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LED燈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LED照明燈的燈管底罩。
背景技術:
常規的LED照明燈一般包括燈頭和燈管,而設有LED貼片的基板設置在位于燈頭內的電路板上,并向燈管內延伸,最后再將所有的LED貼片與電路板通過導線連通后,即完成整個LED照明燈的發光操作。
在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是LED貼片一般設置在豎直面上并環形向外發光照亮,這種方式存在LED照明燈下方照明缺乏,常常會發生燈下黑的問題。
專利公告號為CN 205655124 U、公告日為2016.10.19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大功率玉米燈,包括燈頭組件、燈座、散熱器以及第一燈源,所述燈頭組件與所述散熱器分別設置于所述燈座相對的兩端,所述散熱器包括主體支架及沿周向間隔設置于所述主體支架上的若干散熱單元;每個所述散熱單元形成有與所述主體支架外表面連通的散熱通道,每相鄰兩個所述散熱單元之間界定形成安裝槽,所述第一燈源對應安裝于所述安裝槽內。
但是該實用新型中存在照明燈下部發光照明功能欠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LED照明燈的燈管底罩,其能通過在燈管下端設置燈管底罩的方式,達到向下發光照明和反射并點亮燈頭的目的,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有效,向下和反射向上照明效果明顯以及散熱效果好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LED照明燈的燈管底罩,包括用于固定燈管的第一罩體、與所述第一罩體連接的第二罩體以及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罩體和所述第二罩體上并用于換熱和光線通過的第一開孔以及第二開孔,所述第一罩體以及第二罩體之間設有與所述燈管內的基板相連并用于發光照亮的連接板。
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第一罩體包括第一罩體底板、設置在所述第一罩體底板上并用于與所述第二罩體進行連接的第一罩體環壁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一罩體底板上位于所述第一開孔周圍的燈管連接孔,所述燈管連接孔均勻地圓周排列在所述第一罩體底板上。
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連接板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罩體靠近所述第二罩體一側側面上的連接板主體以及設置在所述連接板主體靠近所述第二罩體一側側面上的連接板LED貼片,所述連接板主體為環形連接板。
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連接板主體上用于與所述基板進行卡接的連接板主體開口,所述基板在所述連接板主體開口處與所述連接板主體進行焊接固定并通電連通所述連接板LED貼片。
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第二罩體包括與所述第一罩體進行連接的第二罩體主體,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二罩體主體上位于所述第二開孔周圍并向所述第一罩體方向延伸的第二開孔孔壁,所述第二罩體主體上設有用于反射所述連接板LED貼片光線的第二罩體內底面。
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第一罩體底板上位于所述第一開孔周圍設有用于與所述第二開孔孔壁進行連接固定并封閉保護所述連接板的第一開孔孔壁。
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燈管的環形端面抵在所述連接板異于設有所述連接板LED貼片的側面上,所述燈管在所述燈管連接孔處與所述第一罩體底板連接固定。
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連接板LED貼片之間導電連通,并通過所述基板與LED照明燈的燈頭連接。
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連接板主體開口為由所述連接板主體內環向外設置的矩形缺口,所述連接板主體開口的數量與位置與所述燈管連接孔一一對應。
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第二罩體下端面上設有用于防摔的截面為半圓的環形凸出體。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燈管下端設置燈管底罩的方式,達到向下發光照明和反射并點亮燈頭的目的,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有效,向下和反射向上照明效果明顯以及散熱效果好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爆炸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與燈管以及基板的配合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連接板與第一罩體的位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
實施例:如附圖1、2、3以及附圖4所示,一種用于LED照明燈的燈管底罩,包括用于固定燈管1的第一罩體2、與所述第一罩體2連接的第二罩體3以及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罩體2和所述第二罩體3上并用于換熱和光線通過的第一開孔4以及第二開孔5,所述第一罩體2以及第二罩體3之間設有與所述燈管1內的基板6相連并用于向下發光照亮的連接板7。
現在市場上能買到的LED照明燈大多為帶有LED貼片8的基板懸空設置在電路板的下端并位于燈管內,發光方式僅僅為環向向外發光,因此存在兩個缺陷:即照明燈下部照亮程度不夠和上部燈頭處灰暗的情況。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連接板7用于向下發光照明,所述第一罩體2以及第二罩體3用于封蓋保護所述連接板7,而所述第二罩體3在“主透光、副反光”的性質下,能對所述LED照明燈的燈頭處進行照亮,避免出現燈頭灰暗這樣大大影響使用效果的問題。
另一方面,所述燈管底罩上設有由所述第一開孔4以及第二開孔5組成的貫穿孔,在所述燈管1進行發光照明并向外發散熱量時,所述貫穿孔作為向上補充相對較冷空氣的通道,以進一步保證整個所述LED照明燈的散熱效果。
所述第一罩體2包括第一罩體底板201、設置在所述第一罩體底板201上并用于與所述第二罩體3進行連接的第一罩體環壁202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一罩體底板201上位于所述第一開孔4周圍的燈管連接孔203,所述燈管連接孔203均勻地圓周排列在所述第一罩體底板201上。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燈管連接孔203的數量為八個,與所述燈管1以及基板6的數量相一致。
所述連接板7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罩體2靠近所述第二罩體3一側側面上的連接板主體701以及設置在所述連接板主體701靠近所述第二罩體3一側側面上的連接板LED貼片702,所述連接板主體701為環形連接板。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基板6向外的側面上設有所述LED貼片8作為主發光部分,所述LED貼片8與所述連接板LED貼片702通電導通,保證了整體的全方位發光效果,另一方面,所述連接板主體701與所述基板6的下端固定連接,也能進一步保證所述基板6的穩定性。
所述連接板主體701上用于與所述基板6進行卡接的連接板主體開口703,所述基板6在所述連接板主體開口703處與所述連接板主體701進行焊接固定并通電連通所述連接板LED貼片702。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基板6的下端開合在所述連接板主體開口703內,并通過錫焊等具有導電作用的焊接方式來保證兩個效果,即連接固定和通電導通,保證所述連接板LED貼片702能正常發光。
所述第二罩體3包括與所述第一罩體2進行連接的第二罩體主體301,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二罩體主體301上位于所述第二開孔5周圍并向所述第一罩體2方向延伸的第二開孔孔壁302,所述第二罩體主體301上設有用于反射所述連接板LED貼片702光線的第二罩體內底面303。所述第一罩體底板201上位于所述第一開孔4周圍設有用于與所述第二開孔孔壁302進行連接固定并封閉保護所述連接板7的第一開孔孔壁204。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連接板LED貼片702用于向下發光照明,而所述第二罩體內底面303用于向上反射光線以進行燈頭部位的照亮,所述第一開孔孔壁204與所述第二開孔孔壁302的卡接或者粘結固定結構,使得周邊卡接固定的整個所述燈管底罩能達到全封閉保護所述連接板7的目的,而所述燈管底罩的中部貫穿孔在增大向下透光量的基礎上也作為向上補充相對較冷的空氣的入口,以保證散熱循環的暢通,即所述燈管1處向外發散熱空氣、所述燈管底罩的開孔向上補充冷空氣。
所述燈管1的環形端面抵在所述連接板7異于設有所述連接板LED貼片702的側面上,所述燈管1在所述燈管連接孔203處與所述第一罩體底板201連接固定。
在本實施例中,玻璃材質的所述燈管1與所述連接板7接觸,因此所述燈管1為所述連接板LED貼片702的散熱部位,保證即使被密閉的所述連接板7也具有一定的散熱效果。
所述連接板LED貼片702之間導電連通,并通過所述基板6與LED照明燈的燈頭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連接板LED貼片702與所述LED貼片8連接,并通電導通,一起進行發光照明。
所述連接板主體開口703為由所述連接板主體701內環向外設置的矩形缺口,所述連接板主體開口703的數量與位置與所述燈管連接孔203一一對應。
所述第二罩體3下端面上設有用于防摔的截面為半圓的環形凸出體304。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半圓的環形凸出體304用于在整個所述LED照明燈意外下落墜地后,能由圓弧形的外部輪廓進行受力分散,避免直接墜地而發生破損,最大程度的保證所述燈管底罩的安全。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所述技術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修改。這些都是不具有創造性的修改,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