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汽車車燈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汽車信號燈的環狀車燈光導。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車燈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汽車信號燈使用了光導技術。一般來講,常規的光導為流線型,其內配鏡也會隨光導曲線變化,光導距內配鏡距離基本保持一致,出光效果沒有差別,所以整體效果均勻。但越來越多的車燈收到光源位置或其他結構限制,光導曲線不能完全匹配內配鏡。也就是說,在部分情況下,光導距內配鏡距離是變化的,這會造成不同距離間的車燈點亮效果不一致,出光不均勻。尤其當內配鏡表面使用皮紋工藝,或內配鏡使用散射材料,這種差異會越發明顯。因此解決上述問題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環狀車燈光導,光源出光后進入第一環形光導,光線第一環形光導中經過勻光后打在第一環形光導后表面的光導背面齒并射出光導,之后進入第二環形光導,第二環形光導前表面與內配鏡的曲面吻合從而使得第二環形光導與內配鏡距離一致,第二環形光導將光線全反射傳遞到前表面,由于第二環形光導的前表面具有特殊設計的階梯狀,光線基本沒有改變傳遞方向射出光導,經內配鏡后出光效果均勻一致,解決了背景技術中出現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環狀車燈光導,包括有第一環形光導,第一環形光導右側為前表面、為光源進入端,所述第一環形光導左側為后表面,第一環形光導的后表面有光導背面齒;所述第一環形光導左側設置有第二環形光導,第二環形光導右側為后表面、為光線進入端,第二環形光導左側為前表面,第二環形光導前表面從后側往前側為逐漸降低的階梯狀;所述第二環形光導的右側為后表面,其后表面為平面;所述第二環形光導左側設置有內配鏡,內配鏡右側為曲面。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第一環形光導和第二環形光導之間的距離為0.5mm。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第二環形光導前表面的階梯狀的階梯高度為2mm,階梯表面為平面或弧面。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第二環形光導的前表面與內配鏡的曲面相吻合從而使得第二環形光導與內配鏡之間的距離保持一致。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光源出光后進入第一環形光導,光線第一環形光導中經過勻光后打在第一環形光導后表面的光導背面齒并射出光導,之后進入第二環形光導,第二環形光導前表面與內配鏡的曲面吻合從而使得第二環形光導與內配鏡距離一致,第二環形光導將光線全反射傳遞到前表面,由于第二環形光導的前表面具有特殊設計的階梯狀,光線基本沒有改變傳遞方向射出光導,經內配鏡后出光效果均勻一致。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第一環形光導的左視圖。
其中:1-第一環形光導,2-光導背面齒,3-第二環形光導,4-內配鏡。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加深對本發明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定。
如圖1和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環狀車燈光導,包括有第一環形光導1,第一環形光導1右側為前表面、為光源進入端,所述第一環形光導1左側為后表面,第一環形光導1的后表面有光導背面齒2;所述第一環形光導1左側設置有第二環形光導3,第二環形光導3右側為后表面、為光線進入端,第二環形光導3左側為前表面,第二環形光導3前表面從后側往前側為逐漸降低的階梯狀;所述第二環形光導3的右側為后表面,其后表面為平面;所述第二環形光導3左側設置有內配鏡4,內配鏡4右側為曲面。所述第一環形光導1和第二環形光導3之間的距離為0.5mm。所述第二環形光導3前表面的階梯狀的階梯高度為2mm,階梯表面為平面或弧面。所述第二環形光導3的前表面與內配鏡4的曲面相吻合從而使得第二環形光導3與內配鏡4之間的距離保持一致。
光源出光后進入第一環形光導1,光線第一環形光導1中經過勻光后打在第一環形光導1后表面的光導背面齒2并射出光導,之后進入第二環形光導3,第二環形光導3前表面與內配鏡4的曲面吻合從而使得第二環形光導3與內配鏡4距離一致,第二環形光導3將光線全反射傳遞到前表面,由于第二環形光導3的前表面具有特殊設計的階梯狀,光線基本沒有改變傳遞方向射出光導,經內配鏡4后出光效果均勻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