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模具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側沖側翻斜楔機構。
背景技術:
汽車白車身中很多沖壓件形狀復雜,多數鑄造模具中含有側沖工序,需要使用斜楔機構來完成側沖孔。
如圖1所示為現有技術方案提供了一種側沖斜楔機構,其結構包括上底座01、驅動塊02、滑動塊,所述滑動塊包括滑動塊本體03、滑動導向塊04,所述滑動導向塊04底部設置有凸臺05,所述滑動導向塊04頂部設置有螺絲過孔;所述滑動塊本體03設置有與凸臺05相配合的凹槽06,所述凹槽06底部設置螺紋孔;所述螺絲07穿過滑動導向塊04的螺絲過孔與滑動塊本體03凹槽06上的螺紋孔相連接。
沖孔凸模通過固定座固定安裝在滑動塊本體03上,如圖2所示使用現有斜楔機構完成側沖孔。
該類標準斜楔機構制件復雜,成本高,對于一些小型沖壓鋼板模具容易導致模具成本增加。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側沖側翻斜楔機構,以解決現標準斜楔機構制件復雜,成本高及不便于加工的問題。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側沖側翻斜楔機構,包括上驅動塊、后擋塊、下驅動塊、前擋塊、固定板、導向桿、彈簧、固定塊、修邊鑲塊及導板;
所述上驅動塊固定于上模座上;所述前擋塊和所述后擋塊均固定于下模座上;所述下驅動塊活動設置于所述前擋塊和所述后擋塊之間;所述導板設置于所述前擋塊上;
所述固定板的前端與所述前擋塊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板的后端與所述后擋塊固定連接,所述下驅動塊的兩側邊與所述固定板滑動連接;
所述導向桿穿過所述下驅動塊,所述導向桿的前端與所述前擋塊連接,所述導向桿的后端與所述后擋塊連接;
所述彈簧的前端與所述前擋塊連接,所述彈簧的后端與所述下驅動塊連接;
所述固定塊固定于所述下驅動塊上,所述修邊鑲塊固定于所述固定塊上,所述修邊鑲塊與所述導板滑動接觸。
所述上驅動塊的下部設置有驅動斜楔面,在所述下驅動塊的上部設置有與所述驅動斜楔面相配合的被驅動斜楔面。
在所述前擋塊的兩側各設置有前安裝槽,在所述后擋塊的兩側各設置有后安裝槽,在所述下驅動塊的兩側各設置有導向槽;
所述固定板的前端設置于所述前安裝槽內,所述固定板的后端設置于所述后安裝槽內,所述固定板活動式卡接與所述導向槽內。
在所述固定板的前端和后端均設置有限位凸臺。
在所述下驅動塊上設置有導向孔,在所述前擋塊上設置有前導向桿安裝孔,在所述后擋塊上設置有后導向桿安裝孔;所述導向桿活動穿過所述導向孔,所述導向桿的前端插入所述前導向桿安裝孔內,所述導向桿的后端插入所述后導向桿安裝孔內。
在所述下驅動塊上設有后彈簧安裝孔,在所述前擋塊上設置有前彈簧安裝孔,所述彈簧的前端插入所述前彈簧安裝孔,所述彈簧的后端插入所述后彈簧安裝孔。
在所述固定塊與所述下驅動板之間設置有墊板。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請的技術方案通過上驅動塊、下驅動塊、導向桿、前擋塊及后擋塊結構,使得側沖側翻斜楔機構的結構簡單,加工制作方便,成本低,可有效降低模具開發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斜楔機構分解示意圖;
圖2為現有技術斜楔與沖頭組件應用結構圖;
圖3為閉合狀態時本發明側沖側翻斜楔機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側沖側翻斜楔機構分解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側沖側翻斜楔機構應用示意圖;
圖6為初始狀態時本發明側沖側翻斜楔機構剖視圖;
圖7為閉合狀態時本發明側沖側翻斜楔機構剖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01上底座,02驅動塊,03滑動塊本體,04滑動導向塊,05凸臺,06凹槽,07螺絲,1上模座,2上驅動塊,201驅動斜楔面,31后擋塊,311后導向桿安裝孔,312后安裝槽,32下驅動塊,321被驅動斜楔面,322導向孔,323后彈簧安裝孔,324導向槽,33前擋塊,331前安裝槽,34固定板,341限位凸臺,35導向桿,36彈簧,41墊板,42固定塊,43修邊鑲塊,5導板,6下模座。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以下的實施例僅是示例性的,僅能用來解釋和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不能解釋為是對本發明技術方案的限制。
本申請提供一種側沖側翻斜楔機構,如圖3至圖7所示,包括上驅動塊2、后擋塊31、下驅動塊32、前擋塊33、固定板32、導向桿35、彈簧36、固定塊42、修邊鑲塊43及導板5。
上驅動塊2固定于上模座1上;前擋塊33和后擋塊31均固定于下模座6上;下驅動塊活動設置于前擋塊和后擋塊之間;導板5設置于前擋塊33上;上驅動塊的下部設置有帶倒角的驅動斜楔面201,用于驅動下驅動塊沖壓工作;在下驅動塊的上部設置有與驅動斜楔面相配合的被驅動斜楔面321。
固定板的前端與前擋塊固定連接,固定板的后端與后擋塊固定連接,下驅動塊的兩側邊與固定板滑動連接。
導向桿35穿過下驅動塊,導向桿的前端與前擋塊連接,導向桿的后端與后擋塊連接;下驅動塊沿著導向桿運動。
彈簧36的前端與前擋塊連接,彈簧的后端與下驅動塊連接;在下驅動塊上設有后彈簧安裝孔323,在前擋塊上設置有前彈簧安裝孔,彈簧的前端插入前彈簧安裝孔,彈簧的后端插入后彈簧安裝孔323;用于沖壓完成后下驅動塊回程復位。
固定塊42通過墊板41固定于下驅動塊32上,修邊鑲塊固定于固定塊上,修邊鑲塊與導板滑動接觸,用于修改邊時起到防側向力的作用,避免修邊毛刺的產生。
在前擋塊的兩側各設置有前安裝槽331,在后擋塊的兩側各設置有后安裝槽312,在下驅動塊的兩側各設置有導向槽324。前安裝槽和后安裝槽均用于卡接安裝固定板。
在本申請中,共有兩塊固定板,分別固定于前擋塊和后擋塊的兩側。
固定板的前端設置于前安裝槽內,固定板的后端設置于后安裝槽內,固定板活動式卡接與導向槽內。在固定板的前端和后端均設置有限位凸臺341,在安裝時,限位凸臺分別抵在前擋塊和后擋塊上,起到加強結構穩定性及導向作用。
在下驅動塊上設置有導向孔322,在前擋塊上設置有前導向桿安裝孔,在后擋塊上設置有后導向桿安裝孔311;導向桿活動穿過導向孔,導向桿的前端插入前導向桿安裝孔內,導向桿的后端插入后導向桿安裝孔內。
初始狀態時,該斜楔機構工作狀態如圖5所示,沖壓開始后,上驅動塊2隨著上模板一起向下運動并驅動下驅動塊32向制件方向運動,彈簧36逐漸被壓縮,下驅動塊32在導向桿35作用下逐漸運動。修邊鑲塊43下表面與導板5接觸導滑,當進行零件修邊時,導板5還可以起到修邊時防側向力的作用,避免修邊毛刺的產生。
以上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的描述,應當指出,由于文字表達的有限性,而在客觀上存在無限的具體結構,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