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動力接收單元,處理盒以及圖像形成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動力接收單元,用于一種可拆卸地安裝于圖像形成裝置中的處理盒中,尤其涉及一種包括該動力接收單元的處理盒以及包括該處理盒的圖像形成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電子成像裝置包括復印機、激光打印機以及類似設備。電子成像裝置通常包括主體以及可拆卸的安裝到主體內的處理盒。
[0003]處理盒包括殼體,以及設置在殼體內的顯影劑、送粉單元、顯影單元、感光單元、清潔單元、以及動力接收單元等。當處理盒安裝到主體中時,在主體內設置的驅動部件與處理盒的動力接收單元相嚙合,從而將旋轉力傳遞到處理盒內,帶動顯影單元、感光單元等轉動,進行顯影工作。
[0004]電子成像裝置通過采用處理盒和主體可分離的結構,當處理盒內的顯影劑用完時,使用者可以很方便的更換處理盒、或對設備進行維護,而無需依賴專業的服務人員,改進了用戶對電子成像裝置維護的可操作性。
[0005]如圖1所示,處理盒200安裝到主體100中的方向(X方向)一般與處理盒200的長度方向垂直,而處理盒上與主體100中的驅動部件相嚙合的動力接收單元卻設置在處理盒沿長度方向的一端。如中國專利201010585490.8中提及的技術方案,為了方便處理盒的動力接收單元與主體的驅動部件的嚙合,通常將驅動部件或動力接收單元設置成可伸縮結構。當處理盒安裝到主體中后,驅動部件伸出與動力接收單元嚙合,或者是動力接收單元伸出與驅動部件嚙合,從而達到將旋轉力從主體傳遞到處理盒中的目的。
[0006]但是,在一些圖像形成裝置中,局限于主體內部的空間,使動力接收單元能夠伸縮的距離很小,或者,主體內部的一些部件阻擋動力接收單元的伸縮,導致處理盒安裝到主體后,動力接收單元無法與驅動部件嚙合。
【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動力接收單元,以解決現有動力接收單元因能夠伸縮的距離很小而導致無法與驅動部件嚙合的技術問題。
[0008]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
[0009]—種動力接收單元,用于一種可拆卸地安裝于圖像形成裝置中的處理盒中,包括動力接收部件,所述動力接收部件包括主體部分以及動力接收部,所述主體部分具有回轉軸線,所述的動力接收部與所述主體部分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接收單元還包括一個控制機構,所述控制機構控制所述主體部分沿其回轉軸線方向滑動,并使所述的動力接收部相對于所述主體部分進行活動。
[00?0]所述動力接收部設置在所述主體部分的一端上,所述動力接收單元還包括中間連接部件,所述動力接收部通過中間連接部件與所述主體部分連接。
[0011]所述的主體部分上沿與其回轉軸線垂直的方式上設置有第四孔,所述的中間連接部件為第一連接件,所述動力接收部上設置有第三孔,所述動力接收部通過所述第一連接件穿過所述第四孔和第三孔與所述主體部分鉸接于第二鉸接點。
[0012]所述的中間連接部件包括第一擺動件以及第二擺動件,所述動力接收部與所述第一擺動件鉸接,所述第一擺動件與所述第二擺動件鉸接,所述第二擺動件與所述主體部分鉸接。
[0013]所述主體部分端部沿軸向設置有第一滑槽,所述動力接收部設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內。
[0014]所述的主體部分端部設置有導軌,所述動力接收部上設置有第二滑槽,所述導軌與所述第二滑槽配合,所述動力接收部可沿所述導軌滑動。
[0015]所述主體部分的端部還設置有一個第三滑槽,還包括一個第五彈性件設置在所述第三滑槽內。
[0016]所述動力接收部上還設置有第七孔,還包括一個第五連接件穿過所述第七孔,并通過所述第五連接件與所述第三滑槽連接,所述的第五彈性沿所述動力接收部件的軸線方向一端與所述第三滑槽的內表面抵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五連接件抵接。
[0017]所述的主體部分上的外圓周上設置有凸臺,所述的控制機構上的一部分與所述凸臺抵接。
[0018]所述的控制機構上設置一個傾斜面,所述傾斜面與所述凸臺抵接,并通過所述傾斜面控制所述凸臺沿所述動力接收部件的回轉軸線方向上滑動。
[0019]還包含一個具有回轉軸線的輪轂,所述的動力接收部件沿所述輪轂軸線方向設置于所述輪轂中。
[0020]所述輪轂上沿其軸線方向上設置有伸出部,所述伸出部固定設置在所述輪轂上。
[0021]所述伸出部為一對,所述一對伸出部之間設置有間隙,所述間隙沿所述輪轂回轉軸線方向貫穿所述輪轂。
[0022]所述動力接收部件沿所述輪轂的回轉軸線設置于在所述間隙中。
[0023]所述伸出部的端部上沿與所述輪轂回轉軸線垂直的方向上設置有第一孔,所述的動力接收部設置有第二孔,所述的動力接收部通過一個第二連接件穿過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與所述伸出部鉸接于第一鉸接點。
[0024]還包括第三擺動件,所述第三擺動件的一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擺動件和第二擺動件的一端鉸接,另一端與所述伸出部上的第一孔鉸接。
[0025]所述動力接收部件在所述控制機構控制下沿所述動力接收部件回轉軸線方向滑動的同時,所述的動力接收部繞所述第一鉸接點在所述回轉軸線所在的一個平面內擺動。
[0026]所述控制機構控制所述動力接收部件沿軸向滑動的同時,所述動力接收部在所述第一滑槽內沿所述軸線方向滑動。
[0027]所述的主體部分上沿徑向方向設置有傳遞部,所述輪轂內圓周方向上設置有受力部,所述傳遞部與所述受力部嚙合傳遞動力。
[0028]所述的主體部分沿其徑向方向上還設置有限位部,用于與所述輪轂的垂直于所述回轉軸線的一個表面抵接,以限制所述動力接收部件沿所述輪轂軸線方向的活動距離。
[0029]還包括一個第二彈性元件,沿軸向套設與所述主體部分上,并設置在所述限位部與所述輪轂的下底面之間。
[0030]所述處理盒包括前述任一所述的一種動力接收單元。
[0031]所述的處理盒包括殼體,所述動力接收單元沿所述處理盒的縱向方向設置,所述控制機構至少一部分設置在所述殼體上。
[0032]沿所述處理盒的縱向方向看,所述控制機構與所述輪轂在所述輪轂的回轉軸線的方向上的投影至少有部分重疊。
[0033]所述圖像形成裝置包括前述任一所述的處理盒。
[0034]—種圖像形成裝置,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上還設置有驅動部件,所述驅動部件上設置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與所述動力接收部嚙合傳遞動力。
[0035]所述驅動部件在所述動力接收部件沿軸向滑動的過程中,與所述第一擺動件和第二擺動件抵接,并迫使所述第一擺動件和第二擺動件活動。
[0036]通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由于動力接收單元還包括一個控制機構,控制所述主體部分沿其回轉軸線方向滑動,并使所述的動力接收部相對于所述主體部分進行活動。可以解決在處理盒安裝時受到圖像形成裝置內結構限制時,所述的處理盒仍能夠順利進行安裝,所述的動力接收部件能夠順利與所述圖像形成裝置內驅動部件嚙合傳遞動力。
【附圖說明】
[0037]圖1所示為現有技術中所述涉及的圖像形成裝置示意圖;
[0038]圖2所示為實施例一涉及的動力接收單元結構示意圖;
[0039]圖3所示為實施例一涉及的動力接收部結構示意圖;
[°04°]圖4a、圖4b所示為實施例一涉及的動力接收部件結構示意圖;
[0041 ]圖5a、5b所示為實施例一涉及的傳遞部件結構示意圖;
[0042]圖6所示為實施例一涉及的動力接收單元結構示意圖;
[0043]圖7a、圖7b所示為實施例一涉及的動力接收單元與驅動部件嚙合過程示意圖;
[0044]圖8a、圖8b所示為實施例二涉及的動力接收部結構示意圖;
[0045]圖9a、圖9b所示為實施例二涉及的動力接收單元結構示意圖;
[0046]圖10a、圖1Ob所示為實施例二涉及的動力接收單元與驅動部件嚙合過程示意圖;
[0047]圖11所示為本實施例二涉及的動力接收單元與驅動部件嚙合過程示意圖;
[0048]圖12所示為實施例二涉及的動力接收部件的俯視圖;
[0049]圖13所示為實施例三涉及的動力接收單元結構示意圖;
[0050]圖14所示為實施例三涉及的動力接收部件結構示意圖;
[0051 ]圖15所示為實施例三涉及的主體部分結構示意圖;
[0052]圖16所示為實施例三涉及的動力接收部結構示意圖;
[0053]圖17所示為實施例三涉及的第一擺動件結構示意圖;
[0054]圖18所示為實施例三涉及的第二擺動件結構示意圖;
[0055]圖19a、圖19b所示為實施例三涉及的動力接收部件結構示意圖;
[°°56]圖20所示為實施例三涉及的傳遞部件結構示意圖;
[0057]圖21a、圖21b所示為實施例三涉及的動力接收單元與驅動部件嚙合過程示意圖;
[0058]圖22所示為實施例四涉及的動力接收單元結構示意圖;
[0059]圖23所示為實施例四涉及的傳遞部件結構示意圖;
[0060]圖24所示為實施例四涉及的動力接收部件結構示意圖;
[0061]圖25a、圖25b所示為實施例四涉及的動力接收單元與驅動部件嚙合過程示意圖;
[0062]圖26所示為現有技術中動力接收部件伸縮控制機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63]實施例一
[0064]如圖2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涉及的動力接收單元包括動力接收部件210、傳遞部件280、第二彈性件250、以及第三連接件260。
[0065]如圖4a、圖4b所示,動力接收部件210包括主體部分210a、動力接收部220以及連接主體部分210a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