的出氣口上設置有第一氣管接頭6,所述氣動元件2的進氣口上設置有第二氣管接頭7,所述氣管5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氣管接頭6連接,所述氣管5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氣管接頭7連接,所述氣缸3產生氣壓驅動氣動元件2動作,所述氣動元件2設置在所述模座4的后端,所述氣動元件2的前端設置有沖壓后模8,所述沖壓后模8在氣動元件2的作用下可前后移動,所述模座4上設置有與所述沖壓后模8相對應的沖壓前模9,該沖壓前模9為固定,所述沖壓前模9與所述沖壓后模8之間設有用于放置需折彎線材的折彎空間,所述氣缸3產生氣壓,所述氣動元件2在氣壓作用下驅動所述沖壓后模8移動并對所述折彎空間中的線材進行折彎。
如圖2所示,其中,所述沖壓前模9和沖壓后模8上設有若干個與線材大小相適應的凹槽81,所述沖壓后模8與沖壓前模9上凹槽81的數量及位置一一對應。使所述折彎空間中可同時放置多個需前端折彎的線材,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機箱1上設有手動開關10,所述手動開關10與所述氣缸3連接,通過所述手動開關10控制所述氣缸3的運行。
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所述機箱1上設置有有機玻璃罩11,所述有機玻璃罩11覆蓋所述模座4及折彎空間。
使用時,先將需前端折彎的線材置于所述折彎空間內,將線材卡進凹槽81中,然后啟動手動開關10,氣缸3運行,并通過與氣動元件2的配合驅動,所述氣動元件2帶動所述沖壓后模8對折彎空間內的線材進行沖壓,達到將線材前端折彎之功效,利用沖壓原理,通過氣缸3運作,將線材前端折彎成客戶需求之尺寸,滿足客戶需求。
通過本實用新型自動折彎裝置的開發利用,大大節約了人工成本、時間成本,提升了生產效率,最大化地創造生產產值及利潤,且本實用新型設計新穎、安裝方便,利用空間小,適用于不同的線材前端折彎制作。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業的普通技術人員均可按說明書附圖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順暢地實施本實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術內容而做出的些許更動、修飾與演變的等同變化,均為本實用新型的等效實施例;同時,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實質技術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變化的更動、修飾與演變等,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