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光模組及其導光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導光模組及其導光結構。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隨著電子裝置與顯示設備的蓬勃發展,用于產品外觀處以顯示相關狀態的發光裝置也日益受到重視。一般而言,是使用具有小型化、高亮度的發光二極管(Light-Emitting D1de;LED)作為光源,并通過導光結構調整出光形式,例如出光亮度、出光角度,以符合各種不同的產品需求。然而,導光結構在改變光線方向時,卻容易導致光線的能量衰減。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導光模組及其導光結構,其可降低光線在改變方向時的能量衰減幅度。
[0004]依據本實用新型的部分實施方式,一種導光結構包含入光部、出光部、多個導光柱以及至少一光轉向部。入光部與出光部分別位于此些導光柱的其中兩者上。光轉向部連接于此些導光柱的其中相鄰兩者之間。光轉向部與導光柱的表面粗糙度和透光率中的至少一者是不同的。
[0005]依據本實用新型的部分實施方式,一種導光模組包含上述導光結構以及至少一遮光體插槽。遮光體插槽隔離導光結構的相鄰兩者。
[0006]依據本實用新型的部分實施方式,其中光轉向部所連接的此些導光柱的長度方向是垂直的。
[0007]依據本實用新型的部分實施方式,其中此些導光柱的任意相鄰兩者的長度方向相交,且入光部與出光部分別位于此些導光柱的其中相分隔的兩者上。
[0008]依據本實用新型的部分實施方式,其中此些導光柱的至少一者連接于入光部所位于的導光柱,且此些導光柱的至少該者的長度方向相交于入光部所位于的導光柱的長度方向。
[0009]依據本實用新型的部分實施方式,其中光轉向部具有一外表面,此外表面遠離于此些導光柱的相鄰兩者所形成的一夾角處,其中此外表面是呈起伏狀的。
[0010]依據本實用新型的部分實施方式,其中光轉向部的外表面包含多個第一子表面;以及多個第二子表面,此些第一子表面與此些第二子表面是交錯排列的,且此些第一子表面與此些第二子表面不平行。
[0011]依據本實用新型的部分實施方式,其中此些第一子表面垂直于此些第二子表面。
[0012]依據本實用新型的部分實施方式,其中此些第一子表面與此些第二子表面的其中至少一者為霧面。
[0013]依據本實用新型的部分實施方式,其中光轉向部的外表面為一霧面。
[0014]依據本實用新型的部分實施方式,其中光轉向部包含反射粉層于其中。
[0015]于上述實施方式中,由于光轉向部與導光柱的表面粗糙度、透光率或兩者是不同的,而這樣的差異可幫助光線有效地從一導光柱轉向至另一導光柱,而降低光線在轉向處脫離導光結構的機率,故可降低光線在轉向時的能量衰減幅度,從而利于光線進行多階轉向,例如:三階、四階或更多階的轉向,而依舊能維持一定的發光亮度。
[0016]以上所述僅是用以闡述本實用新型所欲解決的問題、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及其產生的功效等等,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細節將在下文的實施方式及相關附圖中詳細介紹。
【附圖說明】
[0017]閱讀以下詳細敘述并搭配對應的附圖,可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多個樣式。需留意的是,附圖中的多個特征并未依照該業界領域的標準作法繪制實際比例。事實上,所述的特征的尺寸可以任意的增加或減少以利于討論的清晰性。
[0018]圖1為依據本實用新型的部分實施方式的導光模組的立體示意圖。
[0019]圖2為依據本實用新型的部分實施方式的導光模組的其中一導光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0020]圖3為依據本實用新型的部分實施方式的導光結構中的光轉向部的放大示意圖。[0021 ]圖4為依據本實用新型的部分實施方式的導光結構中的光轉向部的放大示意圖。
[0022]主要元件標號說明:
[0023]10 導光模組
[0024]100導光結構
[0025]HO入光部
[0026]112轉向面
[0027]120 出光部
[0028]130導光柱
[0029]140導光柱
[0030]142 外表面
[0031]144 內表面
[0032]150導光柱
[0033]152 外表面
[0034]154 內表面
[0035]160導光柱
[0036]162轉向面
[0037]170光轉向部
[0038]180光轉向部
[0039]180a光轉向部
[0040]182 外表面[0041 ]184 內表面
[0042]186反射粉狀結構
[0043]190光轉向部
[0044]200遮光體插槽
[0045]300光源
[0046]1822第一子表面
[0047]1824第二子表面
[0048]L光線
[0049]C夾角處
[0050]a長度方向[0051 ]b長度方向
[0052]c長度方向
[0053]d長度方向
【具體實施方式】
[0054]以下將以附圖及詳細說明清楚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精神,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后,當可由本實用新型所教示的技術,加以改變及修飾,其并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與范圍。
[0055]圖1為依據本實用新型的部分實施方式的導光模組的立體示意圖。于圖1中,導光模組10包含多個導光結構100、至少一遮光體插槽200以及多個光源300。在部分實施方式中,遮光體插槽200隔離相鄰的導光結構100。換句話說,遮光體插槽200位于相鄰的導光結構100之間。如此一來,當遮光體(未示于本圖中)插設于或貫穿遮光體插槽200時,插設于或貫穿遮光體插槽200的遮光體可防止導光結構100中的光線L互相干擾或干涉,亦可防止導光結構100中的光線L不必要地外散。舉例而言,如圖1所示,在部分實施方式中,每一光源300均可朝導光結構100發出光線L,導光結構100可將其所接收到的光線L轉向而引導至所需位置。由于遮光體插槽200位于相鄰導光結構100之間,故插設于遮光體插槽200的遮光體可阻擋其中一導光結構100的光線L進入另一導光結構100中,從而可避免相鄰導光結構100內的光線L互相干擾或干涉。
[0056]具體來說,于部分實施方式中,相鄰的導光結構100具有相互面對的表面,而遮光體插槽200位于此些相互面對的表面之間。在部分實施方式中,導光結構100可完全被遮光體插槽200圍繞。于其他實施方式中,導光結構100亦可部分地被遮光體插槽200圍繞。
[0057]圖2為依據本實用新型的部分實施方式的導光模組10的導光結構100與光源300的立體示意圖。參照圖2所示,導光結構100包含入光部110、出光部120、導光柱130、導光柱140、導光柱150以及導光柱160、以及光轉向部170、光轉向部180以及光轉向部190。入光部110位于光源300的照射范圍內,而可接收光源300所發出的光線L。舉例來說,光源300可為發光二極管,而入光部110可位于此發光二極管的照射范圍內。入光部110與出光部120分別位于導光柱130與導光柱160上。借此,光線L可從入光部110進入導光柱130中,且導光柱130中的光線L可通過光轉向部170、光轉向部180及光轉向部190以及其他導光柱140以及導光柱150,而被引導至導光柱160,光線L從而由出光部120離開導光結構100。
[0058]具體來說,導光柱130與導光柱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