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工件折彎和成型的集成模具。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技術中,有一種工件,需要如下加工工序:工件首先需要折彎,折彎后還需要將工件的上壁在折彎過程中形成的疊狀搭接部分給壓平,常規的技術方案是,折彎采用一種折彎模具,而壓平采用壓平成型模具,需要兩個模具才能完成該工件的制作,非常繁瑣,以及更換工件,需要重新定位,降低了工件的加工精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常規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用于工件折彎和成型的集成模具,它能夠同時完成對工件的折彎和壓平成型工序,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省了生產成本,同時提高了工件加工質量。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工件折彎和成型的集成模具,它包括:
上模組件,所述上模組件包括上模基體部分、折彎部件、打塊和打塊驅動部件,所述打塊驅動部件與所述打塊活動連接;
下模組件,所述下模組件包括下模基體部分和折彎配合部件;在上模組件向下朝下模組件的方向移動的移動過程中依次具有折彎過程和成型過程,在所述折彎過程中,所述折彎部件和所述折彎配合部件共同作用于工件,使工件折彎成一半成品,并且所述半成品的上壁具有在折彎過程中形成的疊狀搭接部分;在成型過程中,所述打塊驅動部件驅動所述打塊向下運動,并作用于所述半成品的上壁,使所述打塊壓平上壁。
進一步提供了一種折彎工件的折彎部件和折彎配合部件的具體結構,所述折彎部件包括凸模,所述折彎配合部件包括定位塊、折彎凹模和下頂部件,所述定位塊、所述下模基體部分和所述折彎凹模共同形成一用于放置并定位待加工的工件的定位腔,所述折彎凹模安裝在下模基體部分內,所述下頂部件包括一下頂件,所述折彎凹模具有折彎成型腔,所述下頂件滑配在折彎成型腔內;在折彎過程中,所述凸模向下移動,作用于定位在定位腔內的工件,并將工件嵌入所述折彎成型腔,同時抵在所述下頂件上,直至工件的兩端的端部疊合成上壁,并形成疊狀搭接部分。
進一步提供了一種下頂部件的具體結構,以便能夠很好地卸料,所述下頂部件還包括卸料動力源和卸料螺桿,所述卸料螺桿的上端與所述下頂件相連,所述卸料螺桿的下端與所述卸料動力源相連。
進一步提供了一種折彎部件的具體結構,以便能夠方便拿取工件,所述折彎部件還包括凸模彈性件、第一凸模撐桿和第二凸模撐桿,所述第一凸模撐桿滑配在上模基體部分內,所述第二凸模彈性件設置在上模基體部分內,所述第一凸模撐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二凸模彈性件相抵,所述第一凸模撐桿的下端與凸模相連,所述第二凸模撐桿固定在上模基體部分上;初始狀態時,所述凸模撐桿的下端與凸模之間具有工件取出間隙;在上模組件向下朝下模組件的方向移動的過程中,所述第二凸模撐桿的下端頂住所述凸模。
進一步提供了一種打塊驅動部件的具體結構,以便能夠很好壓平半成品的上壁,所述打塊驅動部件具有至少一個打塊驅動組件,所述打塊驅動組件包括頂桿和杠桿,所述頂桿滑配在上模基體部分內,所述杠桿的中部鉸接在上模基體部分上,所述頂桿的上端與所述杠桿的一端相抵,所述杠桿的另一端與所述打塊相抵,在上模組件和下模組件的相對移動過程中,所述頂桿的下端可與下模組件相抵。
進一步為了使打塊能夠復位,所述上模基體部分內設置有在上模組件向上移動的過程中使打塊復位的復位部件。
進一步提供了一種具體結構的復位部件,所述復位部件具有至少一個復位組件,所述復位組件包括抵接件和復位彈性元件,所述抵接件固定連接在上模基體部分內,所述抵接件的一端與抵接件相抵,所述抵接件的另一端與打塊相抵。
進一步,所述打塊驅動組件設置有兩個,分別作用于所述打塊的兩側,所述復位組件設置有兩個,分別作用于所述打塊的兩側。
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上模組件下降之前,將待加工的工件放置到定位腔中,上模組件下降帶動凸模下降,工件在凸模的作用下順著折彎凹模下降,并嵌入折彎凹模的折彎成型腔內,在下降過程中,頂桿接觸到定位塊的上表面,使頂桿作向上運動抵觸杠桿的一端,杠桿中設置轉動銷,以轉動銷為中心作旋轉運動,杠桿的另一端接觸打塊,并將打塊下壓;模具閉合時,打塊將折彎后的工件的上壁的疊狀搭接部分打平,并合上;完成工件封閉后,上模組件回升,杠桿壓力消失,打塊在復位部件的作用下復位,工件在下模組件的下頂件作用下上升,直接將工件、上模組件完全脫離下模組件,第一凸模撐桿在凸模彈性元件的作用下復位,使凸模與第二凸模撐桿之間留出工件取出間隙,從而取出工件,這樣就在一副模具上完成了對工件的折彎和壓平成型工序,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省了生產成本,同時提高了工件加工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用于工件折彎和成型的集成模具的初始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用于工件折彎和成型的集成模具的半閉合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用于工件折彎和成型的集成模具的閉合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的側視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4所示,一種用于工件折彎和成型的集成模具,它包括:
上模組件,所述上模組件包括上模基體部分、折彎部件、打塊8和打塊驅動部件,所述打塊驅動部件與所述打塊8活動連接;
下模組件,所述下模組件包括下模基體部分和折彎配合部件;在上模組件向下朝下模組件的方向移動的移動過程中依次具有折彎過程和成型過程,在所述折彎過程中,所述折彎部件和所述折彎配合部件共同作用于工件14,使工件14折彎成一半成品,并且所述半成品的上壁具有在折彎過程中形成的疊狀搭接部分;在成型過程中,所述打塊驅動部件驅動所述打塊8向下運動,并作用于所述半成品的上壁,使所述打塊8壓平上壁。
如圖1~4所示,所述折彎部件包括凸模13,所述折彎配合部件包括定位塊15、折彎凹模18和下頂部件,所述定位塊15、所述下模基體部分和所述折彎凹模18共同形成一用于放置并定位待加工的工件14的定位腔,所述折彎凹模18安裝在下模基體部分內,所述下頂部件包括一下頂件17,所述折彎凹模18具有折彎成型腔,所述下頂件17滑配在折彎成型腔內;在折彎過程中,所述凸模13向下移動,作用于定位在定位腔內的工件14,并將工件14嵌入所述折彎成型腔,同時抵在所述下頂件17上,直至工件14的兩端的端部疊合成上壁,并形成疊狀搭接部分。
如圖1所示,所述下頂部件還包括卸料動力源23和卸料螺桿19,所述卸料螺桿19的上端與所述下頂件17相連,所述卸料螺桿19的下端與所述卸料動力源23相連。
如圖1所示,所述折彎部件還包括凸模彈性件4、第一凸模撐桿12和第二凸模撐桿11,所述第一凸模撐桿12滑配在上模基體部分內,所述凸模彈性件4設置在上模基體部分內,所述第一凸模撐桿12的上端與所述凸模彈性件4相抵,所述第一凸模撐桿12的下端與凸模13相連,所述第二凸模撐桿11固定在上模基體部分上;初始狀態時,所述第二凸模撐桿11的下端與凸模13之間具有工件取出間隙;在上模組件向下朝下模組件的方向移動的過程中,所述第二凸模撐桿11的下端頂住所述凸模13。
如圖1~4所示,所述打塊驅動部件具有至少一個打塊驅動組件,所述打塊驅動組件包括頂桿6和杠桿7,所述頂桿6滑配在上模基體部分內,所述杠桿7的中部鉸接在上模基體部分上,所述頂桿6的上端與所述杠桿7的一端相抵,所述杠桿7的另一端與所述打塊8相抵,在上模組件和下模組件的相對移動過程中,所述頂桿6的下端可與下模組件相抵。
如圖1~4所示,所述上模基體部分內設置有在上模組件向上移動的過程中使打塊8復位的復位部件。
如圖1~4所示,所述復位部件具有至少一個復位組件,所述復位組件包括抵接件10和復位彈性元件9,所述抵接件10固定連接在上模基體部分內,所述復位彈性元件9的一端與抵接件10相抵,所述復位彈性元件9的另一端與打塊8相抵;所述抵接件10為連接在上模基體部分內的螺塞。
如圖1所示,所述打塊驅動組件設置有兩個,分別作用于所述打塊8的兩側,所述復位組件設置有兩個,分別作用于所述打塊8的兩側。
具體地,如圖1所示,所述上模基體部分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設置的上模座1、上墊板2和上固定板5,所述頂桿6滑配在上固定板5上;所述下模基體部分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設置的下固定板16、下襯板20、下墊板21和下模座22,折彎凹模18固定連接在下固定板中,定位塊15設置在下固定板16的上表面上。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上模組件下降之前,將待加工的工件14放置到定位腔中,上模組件下降帶動凸模13下降,工件14在凸模13的作用下順著折彎凹模18下降,并嵌入折彎凹模18的折彎成型腔內,在下降過程中,頂桿6接觸到定位塊15的上表面,使頂桿6作向上運動抵觸杠桿7的一端,杠桿7中設置轉動銷3,以轉動銷3為中心作旋轉運動,杠桿7的另一端接觸打塊8,并將打塊8下壓;模具閉合時,打塊8將折彎后的工件14的上壁的疊狀搭接部分打平,并合上;完成工件14封閉后,上模組件回升,杠桿7壓力消失,打塊8在復位部件的作用下復位,工件14在下模組件的下頂件17作用下上升,直接將工件14、上模組件完全脫離下模組件,第一凸模撐桿12在凸模彈性元件4的作用下復位,使凸模13與第二凸模撐桿11之間留出工件取出間隙,從而取出工件,這樣就在一副模具上完成了對工件的折彎和壓平成型工序,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省了生產成本,同時提高了工件加工質量。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