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飛輪殼自動裝配的治具,屬于機器人制造夾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飛輪殼是保護發動機飛輪的殼體,現有技術還在使用人工拿取飛輪殼,擺放到位后,使用電動起對螺栓進行預擰緊。隨著機器人制造的不斷深入,如何改造飛輪殼夾具來實現對飛輪殼的抓取、裝配及兩顆螺栓的預擰緊工作是本行業急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飛輪殼自動裝配的治具。
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用于飛輪殼自動裝配的治具,包括:機器人連接部件、主支架、飛輪殼夾持機構、定位機構、擰緊機構,所述飛輪殼夾持機構包括:上臂、下臂、夾爪;所述定位機構包括:定位安裝部件、定位塊;所述擰緊機構包括:滑軌、擰緊安裝部件、伸縮氣缸、擰緊槍;所述主支架前端固定有上臂,上臂與下臂移動連接,所述上臂和下臂兩端均設置有夾爪;所述主支架側面設置有滑軌,滑軌上移動連接有擰緊安裝部件,擰緊安裝部件一端設置有伸縮氣缸,所述伸縮氣缸與擰緊槍相連接;所述定位安裝部件設置在主支架上,定位安裝部件前端設置有定位塊;所述機器人連接部件設置在主支架后端,用于連接機器人主機體。
所述擰緊機構設置為兩個,分別設置在主支架兩個側面上。
所述定位機構設置為兩個,分別設置在主支架側面兩端上。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擰緊安裝部件設置為L型結構。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上臂、下臂之間移動距離值設置為448-552mm。
作為優選方案,還包括橡膠墊,所述定位塊設置有橡膠墊,用于緩沖對飛輪殼的碰撞。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用于飛輪殼自動裝配的治具,通過定位機構對飛輪殼進行定位,在機器人主體帶動下,打開上臂、下臂對飛輪殼進行夾緊,主機架可帶動飛輪殼抬起、翻轉、推進;擰緊機構移動到位后,進行預擰緊螺栓。本設計結構實用,提高了裝配精度,增強了安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用于飛輪殼自動裝配的治具,包括:機器人連接部件1、主支架2、飛輪殼夾持機構3、定位機構4、擰緊機構5,所述飛輪殼夾持機構3包括:上臂31、下臂32、夾爪33;所述定位機構4包括:定位安裝部件41、定位塊42;所述擰緊機構5包括:滑軌51、擰緊安裝部件52、伸縮氣缸53、擰緊槍54;所述主支架2前端固定有上臂31,上臂31與下臂32移動連接,所述上臂31和下臂32兩端均設置有夾爪33;所述主支架2側面設置有滑軌51,滑軌51上移動連接有擰緊安裝部件52,擰緊安裝部件52一端設置有伸縮氣缸53,所述伸縮氣缸53與擰緊槍54相連接;所述定位安裝部件41設置在主支架2上,定位安裝部件41前端設置有定位塊42;所述機器人連接部件1設置在主支架2后端,用于連接機器人主機體。
所述擰緊機構5設置為兩個,分別設置在主支架2兩個側面上。
所述定位機構4設置為兩個,分別設置在主支架2側面兩端上。
所述擰緊安裝部件52設置為L型結構。
所述上臂31、下臂32之間移動距離值設置為550mm。
還包括橡膠墊43,所述定位塊42設置有橡膠墊43,用于緩沖對飛輪殼的碰撞。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