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發光二極管led發光器件、背光模組及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背光照明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發光二極管LED發光器件、背光模組及顯示面板。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液晶顯示器由于具有低功耗,低輻射,機身薄和畫面柔和等優點,而成為顯示技術領域的主流顯示裝置。液晶顯示器內填充有液晶,但液晶本身并不發光,所以液晶顯示器需要背光模組來提供光源。LED(Light Emitting D1de,發光二極管)是一種可以把電能轉換成光能的半導體光電器件,由于其響應快、壽命長、節能環保而常常被應用在液晶顯示器的背光模組中,為液晶顯示器提供光源。但由于單個LED發光角度有限,所以現有技術中通常在LED上設置透鏡來擴大LED的發光角度。
[0003]現有技術中根據背光模組在液晶顯示器中分布位置的不同,一般分為直下式背光模組和側入式背光模組。下面以直下式背光模組為例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所示背光模組包括多個LED11,透鏡12和擴散板13。通常多個LED設置在一個平面上,且多個LEDll的設置平面與擴散板13的入光面平行,所述擴散板13的入光面為擴散板13靠近LEDll的一面。假定LEDll發出的光線與擴散板13的入光面的法線的夾角為r,經過透鏡12照射在擴散板13上的光線與擴散板13的入光面的法線的夾角為Θ。所述法線為垂直于擴散板13的入光面的直線。LEDll發出的光線照射在透鏡12上,光線進入透鏡12后進行折射,折射后的光線照射到擴散板13上形成光斑。從圖1可以看出,Θ大于r,則可知在經過透鏡12后,光線發散了,使得照射在擴散板13上的光斑變大。
[0004]但是隨著顯示器技術的不斷發展,顯示器的薄型化已經成為一種趨勢,若是需要液晶顯示器變得更薄,則要求LEDll和擴散板13之間的距離較小。但從圖1可以看出,擴散板13上的光斑尺寸依然較小,當減小混光距離時,即擴散板13向LEDll移動時,會導致擴散板13上的光斑變得更小,使照射在擴散板13上的光線不均勻,這樣會出現擴散板13上的光斑區域之內出現亮點,光斑區域之外出現暗點,即螢火蟲現象,該現象會直接影響液晶顯示器的顯示效果。參考圖1所示,為了避免螢火蟲現象的出現,可以通過設置較多的LED11,減少LEDll的間距,使照射在擴散板13上的光線均勻,但這樣會增加背光模組的成本。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發光二極管LED發光器件、背光模組及顯示面板,能夠在保證背光模組薄形化的基礎上,擴大LED光源發出光線的發散角度。
[0006]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實施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7]本發明實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種發光二極管LED發光器件,包括LED光源,第一透鏡和第二透鏡,所述第一透鏡的光軸和所述第二透鏡的光軸重合;
[0008]所述LED光源設置在所述第一透鏡遠離所述第二透鏡一側的光軸上;
[0009]所述第一透鏡為凹透鏡,所述第一透鏡的出光面為凸面;
[0010]所述第二透鏡為凹透鏡,所述第二透鏡的入光面為凹面,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的出光面與所述第二透鏡的入光面的曲率相同,所述第一透鏡的出光面與所述第二透鏡的入光面緊貼,所述第二透鏡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透鏡的折射率。
[0011 ] 本發明實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種發光二極管LED發光器件,包括LED光源,第一透鏡和第二透鏡,所述第一透鏡的光軸和所述第二透鏡的光軸重合;
[0012]所述LED光源設置在所述第一透鏡遠離所述第二透鏡一側的光軸上;
[0013]所述第一透鏡和所述第二透鏡都為凹透鏡;
[0014]所述第一透鏡的出光面與所述第二透鏡的入光面之間形成間隙,所述間隙中填充膠合物質,所述膠合物質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透鏡的折射率,并且所述膠合物質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二透鏡的折射率。
[0015]本發明實施例又一方面提供一種背光模組,所述背光模組包括至少一個LED發光器件,所述LED發光器件為以上所述的任意一種LED發光器件。
[0016]本發明實施例再一方面提供一種顯示面板,所述顯示面板包括以上所述的任意一種背光模組。
[0017]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發光二極管LED發光器件、背光模組及顯示面板。所述發光二極管LED發光器件包括LED光源,第一透鏡和第二透鏡,第一透鏡的光軸和第二透鏡的光軸重合;LED光源設置在第一透鏡遠離第二透鏡一側的光軸上;第一透鏡為凹透鏡,第一透鏡的出光面為凸面;第二透鏡為凹透鏡,第二透鏡的入光面為凹面,其中,第一透鏡的出光面與第二透鏡的入光面的曲率相同,第一透鏡的出光面與第二透鏡的入光面緊貼,且第二透鏡的折射率大于第一透鏡的折射率。相較于現有技術,在第一透鏡的基礎上層疊設置一個第二透鏡,使得LED光源發出的光線能夠充分照射到透鏡上,并且由于第一透鏡為凹透鏡,且第一透鏡的出光面為凸面,所以第一透鏡的入光面為凹面,此時當光線照射在第一透鏡的入光面時,由于第一透鏡的入光面為凹面,且空氣的折射率小于第一透鏡的折射率,光線從光疏介質到光密介質會靠近法線,此時光線經歷第一次發散;當光線照射在第一透鏡的出光面時,即光線從第一透鏡到第二透鏡時,由于第一透鏡的出光面為凸面,且第一透鏡的折射率小于第二透鏡的折射率,且第一透鏡的出光面與第二透鏡的入光面緊貼,此時光線是從光疏介質到入射到光密介質,由于光線從光疏介質入射到光密介質會靠近法線,此時光線經歷第二次發散;當光線照射在第二透鏡的出光面時,第二透鏡的折射率大于空氣的折射率,光線從光密介質到光疏介質會遠離法線,此時光線經歷第三次發散。這樣使得原本經由兩個面發散的光線,現在經由三個面進行發散,擴大了光線的發散角度,使得照射在擴散板上的光斑變大,避免了螢火蟲現象的出現,這樣在保證了背光模組薄形化的基礎上,提高了背光模組的發光均勻性。
[0018]或者,所述發光二極管LED發光器件可以包括LED光源,第一透鏡和第二透鏡,第一透鏡的光軸和第二透鏡的光軸重合,LED光源設置在第一透鏡遠離第二透鏡一側的光軸上,第一透鏡和第二透鏡都為凹透鏡,第一透鏡的出光面與第二透鏡的入光面之間形成間隙,間隙中填充膠合物質,膠合物質的折射率小于第一透鏡的折射率,并且膠合物質的折射率小于第二透鏡的折射率。相較于現有技術,在第一透鏡的基礎上層疊設置一個第二透鏡,使得LED光源發出的光線能夠充分照射到透鏡上。由于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之間存在間隙,并且間隙中填充的膠合物質的折射率小于第一透鏡的折射率,同時小于第二透鏡的折射率,這樣光線在間隙兩側的透鏡表面上均可以進行折射,使得原本經由兩個面折射的光線,現在經由四個面進行折射,增加了光線被折射的次數,擴大了光線的發散角度,使得照射在擴散板上的光斑變大,避免了螢火蟲現象的出現,這樣在保證了背光模組薄形化的基礎上,提高了背光模組的發光均勻性。
【附圖說明】
[0019]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0]圖1為現有技術提供的背光模組的示意圖;
[0021]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LED發光器件的示意圖;
[0022]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LED發光器件的示意圖;
[0023]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透鏡的示意圖;
[0024]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又一種LED發光器件的示意圖;
[0025]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再一種LED發光器件的示意圖;
[0026]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LED發光器件的示意圖;
[0027]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透鏡的示意圖;
[0028]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再一種LED發光器件的示意圖;
[0029]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LED發光器件的TJK意圖;
[0030]圖1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背光模組的示意圖;
[0031]圖1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背光模組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2]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0033]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發光二極管LED發光器件20,如圖2所示,包括LED光源201,第一透鏡202和第二透鏡203,第一透鏡2021的光軸2021和第二透鏡203的光軸重合;LED光源201設置在第一透鏡202遠離第二透鏡203 —側的光軸2021上;第一透鏡202為凹透鏡,第一透鏡202的出光面202b為凸面;第二透鏡203為凹透鏡,第二透鏡203的入光面為凹面,其中,第一透鏡202的出光面202b與第二透鏡203的入光面的曲率相同,第一透鏡202的出光面202b與第二透鏡203的入光面緊貼,并且第二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