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燈座產品技術領域,特指一種結構簡單、穩固的改進型燈座。
背景技術:
:
由于近年來全球為地球資源與地球環境大力提倡節能減排,尤其是在照明方面開發出并大力使用節能熒光燈泡與LED燈泡來取代傳統耗電、低效率的烏絲燈泡。這是因為烏絲燈泡耗電的原因就在于它絕大部分的電能消耗在發熱,只有少部分電能用于發光,故其發光效率低,當它被用于一種嵌燈時(嵌入在密封的天花板內的一種燈具),其發熱更成為危險所在(因密封又高溫可能致使天花板等建材燃燒),因而此種嵌燈也已改用冷光燈系列,即節能熒光燈泡與LED燈泡。
對于上述的節能改造而言,需要對燈座進行相應的調整,例如針對E26型的燈座而言,為了防止高溫,其采用的陶瓷燈座,以及燈座與外部電源的電線采用了鉚接的結構,而節能熒光燈泡與LED燈泡由于發熱量小,無需這種設計,所以可以對其進行改進,采用更加簡單和成本低的設計替代。但是如果完全更換現有等傳統燈座,將造成巨大的浪費。正式基于這個原因,本發明針對現有的燈座進行改進,以令其能在配合節能熒光燈泡與LED燈泡的前提下,進一步簡化結構,降低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目前的傳統燈座,進行改進,提供一種改進型燈座,其具有結構簡單、穩固,并且可進一步降低產品的成本。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術方案:一種改進型燈座包括:燈座主體,該燈座主體上形成有與燈體的燈頭匹配連接的內螺紋接口,于接口內設置有與燈頭形成電性連接的第一、第二電極;所述的燈座主體上設置有卡鉤件,該卡鉤件兩側向燈座主體外側延伸,并且于卡鉤件的末端形成卡鉤部;于燈座主體上形成有一用于限位的凸緣。
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燈座主體采用塑膠一體成型的方式在所述接口內形成所述的內螺紋;所述的第一電極位于接口頂部,所述的第二電極位于接口設置內螺紋的側壁上。
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接口側壁上形成有供第二電極放置的凹槽,所述的第二電極位于該凹槽內。
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燈座主體上端開設兩個接線插口、外部電源線的正第二電線、通過兩個接線插口、插入燈座主體內,并分別與燈座中的第一、第二電極、卡嵌連接。
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于所述的接口內對應所述的兩個接線插口位置分別設置有第一彈性夾片和第二彈性夾片,該第一彈性夾片和第二彈性夾片分別與第一、第二電極一體成型;第一、第二電線通過第一彈性夾片和第二彈性夾片分別與第一、第二電極導通。
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燈座主體上形成有分別用于容置第一彈性夾片和第二彈性夾片的第一彈性夾片容置槽和第二彈性夾片容置槽;所述的第一彈性夾片和第二彈性夾片上分別成型有卡凸,所述的第一彈性夾片容置槽和第二彈性夾片容置槽上對應上述卡凸的位置設置有與之對應的卡槽;所述的兩個接線插口、分別與第一彈性夾片容置槽和第二彈性夾片容置槽連通;當外部電源線的兩根電線通過兩個接線插口插入時,其中一根電線向下推動第一彈性夾片沿第一彈性夾片與第一彈性夾片容置槽內壁之間形成的間隙插入;另一根電線向下推動第二彈性夾片沿第二彈性夾片與第二彈性夾片容置槽內壁之間形成的間隙插入。
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燈座主體上端在兩個接線插口的旁側分別開設有退線插孔,并且該退線插孔分別與第一彈性夾片容置槽和第二彈性夾片容置槽連通。
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彈性夾片和第二彈性夾片的末端分別形成有引導槽。
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卡鉤件與燈座主體采用塑膠一體成型的方式固為一體;或者,所述的卡鉤件與燈座主體采用分體設計,卡鉤件固定連接在燈座主體上。
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卡鉤件的卡鉤部上形成有防滑齒。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在現有燈座(例如E26型)上進行了進一步的改進,采用塑膠材料替代原有的陶瓷材料作為燈座主體的制作材料,從而進一步降低產品的成本。為了安裝方便,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卡鉤件,通過卡鉤件將本實用新型固定在相關設施上開設的安裝孔內,其安裝拆卸均非常便捷,同時,本實用新型簡化了結構,外部的電源線采用插線式的方式與燈座進行連接,裝配簡單。燈座內的兩個電極直接與燈頭進行接觸,從而無需使用內嵌金屬螺紋套作為電極,降低成本,并且整個產品的裝配和使用時,安裝更加方便、安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是圖1中A-A向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另一視角的立體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立體分解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與外部電源線連接狀態立體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見圖1-7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改進型燈座。其包括:燈座主體1,該燈座主體1上形成有與燈體的燈頭匹配連接的內螺紋接口11,于接口11內設置有與燈頭形成電性連接的第一、第二電極3、4,所述的燈座主體1上設置有卡鉤件2,該卡鉤件2兩側向燈座主體1外側延伸,并且于卡鉤件2的末端形成卡鉤部21;于燈座主體1上形成有一用于限位的凸緣12。
所述的卡鉤件2與燈座主體1采用塑膠一體成型的方式固為一體;或者,所述的卡鉤件2與燈座主體1采用分體設計,卡鉤件2固定連接在燈座主體1上。
所述的卡鉤件2的卡鉤部21上形成有防滑齒211。
所述的燈座主體1采用塑膠一體成型的方式在接口11內形成所述的內螺紋;所述的第一電極3位于接口11頂部,所述的第二電極4位于接口11設置內螺紋的側壁上。所述的接口11側壁上形成有供第二電極4放置的凹槽110,所述的第二電極4位于該凹槽110內。凹槽110與內螺紋螺紋深度形成干涉,這樣當燈泡的燈頭螺旋連接在接口11內時,放置在凹槽110內的第二電極4不會對燈頭的螺旋進給產生阻擋,同時又確保第二電極4與燈頭表面形成電性接觸。
在所述的燈座主體1上端開設兩個接線插口13、14,外部電源線的兩根電線5、6通過兩個接線插口13、14插入燈座主體1內,并分別與燈座中的第一、第二電極3、4卡嵌連接。具體結構如下:于所述的接口11內對應所述的兩個接線插口12、13位置分別設置有第一彈性夾片30和第二彈性夾片40,該第一彈性夾片30和第二彈性夾片40分別與第一、第二電極3、4電性連接或者一體成型(本實施例采用了一體成型的方式)。兩根電線5、6通過第一彈性夾片30和第二彈性夾片40分別與正、第二電極3、4導通。
所述的燈座主體1上形成有分別用于容置第一彈性夾片30和第二彈性夾片40的第一彈性夾片容置槽15和第二彈性夾片容置槽16;所述的第一彈性夾片30和第二彈性夾片40上分別成型有卡凸301、302,所述的第一彈性夾片容置槽15和第二彈性夾片容置槽16上對應上述卡凸301、302的位置設置有與之對應的卡槽;所述的兩個接線插口13、14分別與第一彈性夾片容置槽15和第二彈性夾片容置槽16連通。
參見圖7所示,當外部電源線的兩根電線5、6通過兩個接線插口13、14插入時,其中電線5向下推動第一彈性夾片30,沿第一彈性夾片30與第一彈性夾片容置槽15內壁之間形成的間隙插入;另一根電線6向下推動第二彈性夾片40,沿第二彈性夾片40與第二彈性夾片容置槽16內壁之間形成的間隙插入。由于第一、第二彈性夾片30、40的彈性夾持,電線5、6插入后,無法進行退出的。即便是強行將電線5、6向外拉出,由于第一、第二彈性夾片30、40的彈性夾持力,也只會令其更加緊密的將電線5、6夾緊,從而防止電線的接觸不良,或者因不可預知的外力導致電線脫落。
當然,如果要更換燈座需要將電線5、6有燈座1上退出時,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結構。所述的燈座主體1上端在兩個接線插口13、14的旁側分別開設有退線插孔17、18,并且該退線插孔17、18分別與第一彈性夾片容置槽15和第二彈性夾片容置槽16連通。當需要退線時,使用一個工具(例如螺絲批)插入退線插孔17、18,推動第一、第二彈性夾片30、40向下彎折,從而令第一、第二彈性夾片30、40與容置槽內壁之間的間隙增大,電線5、6失去了夾持力,就容易被拉出。
另外,為了便于電線5、6插入時,可以順利的插入到第一、第二彈性夾片30、40與容置槽內壁之間的間隙中,所述的第一彈性夾片30和第二彈性夾片40的末端分別形成有引導槽303、403。通過該引導槽,電線插入時,電線的端部將沿引導槽順利的插入彈性夾片與容置槽之間。
所述的燈座主體1上設置有卡鉤件2,該卡鉤件2兩側向燈座主體1外側延伸,并且于卡鉤件2的末端形成卡鉤部21;于燈座主體1上形成有一用于限位的凸緣12。
安裝本實用新型時,將本實用新型插入到對應的安裝孔中,并通過凸緣12進行限位,然后用手壓緊卡鉤件2,令其向內收窄,確保兩側的卡鉤部21可以插入安裝孔中對應的卡槽。然后松開卡鉤件2,卡鉤件2在自身彈力作用下復位,實現卡鉤部21與卡槽之間的穩定卡嵌配合,并且在防滑齒211的作用下不會出現滑落的情況。
當然,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非來限制本實用新型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述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應包括于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