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LED照明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混光擴散式光源。
背景技術:
隨著LED照明技術的不斷革新,LED產品的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泛,但是由于LED發光具有指向性強的特性,因此LED產品發光面小。該缺陷阻礙了LED照明產品的進一步發展。
現有的很多LED產品在LED光源上增加透鏡,通過透鏡對LED光源發出的光進行擴散,以便增大LED產品的發光角度。這種增加透鏡的方式是通過對每個燈珠增加一個單獨的透鏡來實現的,局限性大,易導致產品單一,很難多樣化。此外,為了保證光線不變形,每個透鏡需要與相應的燈珠準確對位,制備工藝復雜,不易控制;成品的合格率較低。
隨著LED產品的進一步發展,為了解決每個燈珠配備一個透鏡而造成的工藝復雜、合格率差等問題,有技術人員用多個光源將單個透鏡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透鏡模組。但是這種方式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燈珠位置偏差后光型改變的問題;除此之外,透鏡數量跟燈珠數量必須一致導致設計制作有很大的局限性。
因此需要一種能夠解決LED燈珠發光角度小、照射面積小;透鏡生產難度大、工藝復雜;透鏡連接模組光源偏位、工藝難度大、設計局限性大等問題的LED產品。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發光角度大、生產工藝簡單的混光擴散式光源。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混光擴散式光源,所述混光擴散式光源包括:混光擴散罩、驅動電源器和發光體;
所述發光體包括光源載體和光源,所述光源設置于所述光源載體上;
所述驅動電源器固定于所述發光體的上方;
所述混光擴散罩罩設于所述發光體的上方,所述混光擴散罩具有與所述驅動電源器相匹配的空腔,用于保護所述驅動電源器;
所述混光擴散罩上設置有多個與所述混光擴散罩同心并與所述混光擴散罩邊緣平行的凹槽和/或凸起。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所述混光擴散罩為圓形結構,所述混光擴散罩上設置有多個與所述混光擴散罩同心的環形凹槽和/或凸起。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具體實施方式,所述混光擴散式光源的厚度為20mm~30mm。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具體實施方式,所述凸起的厚度為3mm~5mm。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具體實施方式,所述混光擴散罩的厚度為1.2mm~2mm。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具體實施方式,所述光源載體包括:鋁基板、玻纖板、陶瓷基板、玻璃基板和/或支架。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具體實施方式,所述光源包括固態發光源、氣體發光源、電阻式發光源。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具體實施方式,所述混光擴散式光源還包括:固定連接器;
所述固定連接器設置于所述光源載體上,用于將所述混光擴散式光源與其他部件相連接。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具體實施方式,所述固定連接器包括:磁鐵、螺絲、卡扣。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混光擴散式光源中,在發光體的上方設置有混光擴散罩。混光擴散罩跟發光體之間并非緊密接觸,而是存在一定的距離,使光源發出的光可以進行連續反射。混光擴散罩上具有與所述驅動電源器相匹配的空腔,可以對驅動電源器進行有效保護,而無需另外增加保護殼之類的部件對驅動電源器進行保護,結構更加簡單。混光擴散罩上的凹槽和/或凸起結構可以將光線傳遞后打散,從而達到增大發光角度的目的。此外,該混光擴散罩并不需要與光源位置進行準確對應,發光體的少量偏移不會影響到整燈的發光效果,工藝難度顯著降低。因此在整燈的制備過程中對于光源的位置基本沒有要求,發光體只需在凸起和/或凹槽所圍成的封閉結構范圍內就可以,工藝簡單、成品合格率高。不但如此,還可以根據不同的設計需求設置不同數量的光源。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混光擴散式光源打破了光源與透鏡之間數量固定的局限性,使設計更加多樣化、工藝更加簡單化。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所作的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所示為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混光擴散式光源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所示為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混光擴散式光源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的分體結構示意圖;
圖3所示為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混光擴散式光源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的側視圖。
附圖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圖標記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文的公開提供了許多不同的實施例或例子用來實現本實用新型的不同結構。為了簡化本實用新型的公開,下文中對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設置進行描述。此外,本實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復參考數字和/或字母。這種重復是為了簡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討論各種實施例和/或設置之間的關系。應當注意,在附圖中所圖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繪制。本實用新型省略了對公知組件和處理技術及工藝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實用新型。
參見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混光擴散式光源包括:混光擴散罩1、驅動電源器3和發光體4。
所述發光體4包括光源載體42和光源41,所述光源41設置于所述光源載體42上。優選的,所述光源載體42包括但不限于:鋁基板、玻纖板、陶瓷基板、玻璃基板和/或支架。優選的,所述光源41包括但不限于:固態發光源、氣體發光源、電阻式發光源。更為優選的,所述光源41為LED光源。
所述驅動電源器3固定于所述發光體4的上方。驅動電源器3可以根據整燈的結構設置于發光體4上方的任何位置,但是優選的,設置于發光體4的中心區。該驅動電源器3是混光擴散式光源的電能轉換部分,主要用于將輸入的市電轉換為發光體所需要的電參數。其中,上述電參數主要包括不同光源所需要的不同頻率的電壓電流參數。
所述混光擴散罩1罩設于所述發光體4的上方,所述混光擴散罩1具有與所述驅動電源器3相匹配的區域,用于保護所述驅動電源器3。該區域通常為凸起設置,該凸起區域的尺寸以及位置以驅動電源器3的尺寸為準。例如,優選的,當驅動電源器3設置于中心位置時,混光擴散罩1上的用于保護驅動電源器3的區域也設置與中心位置。在傳統的混光擴散式光源中,還設置有對驅動電源器3進行保護的保護殼,但是本實用新型創造性地去除了保護殼,對混光擴散罩1的結構進行了調整,就可以實現對驅動電源器3的保護,降低了生產成本,便于安裝使用。
所述混光擴散罩1上設置有多個與所述混光擴散罩1同心并與所述混光擴散罩1邊緣平行的凹槽和/或凸起。優選的,所述混光擴散罩1為圓形結構,所述混光擴散罩1上設置有多個與所述混光擴散罩1同心的環形凹槽和/或凸起。
驅動電源器3放在混光擴散罩1的空腔內,可以被有效保護。雖然在該空腔內未安裝光源41,但是光線經過混光擴散罩1上的凸起能夠被不斷折射、混光,進而光線會發散到混光擴散罩1的各個位置,避免了暗區的出現,發光效果更好。為了達到最佳的發光效果,優選的,所述混光擴散式光源的厚度為20mm~30mm,例如:20mm,25mm或者30mm。優選的,所述凸起的厚度為3mm~5mm,例如:3mm、4mm或者5mm。優選的,所述混光擴散罩1的厚度為1.2mm~2mm,例如:1.2mm、1.6mm或者2mm。
參考圖3,圖3中的黑色箭頭表示光源41發出的光線的導光方向。
從圖3中可以看出,混光擴散罩1與光源41之間有一定距離,光線在混光擴散罩1上的凹槽和/或凸起位置以及光源載體42之間不斷反射,最終通過混光擴散罩1均勻地將光線發散出去。
現有的一些LED產品,將燈珠(光源)與透鏡貼近,通過透鏡將燈珠發出的光線均勻折射。根據折射原理,發光體必須離透鏡很近才能達到擴散作用。因此這種方式對工藝要求很高,一旦光源偏移,就會出現發光不均勻的現象。此外,光源與透鏡過于接近,會使得光源附近的溫度長時間大量聚集,會嚴重影響光源的壽命、加速透鏡的老化。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混光擴散式光源,光源41與混光擴散罩1直接存在一定的距離,不但可以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對光源41發出的光進行均勻混光,同時還消除了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延長了光源41的壽命。
另外,如果要將透鏡與光源貼近并對應,那么顯然透鏡本身的制備工藝也需要非常精準,增加了工藝難度。而本實用新型中,混光擴散罩1與光源41無需一一對應,因此工藝難度降低了,更易于實現。
為了將該混光擴散式光源與其他部件相連接,所述混光擴散式光源還包括:固定連接器5。所述固定連接器5設置于所述光源載體42上。優選的,所述固定連接器5包括:磁鐵、螺絲、卡扣。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混光擴散式光源,發光效果好、壽命長、工藝難度低、易于大面積推廣使用。
雖然關于示例實施例及其優點已經詳細說明,應當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所附權利要求限定的保護范圍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各種變化、替換和修改。對于其他例子,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容易理解在保持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內的同時,工藝步驟的次序可以變化。
此外,本實用新型的應用范圍不局限于說明書中描述的特定實施例的工藝、機構、制造、物質組成、手段、方法及步驟。從本實用新型的公開內容,作為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將容易地理解,對于目前已存在或者以后即將開發出的工藝、機構、制造、物質組成、手段、方法或步驟,其中它們執行與本實用新型描述的對應實施例大體相同的功能或者獲得大體相同的結果,依照本實用新型可以對它們進行應用。因此,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旨在將這些工藝、機構、制造、物質組成、手段、方法或步驟包含在其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