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軋輥修復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軋輥雙向堆焊修復裝置。
背景技術:
軋輥在使用的過程中會產生正常磨損和非正常損傷,使得軋輥尺寸縮小并且在表面呈現出不規整的凹坑,如果尺寸縮小超限或者凹坑過大,則無法正常工作,需要更換軋輥或者修復。
軋輥的更換成本較高,因此,大多選擇進行修復。傳統的軋輥修復方法是采用人工堆焊的方式在軋輥的表面進行焊材的堆積,然后加工成原有的尺寸,由于軋輥的堆焊溫度較高,而且堆焊時需要反復加熱,能耗大,勞動強度大,高溫的環境惡劣,容易燙傷,工作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軋輥雙向堆焊修復裝置,提升軋輥表面堆焊的工作效率。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軋輥雙向堆焊修復裝置,包括:兩個軸承座和一個堆焊組件,所述兩個軸承座分別設置在軋輥的兩端,所述堆焊組件設置在軋輥的一側,所述堆焊組件包括橫向導軌、兩塊第一承載板、兩塊第二承載板和兩臺焊機,所述兩塊第一承載板分別設置在橫向導軌上,所述第一承載板上分別設置有縱向導軌,所述第二承載板分別設置在縱向導軌上,所述焊機分別設置在第二承載板上。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橫向導軌兩端分別設置有與第一承載板相連接的第一驅動裝置。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焊機分別包括一根指向軋輥的焊槍。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縱向導軌端部分別設置有與第二承載板相連接的第二驅動裝置,所述第一驅動裝置和第二驅動裝置分別為油缸驅動裝置或者絲杠驅動裝置。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橫向導軌和縱向導軌相垂直。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軋輥雙向堆焊修復裝置還包括一個減速箱和調速電動機,所述調速電動機的輸出端與減速箱的輸入端相連接,所述減速箱的輸出端與軋輥的一端之間采用定位鍵相連接,所述軋輥的一端設置有與定位鍵對應的定位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指出的一種軋輥雙向堆焊修復裝置,兩把焊槍可以同時工作,從軋輥的中部向兩端移動進行堆焊,實現了雙向堆焊,工作效率高,操作靈活,減少了人工成本,提升了操作安全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軋輥雙向堆焊修復裝置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包括:
一種軋輥雙向堆焊修復裝置,包括:兩個軸承座2和一個堆焊組件1,所述兩個軸承座2分別設置在軋輥4的兩端,所述堆焊組件1設置在軋輥4的一側,所述堆焊組件1包括橫向導軌17、兩塊第一承載板12、兩塊第二承載板16和兩臺焊機14,所述兩塊第一承載板12分別設置在橫向導軌17上,所述第一承載板12上分別設置有縱向導軌15,所述第二承載板16分別設置在縱向導軌15上,所述焊機14分別設置在第二承載板16上,所述焊機14分別包括一根指向軋輥4的焊槍18,兩把焊槍18可以同時工作,從軋輥的中部向兩端移動進行堆焊,實現了雙向堆焊。
所述橫向導軌17兩端分別設置有與第一承載板12相連接的第一驅動裝置11。所述縱向導軌15端部分別設置有與第二承載板16相連接的第二驅動裝置13,所述第一驅動裝置11和第二驅動裝置13分別為油缸驅動裝置或者絲杠驅動裝置。油缸驅動裝置或者絲杠驅動裝置分別可以驅動第一承載板12和第二承載板16的移動,實現焊槍18的移動工作。
所述橫向導軌17和縱向導軌15相垂直。橫向導軌17與軋輥4的軸線相平行,方便焊槍18沿軋輥4長度方向的運動,縱向導軌15方便了焊槍18沿軋輥4徑向的運動,有利于軋輥4表面堆焊的進行。
所述軋輥雙向堆焊修復裝置還包括一個減速箱3和調速電動機32,所述調速電動機32的輸出端與減速箱3的輸入端相連接,所述減速箱3的輸出端與軋輥4的一端之間采用定位鍵31相連接,所述軋輥4的一端設置有與定位鍵31對應的定位槽。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指出的一種軋輥雙向堆焊修復裝置,兩把焊槍18同時工作,減少了軋輥4的熱變形問題,提升了工作效率,堆焊時間縮短為單槍堆焊的一半,減少了軋輥4堆焊過程中保溫加熱的能耗,適合多種軋輥的堆焊工作。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