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led散熱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led散熱器。
背景技術:
led光源由于光電轉化效率高,可大幅節約電能,同時還具有體積小、壽命長、易控制等特點,因此正迅速替代傳統白熾燈、熒光燈、金鹵燈和高壓鈉燈等,在各個領域被廣泛應用。
但led光源作為半導體二極管的一種,必須工作在一定的溫度范圍以內;超過額定溫度,就會引起顯著光衰甚至燒毀。尤其一些大功率led光源,熱流密度很高,必須將熱量及時帶走,散到環境空氣中。因此,高效可靠的led散熱器就非常必要。
目前大功率led光源多采用金屬散熱器,利用金屬的高導熱系數,將led光源的熱量取走,然后通過散熱器上的鰭片,利用空氣的對流,將熱量釋放到空氣中。當這一過程達到熱平衡時,led光源的溫度會趨于穩定值。led散熱器目的就是將led光源的工作溫度控制在額定溫度以內,保證led安全有效地工作。
金屬散熱器的導熱系數各不相同,出于成本和導熱能力的綜合考量,鋁合金散熱器為應用中的主流。常用鋁合金根據種類不同,導熱系數一般在50~200w/(m·k)之間。在導熱方向上,金屬散熱器會產生溫度梯度:即從靠近led光源側至遠離光源側,溫度逐漸降低;根據功率不同,最大溫差在幾攝氏度到幾十攝氏度之間。這種溫度不均勻性導致整個散熱器的平均溫度變低,亦即換熱能力變低。為了達到一定的換熱量,需要增大換熱面積來補償。
由于風扇等運動式的機械元件具有壽命短、噪音大、可靠性低的特點,大部分led散熱器都避免采用強制對流,而采用免維護、可靠性高和無功耗的自然對流。但自然對流的缺點是對流換熱系數低,為了達到一定的換熱量,需要較大的換熱面積。
綜上兩點,換熱面積的增大會造成led燈具成本上升、重量增加和空間利用率降低.
技術實現要素: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led散熱器,以解決上述的至少一項技術問題。
(二)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led散熱器,其中,包括:內腔、鰭片和光源安裝面,其中,
光源安裝面,與內腔的筒壁的側面接觸放置,且所述光源安裝面的表面配置有led光源;
所述鰭片為多片,以內腔的筒壁為中心,自該光源安裝面的兩側在內腔的筒壁外側呈扇形間隔排列,其中,每片鰭片兩側的波紋方向相反,且相鄰的兩片鰭片相對的波紋方向相反;
內腔中注入有相變導熱液體。
可選地,所述鰭片的波紋可以為尖角波紋。
可選地,所述內腔中可以設置有吸液芯,用于吸附所述相變導熱液體,所述吸液芯為能產生毛細力的毛細結構。
可選地,所述吸液芯可以為金屬絲網、燒結金屬粉末或者泡沫金屬或者當量直徑為微米級的槽道結構。
可選地,所述內腔頂上可以開設有供相變導熱液體注入的注液口,內腔還可以包括封帽,與所述注液口擰合,用于密封注液口。
可選地,所述內腔與鰭片可以為一體式結構,該一體式結構的材質為鋁合金。
可選地,所述鰭片的數量可以為2~120個。
可選地,所述鰭片的尖角波紋的高度可以為1mm~5mm。
(三)有益效果
本發明相較于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
1、本發明采用了尖角波紋的鰭片代替了現有的圓弧形波浪波紋,增加了換熱表面積,同時對空氣造成擾動,提高鰭片-空氣的自然對流換熱系數,從而達到了更好的散熱效果。
2、本發明的相鄰鰭片相對兩面的尖角波紋為非對稱結構,以增強鰭片間的空氣擾流作用,提高了鰭片-空氣的自然對流換熱系數,減少了換熱面積,同時,散熱器的鰭片和內腔的筒壁為一體式結構,可大幅減少接觸熱阻,從而減小了散熱器的溫度梯度,從而實現了結構緊湊、成本降低、效率提高,尤其可以適用于大功率、高熱流密度的led光源。
3、本發明的內腔中設置有吸液芯,用于吸附內腔底部的相變導熱液體,使得在led光源水平照射時,保證發熱面始終接觸相變導熱液體,從而保證散熱效果。
4、本發明還可以根據用戶的散熱需求,調整鰭片的寬度、高度、間距,已達到不同的散熱效果。
5、本發明結構合理,加工方便,尤其是整體熱阻低、熱響應迅速、重量輕、體積小,并可適應多種安裝方式和照明角度,可用于工礦燈、路燈、隧道燈、投光燈、誘魚燈等多種燈具中。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led散熱器的外觀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led散熱器的內部剖視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的led散熱器的尖角波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有技術中金屬散熱器導熱時會隨著與led的距離,產生溫度梯度,出現溫度不均勻的情況,為了解決該問題,達到一定的換熱量,需要增大換熱面積來補償。另外,大部分led散熱器都避免采用強制對流,而采用免維護、可靠性高和無功耗的自然對流。但自然對流的缺點是對流換熱系數低,為了達到一定的換熱量,需要較大的換熱面積。因此,現有技術中,常用的是通過增大換熱面積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但是會造成led燈具成本上升、重量增加和空間利用率降低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led散熱器,采用了尖角波紋的鰭片代替了現有的圓弧形波浪波紋,尖角形狀可以為三角形或者其他多角形,一般來說,尖角的角度選擇銳角。相鄰鰭片相對兩面的尖角波紋為非對稱結構,將散熱器的鰭片和內腔的筒壁設計為一體式結構,提高鰭片-空氣的自然對流換熱系數,從而達到了更好的散熱效果。同時也實現了led散熱器的結構緊湊、成本降低、效率提高,尤其適用于大功率、高熱流密度的led光源。另外,該led光源不僅在向下照射時能夠高效散熱,通過本發明的內腔中的吸液芯,也確保了led光源水平照射時,發熱面始終接觸相變導熱液體,從而保證led系統在不同角度照射時的散熱效果。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led散熱器的外觀示意圖,如圖1所示,本發明提供了一種led散熱器,整體呈半太陽花式結構,包括:內腔1、鰭片4和光源安裝面6。其中,光源安裝面6與內腔1的筒壁側面接觸放置,且在所述光源安裝面的表面配置led光源;多片鰭片4以內腔1的筒壁為中心,自該光源安裝面6的兩側,在內腔1的筒壁側面呈扇形間隔排列,其中,每片鰭片4兩側的波紋方向相反(也就是說,鰭片4一側的波紋朝向內腔1,另一側的波紋遠離內腔1),且相鄰的兩片鰭片4相對的波紋方向相反。此外,內腔1中注入有相變導熱液體。
不同于現有常用的圓弧形波浪波紋,本發明實施例的鰭片4的波紋可以為尖角波紋,尖角形狀可以為三角形或者其他多角形,其角度一般為銳角,其中,為了加工方便,優選為三角形。一方面由于兩段直線長度大于圓弧長度,增大了換熱表面積;更重要的是波紋尖角可以對空氣造成擾動。空氣在尖角處形成微小的旋渦,這種旋渦破壞了貼近鰭片4處的空氣薄層——這層空氣薄層稱為邊界層,由于流速很低,實際上是一層熱阻。邊界層的擾流可以提高鰭片4-空氣的自然對流換熱系數。且同一波紋的兩側以及相鄰的兩片鰭片4相對的波紋方向相反,可以使鰭片4間隙中的空氣在流動時,兩側受到的阻力不同,從而產生一種整體旋轉的趨勢,提高鰭片4-空氣的自然對流換熱系數。
當led光源安裝在光源安裝面6上后,工作時熱量從led光源經由導熱硅脂或導熱硅膠傳遞至光源安裝面6;對于散熱器來說,光源安裝面6可視為發熱面。當led光源向下照射時,即光源安裝面6為水平面,由于重力作用,發熱面內部被沉積的相變導熱液體覆蓋。相變導熱液體為低沸點工質,受熱后沸騰氣化,由液相變為氣相,此過程為相變過程。由于液體的潛熱遠大于其顯熱,相變過程中相變導熱液體會吸收大量的熱量,可保證led光源發出的熱量被及時導走,避免熱量淤積;同時相變過程為恒溫過程,通過調整相變導熱液體的沸點,可以保證led光源溫度始終處于額定溫度以下。相變導液體在內腔1的壁面上冷卻,放出熱量到內腔1的筒壁,氣相又重新變為液相,形成循環。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led散熱器的內部剖視圖,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散熱器頂面中心處有通向空腔的注液口,相變導熱液體通過內腔1頂上的注液口2注入內腔1中,同時還可以設置封帽3,通過將封帽3與所述注液口2擰合,以密封注液口2。內腔1中的吸液芯5,用于吸附所述相變導熱液體,所述吸液芯5為毛細結構,能夠產生毛細力。當led光源水平照射時,即光源安裝面為豎直面,內腔1中的相變導熱液體在重力的作用下沉在底部。吸液芯5依靠毛細力無功耗輸運相變導熱液體,從而將內腔1中的相變導熱液體吸附上來,相變導熱液體在重力和毛細力的作用下,達到受力平衡,在吸液芯5內維持一定的高度,保證發熱面內部始終接觸相變導熱液體。如前所述,相變導熱液體吸收熱量,由液相變為氣相,擴散到散熱器內腔1中。隨著液體的減少,吸液芯5內部液體高度變低,總的重力減少,毛細力便會再吸取液體上來,從而維持其與重力的平衡。吸液芯5一般由金屬絲網、燒結金屬粉末、泡沫金屬或者當量直徑為微米級的槽道結構制成,其中,槽道結構的當量直徑一般優選為50μm~500μm。只要可以形成毛細結構,就會產生毛細力。水平照射的led燈具,在其散熱器的空腔內布置吸液芯5,保證相變導熱液體可以覆蓋led光源的發熱區域,保證較好的散熱效果,以維持led光源始終工作在額定溫度內。
另外,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內腔1與鰭片4為一體式結構,采用鋁型材擠壓、鍛壓或壓鑄等加工方式均能做到。相比鰭片4焊接、粘接、脹接或其它機械方式固定于內腔1上,可大幅減少接觸熱阻,降低溫度梯度。
用戶可以根據散熱需求,調整鰭片4的寬度、高度、間距,以達到不同的散熱效果。一般來說,所述鰭片4的數量為2~120,內腔為圓柱狀的散熱器,其外直徑(即兩個相對的鰭片4的距離)一般為50mm~500mm,鰭片4的尖角波紋的高度為1mm~5mm,鰭片4的排布可以是規則的,也可以是不規則的。另外,同一led散熱器的鰭片4的形狀大小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的led散熱器的尖角波紋示意圖,如圖3所示,在兩個鰭片4的間隙中,相對兩個面的波紋尖角是非對稱的:一側尖角朝外(朝向內腔),為迎風波紋;一側尖角朝里(遠離內腔),為順風波紋。本發明的這種設計可以使相鄰鰭片4的間隙中的空氣在流動時,兩側受到的阻力不同,從而產生一種整體旋轉的趨勢。這種趨勢是一種大尺度上的擾流,如同生活中攪動熱水加速其降溫,以增強鰭片4間隙的空氣擾流作用,從而提高鰭片4-空氣的自然對流換熱系數。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