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背光結構及顯示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了顯示領域,特別是涉及了一種背光結構及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常用于車載和工業類背光的典型結構,如圖1,這種倒裝結構由于不需要雙面膠與光學膜片粘貼(特別是上增光膜),可靠性好,正面膠架的開口就是背光模組的VA區。上框體I’是膠架,下框體2’是膠架或者金屬框架(包括鐵架、鍍鋁鋅板等),上下框體通過卡扣進行固定配合。上框體I’與背光模組對應處需要反射內部光線,采用的是白色的PC料,但從一定角度觀察,透過顯示模組的玻璃能夠看到膠架開口四周反光和玻璃槽四周膠架壁反光(如圖中箭頭),出現漏光的效果。雖然是輕微的,并且需要大角度才能看到,但還是會影響顯示效果及降低用戶的滿意度。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解決所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背光結構,其通過在上容納槽槽壁和凸臺均設置的吸光部,解決了現有透過顯示模組的玻璃能夠看到膠架開口四周反光和玻璃槽四周膠架壁反光導致出現漏光的問題,消除了大角度觀察到的漏光問題,且提升顯示效果和用戶的滿意度。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0005]一種背光結構,包括:
[0006]一具有中空結構的第一框體,其內部延伸有一環狀凸臺,該凸臺使得第一框體形成上容納槽和下容納槽;
[0007]一背光模組,設置在所述下容納槽;
[0008]一第二框體,設置在所述第一框體底部,以限制及固定所述背光模組于所述下容納槽內;其中,
[0009]所述第一框體內壁上設置有吸光部。
[0010]進一步地,所述吸光部的材質為黑色或深色材質。
[0011 ] 進一步地,所述吸光部設置在所述上容納槽槽壁和凸臺。
[0012]進一步地,所述吸光部設置在所述上容納槽槽壁和凸臺的上部及臺壁上。
[0013]進一步地,,所述吸光部設置在所述上容納槽槽壁和凸臺的上部,所述凸臺具有一楔面朝下的楔形凸臺臺壁。
[0014]進一步地,所述吸光部包括L型吸光部和遮光片,所述L型吸光部設置在所述上容納槽槽壁和與凸臺的連接處;所述遮光片外側延伸至所述L型吸光部一側上,所述遮光片內側延伸至凸臺臺壁底部。
[0015]進一步地,所述吸光部包括L型吸光部和遮光片;所述凸臺具有一楔面朝下的楔形凸臺臺壁;所述L型吸光部設置在所述上容納槽槽壁和與凸臺的連接處;所述遮光片外側延伸至所述L型吸光部一側上,所述遮光片內側延伸至所述楔形凸臺臺壁頂部。或所述吸光部設置在所述上容納槽槽壁和凸臺的上部及臺壁上。
[0016]進一步地,所述楔形角度為小于或者等于45°。
[0017]進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組包括導光板、位于導光板一側的發光單元、位于導光板上方的光學膜、位于導光板下方的反射片。
[0018]進一步地,所述發光單元通過雙面膠粘貼在所述下容納槽一側。
[0019]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框體和吸光部通過注射成型一體制成。
[0020]一種包括上述背光結構的顯示裝置。
[0021]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本背光結構通過在上容納槽槽壁和凸臺均設置的吸光部,以消除了大角度觀察到的漏光問題,且提升顯示效果和提高用戶的滿意度;
[0023]本背光結構還可在背光VA區的開口設計成一定角度即楔形結構,避免了直角反射的光線直接從玻璃射出,反射的光線向背光模組內部方向反射,有效解決了膠架開口四周漏光的問題;吸光部采用L型吸光部和遮光片組合,以盡量減少L型吸光部的面積,方便模具制作和射出成型,簡化工藝及降低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0024]圖1為現有背光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框體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背光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背光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背光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背光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0]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說明。
[0031]請參考圖2、3,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背光結構,其包括一第一框體11、一背光模組2、及一第二框體3。所述第一框體11具有中空結構,該中空結構內部適當位置延時設置有一環狀凸臺13,該凸臺13將第一框體11分隔成上容納槽14和下容納槽15 ;所述下容納槽15與所述背光模組2對應,用于容納背光模組2 ;所述第一框體11內壁上設置有吸光部
12ο
[0032]請參考圖2,所述吸光部12可設置在所述上容納槽14槽壁和凸臺13上。
[0033]優選地,所述吸光部12的材質為黑色或深色材質,但不僅限于此,其他可吸光的材質也可以。優選地,所述吸光部12設置在上容納槽14槽壁和凸臺上部131及臺壁132上。
[0034]優選地,所述環狀凸臺13的開口區域為背光模組2的VA區域。所述凸臺13具有一楔面朝下的楔形凸臺臺壁133。進一步地,所述楔形角度優選但不限定為小于或者等于45°。若凸臺13設置有楔形凸臺臺壁133,則吸光部12可不延伸設置到凸臺臺壁132底部。
[0035]請參考圖5、6,做進一步改進,所述吸光部12包括L型吸光部121和遮光片122,所述L型吸光部121設置在所述上容納槽14槽壁和與凸臺13的連接處;所述遮光片122外側延伸至所述L型吸光部121 —側上,即兩者局部重疊,所述遮光片122內側延伸至凸臺臺壁132 (或楔形凸臺臺壁133)頂部或底部。所述遮光片122為下表面具有粘性的遮光片122。優選地,所述遮光片122的上表面為黑色或深色,下表面沒有特別限制,可以是黑色或深色或白色。若凸臺13設置有楔形凸臺臺壁133,則遮光片122可不延伸設置到楔形凸臺臺壁133底部。
[0036]所述第二框體3設置在所述第一框體11底部,并通過卡扣固定配合以限制及固定所述背光模組2于所述下容納槽15內;
[0037]優選但不限定地,所述背光模組2包括導光板21、位于導光板21—側的發光單元、位于導光板21上方的光學膜、位于導光板21下方的反射片22。所述光學膜包括依次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