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治具,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激光切割的真空吸附治具。
背景技術:
在對藍寶石玻璃、陶瓷片進行激光切割前,需要對其進行裝夾固定,從而保證在用激光進行切割時不會動。目前的固定方式主要是通過在治具的支撐柱底下挖孔,將待切割工件放在支撐柱的表面上,再通過真空發生器產生負壓吸緊工件。由于在對工件進行切割時,產生的大量殘渣會累積在治具的表面,清除起來非常困難;而長時間累積后,極易污染環境,同時對生產員工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極大威脅。
專利申請號為CN20152031194.3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吸附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板、支撐板和微型真空泵;所述平板上開設有通孔,所述平板位于所述支撐板的上方,所述支撐板的側壁開設有通氣孔且安裝有所述微型真空泵,所述微型真空泵通過所述通氣孔為所述支撐板的內部空腔產生真空負壓。雖然該吸附治具能能有效提高工件切割時的效率,特別是提高薄膜類工件切割時的效率,但是其不能解決在治具表面,殘渣累積的問題。
專利申請號為CN201420696992.1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真空吸附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發生裝置,產生抽真空和破真空所需氣源;治具載板,其設有氣路通道;連接所述治具載板的真空氣路板,其設有氣路通道并與治具載板的氣路通道相連通;裝設于所述真空氣路板上的治具托板,其設有吸附孔并與真空氣路板的氣路通道相連通;氣路連接板,其設有氣路通道,該氣路通道一端與所述治具載板的氣路通道相連通,另一端連接于真空發生裝置。雖然該吸附治具能夠對工件提供足夠的吸附力,提高加工質量,但是其也不能解決殘渣在治具表面的累積,極易造成對環 境的污染和危害對工作人員的生命健康。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彌補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造價低,能快速除掉切割工件時產生的殘渣的用于激光切割的真空吸附治具。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真空吸附治具,包括治具本體及真空發生裝置;所述治具本體的內部設有至少一個貫穿治具本體的吸附空腔;所述吸附空腔設有多個位于所述治具本體上表面的上端口,以形成吸附通孔;所述吸附空腔設有與真空發生裝置密封聯接的下端口;所述治具本體的內部還設有貫穿治具本體的除塵空腔,所述除塵空腔設有多個位于所述治具本體上表面的上端口,以形成除塵通孔;所述除塵空腔設有與抽風設備密封聯接的下端口。
進一步的,所述治具本體的上表面設有多根支撐柱;所述的支撐柱的內部設有上下貫通的支撐柱通孔,支撐柱通孔的上端口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下端口與吸附通孔密封聯接在一起。
進一步的,所述吸附空腔有兩個,由第一吸附空腔和第二吸附空腔組成;所述第一吸附空腔和第二吸附空腔分別與真空發生裝置密封聯接。
進一步的,與第一吸附空腔的吸附通孔密封聯接的支撐柱為第一支撐柱,其支撐柱通孔的上端口的外端形成矩形;與第二吸附空腔的吸附通孔密封聯接的支撐柱為第二支撐柱,其支撐柱通孔的上端口的外端形成圓形。
進一步的,所述治具本體的上表面設有多根定位柱,位于工件進料遠端。
進一步的,所述定位柱,其中一部分位于第一支撐柱的工件進料遠端相鄰的兩側,另一部分位于第二支撐柱的工件進料遠端。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吸附空腔和第二吸附空腔均位于所述除塵空腔的下方。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吸附空腔和第二吸附空腔的下端口處均設有快速接頭;所述的兩個快速接頭分別設于治具本體的兩個側面上。
進一步的,所述除塵空腔的下端口處設有除塵接頭;所述的除塵接頭設于治具本體的縱向面上。
進一步的,所述每根支撐柱的四周,均設有所述的除塵通孔。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治具本體的內部,還設有貫穿治具本體的除塵空腔,所述除塵空腔設有多個位于所述治具本體上表面的上端口,以形成除塵通孔;所述除塵空腔設有與抽風設備密封聯接的下端口;使得在用激光切割工件時,掉落在治具本體上表面的殘渣能被風力設備通過除塵通孔吸附到除塵空腔內,進而被風力設備吸附到指定位置,不會再污染環境,也不會再對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真空吸附治具具體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2為圖1的剖視圖。
附圖標記
1 治具本體 2 第一吸附空腔
3 吸附通孔 4 除塵空腔
41 除塵通孔 5 支撐柱
51 支撐柱通孔 52 第一支撐柱
53 第二支撐柱 6 定位柱
7 快速接頭 8 除塵接頭
S 工件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充分理解本發明的技術內容,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一步介紹和說明,但不局限于此。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真空吸附治具,包括治具本體1及真空發生裝置(圖中未示出);治具本體1的內部設有兩個貫穿治具本體的吸附空腔;吸附空腔由第一吸附空腔2和第二吸附空腔(圖中未示出)組成;第一吸附空腔2和第二吸附空腔均設有多個位于治具本體1上表面的上端口,以形成吸附通孔3; 第一吸附空腔2和第二吸附空腔分別設有與真空發生裝置密封聯接的下端口。治具本體1的上表面設有多根支撐柱5;支撐柱5的內部設有上下貫通的支撐柱通孔51,支撐柱通孔51的上端口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下端口與吸附通孔3密封聯接在一起。治具本體1的內部還設有貫穿治具本體1的除塵空腔4,除塵空腔4設有多個位于治具本體1上表面的上端口,以形成除塵通孔41;除塵空腔設有與抽風設備(圖中未示出)密封聯接的下端口,形成獨立的管路系統。
使用上述真空吸附治具對工件S進行切割時,同時打開真空發生裝置和抽風設備,在激光對工件S進行切割時,掉落在治具本體1的上表面的殘渣,馬上就會被抽風設備通過除塵通孔41吸走,防止了對環境的污染和保障了工作人員的生命健康。
為了能方便將工件S切割成矩形或圓形,與第一吸附空腔2的吸附通孔3密封聯接的支撐柱5為第一支撐柱52,其支撐柱通孔51的上端口的外端形成矩形;與第二吸附空腔的吸附通孔3密封聯接的支撐柱5為第二支撐柱53,其支撐柱通孔51的上端口的外端形成圓形。當然,支撐柱5的支撐柱通孔51的上端口的外端不限于形成矩形或圓形,也可以是三角形、正多邊形、橢圓(弧形)等其他形狀,以方便用激光對工件S進行切割。
在將工件S放置在支撐柱通孔51的上端口時,為了方便定位,治具本體1的上表面設有多根定位柱6,位于工件進料遠端。
在將工件S切割成矩形或/和圓形時,為了更方便地定位,定位柱6,其中一部分位于第一支撐柱52的工件進料遠端相鄰的兩側,另一部分位于第二支撐柱53的工件進料遠端。
為了簡化結構,方便加工,第一吸附空腔2和第二吸附空腔均位于除塵空腔4的下方。
為了能快速且方便地將本真空吸附治具與真空發生裝置快速聯接,第一吸附空腔2和第二吸附空腔的下端口處均設有快速接頭7;所述的兩個快速接頭7分別設于治具本體1的兩個側面上。
為了能快速且方便地將本真空吸附治具與風力設備快速聯接,除塵空腔4的下端口處設有除塵接頭8;除塵接頭8設于治具本體1的縱向面上。
由于在用激光對工件S進行切割時,產生的殘渣主要集中在支撐柱5的四 周,為了能快速且方便地處渣,每根支撐柱5的四周,均設有所述的除塵通孔41。
綜上所述,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在治具本體1的內部,還設有貫穿治具本體1的除塵空腔4,除塵空腔4設有多個位于治具本體1上表面的上端口,以形成除塵通孔41;除塵空腔設有與抽風設備密封聯接的下端口,形成獨立的管路系統;使得在用激光切割工件S時,掉落在治具本體1上表面的殘渣能被抽風設備通過除塵通孔41吸附到除塵空腔4內,進而被抽風設備吸附到指定位置,不會再污染環境,也不會再對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上述僅以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以便于讀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僅限于此,任何依本實用新型所做的技術延伸或再創造,均受本實用新型的保護。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書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