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組和顯示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顯示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背光模組和包括該背光模組的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背光模組為液晶顯示裝置的關鍵零組件之一,其主要功能在于為液晶面板提供均勻、高亮度的發光體,基本原理是將常用的點或線型發光轉化成高亮度且均一灰度的面發光,使液晶面板能正常顯示影像。背光模組除了應用在液晶電視機、液晶顯示器件之外,還可以應用在數碼相框、電子紙、手機等需要背光的顯示裝置中。
[0003]圖1為現有的背光模組的局部剖視圖,如圖1所示,現有的背光模組包括:導光板
01、背框02、散熱框03、外框04和印制電路板05,其中,外框04包括前框041和膠框042,印制電路板05上安裝有光源06。背光模組在工作過程中,光源06發光的同時會有一定的熱損耗,與其相近的導光板01會受熱膨脹,甚至會導致導光板01的受熱融化,使得顯示的畫面出現光源的燈影,影響整個背光模組的正常工作。因此,現有的背光模組中都設置有散熱框03,用于加快背光模組內部熱量的散發。
[0004]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
[0005]1.散熱框03與膠框042、印制電路板05、背框02均接觸,且各個接觸表面均是平整表面,造成散熱框03的散熱面積不大,散熱效率較低,散熱效果不佳;
[0006]2.散熱框03設置在背框02的內部,形成兩層結構,導光板OI的導光面附近的熱量必須先后經過散熱框03、背框02才能傳到外界,造成散熱效率較低,散熱效果不佳。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針對現有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和包括該背光模組的顯示裝置。該背光模組和顯示裝置的散熱面積較大,散熱效率較高,散熱效果較佳。
[0008]解決本發明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包括光源、導光板、背板、散熱框和外框,所述導光板設置于所述散熱框的內部,所述散熱框包括水平散熱部和豎直散熱部,所述水平散熱部和所述背板位于同一水平面且搭接成一體,所述水平散熱部和所述背板與所述導光板的導光面平行,所述豎直散熱部垂直于所述導光板的導光面,所述光源設置于所述豎直散熱部內部且朝向所述導光板,所述外框設置于所述散熱框的外側且與所述豎直散熱部至少部分接觸,所述外框和所述豎直散熱部的接觸面形成彼此配合的鋸齒形。
[0009]優選的是,所述外框包括前框和膠框,所述膠框設置在所述前框的內側、且與所述豎直散熱部接觸,所述豎直散熱部和所述膠框的接觸面為彼此配合的鋸齒形。
[0010]優選的是,所述豎直散熱部沿垂直于所述導光面的方向延伸穿過所述膠框與所述前框接觸,和/或,所述豎直散熱部沿平行于所述導光面的方向向外延伸穿過所述膠框與所述前框接觸;
[0011]所述豎直散熱部和所述前框的接觸面為彼此配合的鋸齒形。
[0012]優選的是,還包括為所述光源供電的印制電路板,所述印制電路板設置在所述豎直散熱部朝向所述導光板的表面上,所述豎直散熱部和所述印制電路板彼此接觸的表面為彼此配合的鋸齒形。
[0013]優選的是,所述印制電路板和所述膠框彼此接觸的表面為彼此配合的鋸齒形。
[0014]優選的是,所述水平散熱部與所述背板通過結合部搭接成一體,所述結合部包括設置在所述水平散熱部邊緣的第一搭接端和設置在所述背板邊緣的第二搭接端。
[0015]優選的是,所述第一搭接端和所述第二搭接端為彎曲結構,所述第一搭接端與所述第二搭接端彎曲卷扣成一體。
[0016]優選的是,所述結合部的高度高于所述背板的高度至少1_、且支撐所述導光板。
[0017]優選的是,所述結合部水平長度的范圍為所述背板長度的20%?25%。
[0018]優選的是,所述第一搭接端包括設置在所述水平散熱部邊緣的第一鉤掛部和緊鄰所述第一鉤掛部內側的第一溝槽,所述第二搭接端包括設置在所述背板邊緣的第二鉤掛部和緊鄰所述第二鉤掛部內側的第二溝槽,所述第一鉤掛部嵌入所述第二溝槽內,所述第二鉤掛部嵌入所述第一溝槽內,使所述第一搭接端與所述第二搭接端搭接成一體。
[0019]優選的是,所述結合部的水平長度范圍為所述背板長度的33%?50%。
[0020]優選的是,所述散熱框采用鋁制成,所述背板采用金屬制成。
[0021]本發明提供的另一技術方案: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組。
[0022]本發明的背光模組和包括該背光模組的顯示裝置,首先,其內部的散熱框與膠框之間、散熱框與前框之間、散熱框與印制電路板之間、印制電路板與膠框之間的接觸面部分或全部地設計成了彼此配合的鋸齒形,相比于現有的背光模組和顯示裝置內部均以平整形式的表面接觸,顯著增大了熱傳導面積,增大了散熱效果。
[0023]其次,本發明的背光模組和顯示裝置,其內部的散熱框所包括的水平散熱部和背板位于同一水平面且搭接成一體,從而形成一層結構,相比于現有的散熱框設置在背框的內部而形成兩層結構,本發明的背光模組和顯示裝置減少了熱傳導所經介質的厚度,由兩層結構改進成一層結構,顯著提高了熱傳導的效率,增大了散熱效果。
【附圖說明】
[0024]圖1為現有的背光模組的局部剖視圖;
[0025]圖2為本發明的實施例1的背光模組的局部剖視圖;
[0026]圖3為本發明的實施例2的背光模組的局部剖視圖;
[0027]圖4為本發明的實施例3的背光模組的局部剖視圖;
[0028]圖5為本發明的實施例4的背光模組的局部剖視圖;
[0029]圖6為本發明的實施例5的背光模組的局部剖視圖;
[0030]圖7為本發明的實施例6的一種背光模組的局部剖視圖;
[0031]圖8為本發明的實施例6的另一種背光模組的局部剖視圖。
[0032]其中,附圖標記為:
[0033]O1、導光板;02、背框;03、散熱框;04、外框;041、前框;042、膠框;05、印制電路板;
06、光源;
[0034]1、導光板;2、背板;3、散熱框;31、水平散熱部;32、豎直散熱部;4、外框;41、前框;42、膠框;5、印制電路板;6、光源;7、結合部;71、第一搭接端;72、第二搭接端。
【具體實施方式】
[0035]為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36]本發明提供的背光模組,包括光源、導光板、背板、散熱框和外框,導光板設置于散熱框的內部,散熱框包括水平散熱部和豎直散熱部,水平散熱部和背板位于同一水平面且搭接成一體,水平散熱部和背板與導光板的導光面平行,豎直散熱部垂直于導光板的導光面,光源設置于豎直散熱部內部且朝向導光板,外框設置于散熱框的外側且與豎直散熱部至少部分接觸,外框和豎直散熱部的接觸面形成彼此配合的鋸齒形。
[0037]該背光模組通過將外框和豎直散熱部的接觸面形成彼此配合的鋸齒形,增大了熱傳導的面積,增強了散熱效果;通過將水平散熱部和背板位于同一水平面且搭接成一體,使導光板的導光面附近的熱量只需經過一層結構即可傳到外界,提高了散熱的效率,進一步增強了散熱效果。
[0038]實施例1:
[0039]本實施例提供一種背光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