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LED頭陣列6能夠通過聯接機構(未示出)向上縮回。采用這樣的構造,當蓋101保持打開時,處理單元1可從成像設備的前側(即,從面向排出紙張P的移動方向的一側;或從圖2中的右側)移除,同時避免與LED頭陣列6干涉。此時,在調色劑盒7附接至處理單元1的狀態下,調色劑盒7和處理單元1可作為集成(integrated)的處理盒從設備主體100的前側移除。而且,不論處理單元1是附接至設備主體100還是從設備主體100移除,調色劑盒7都可附接至處理單元1或從處理單元1移除。
[0071]圖3是調色劑盒在附接至處理單元的狀態下的透視圖。圖4是調色劑盒從處理單元移除后的狀態的透視圖。
[0072]參考圖3,由箭頭A1所示的方向代表在把處理單元1和調色劑盒7附接至設備主體100時的附接方向。而且,由箭頭A2所示的方向代表在從設備主體100移除處理單元1和調色劑盒7時的移除方向。
[0073]在下文的說明中,在調色劑盒7和處理單元1中,附接方向A1的前側(或附接方向B1的前側)稱為遠側,而與該前側相對的后側稱為近側。而且,右側和左側是面向附接方向A1 (或附接方向B1)的前側時來限定的。
[0074]在調色劑盒7的附接方向的近側,布置有握持件25,操作人員在向設備主體100或處理單元1附接調色劑盒7或從設備主體100或處理單元1移除調色劑盒7時可握住所述握持件25。握持件25相對于軸35 (參見圖4)以可樞轉的方式附接,所述軸35是平行于容器本體22的縱向布置的柱狀桿。在從設備主體100移除調色劑盒7和處理單元1時,或者在從處理單元1移除調色劑盒7時,如圖4所示,握持件25朝所述近側樞轉,從而能夠握住握持件25。另一方面,在調色劑盒7和處理單元1附接至設備主體100之后,如圖7所示,握持件25朝所述遠側樞轉,從而能夠把握持件25保持為被容納狀態。而且,握持件25的樞轉中心(即,軸35)設置為低于握持件25的重心G(參見圖16中的(a)和(b))。因此,在如圖2所示的處理單元1的附接狀態下,即使操作人員忘記了朝遠側轉動握持件25,蓋101也會從下面樞轉,直至它與握持件25接觸,然后握持件25會一起樞轉以將其保持在被容納的狀態。
[0075]應說明的是,上述的握持件也可以是不可樞轉的,而是固定到蓋101上,只要握持件的尺寸能保證蓋101可關閉并且握持件不會與所述蓋干涉。圖44示出了另一個實施例中的握持件250。握持件250布置在容器本體的縱向中心處,并在軸35的上方。在此結構中,操作人員可采用與圖21所示的類似的保持方式使調色劑盒7和處理單元1作為一個集成的處理盒來提拿。
[0076]下面將參照圖3至圖16更詳細地說明調色劑盒7和處理單元1的構造。
[0077]如圖4所示,在容器本體22的右側22a,布置有可樞轉的操作件26。操作件26固定至軸35的右端,并隨軸35 —起轉動。為了使軸35能相對于容器本體22轉動,軸35被布置為在容器本體22的兩端由軸承27a和27b (參見圖5)可樞轉地支撐。
[0078]如圖6和圖7所示,操作件26以集成的方式包括控制桿57和隨軸35 —起轉動的第一接合部58。控制桿57包括:固定部26a,軸35固定到所述固定部26a上;延伸部26b,從固定部26a沿垂直于軸35的軸線的方向延伸;以及板部26c,當從軸35的軸線方向觀察時,所述板部26c從延伸部26b彎曲并進一步延伸。換言之,板部26c相對于從軸35的中心的徑向成某一角度延伸。
[0079]如圖14所示,第一接合部58包括集成方式的且位于軸35的一端的:基板部58a,其為盤狀并沿垂直于軸35的軸線方向的方向延伸;以及直立部58b,其沿軸35的軸線方向從基板部58a直立。如圖20所示,直立部58b沿基板部58a的周向延伸,并具有雙壁結構,其兩端在周向上閉合。直立部58b具有位于徑向外側的外壁581以及位于徑向內側的內壁582。在直立部58b的周向兩端之間的部分朝垂直于軸線的方向敞開,并且內壁582的內周面形成第一接合面58c,當從軸線方向觀察時,所述第一接合面具有U形緣邊。操作件26附接至軸35的一端,第一接合部58的直立部58b的頂部向外指向。在調色劑盒7附接至處理單元1時,布置在處理單元1的右側la且為凸起形的支撐部54 (參見圖29)與第一接合面58c接合。在此,第一接合部58可具有任意構造,只要其能與控制桿57 —起樞轉。因此,除了上文所述的控制桿57和第一接合部58以集成方式形成的構造外,還可把控制桿57和第一接合部58作為獨立構件,并把它們獨立地附接至軸35。
[0080]這樣,通過樞轉操作件26,可把調色劑盒7固定到處理單元1上。更確切地說,如圖6中的(a)所示,在操作件26的板部26c的右上部形成有突起形式的鎖定部26cl,所述鎖定部26cl可與形成為處理單元1的右側la上的安裝部側接合部的接合部lc接合。右側la是與調色劑盒7的右側相對的內壁面。
[0081]換言之,接合部lc形成在上述內壁面上,并用作導引槽,鎖定部26cl的突起可進入到所述導引槽中。接合部lc包括:開放部lcl,所述凹槽始于開放部lcl,并從右側la的近豎直側進入右側la ;彎曲部lc2,所述凹槽在彎曲部lc2內中途彎曲;以及開放部lc3,所述凹槽從開放部lc3離開至右側la的上水平側。而且,在接合部lc的凹槽的兩個側表面之中,當從軸35的軸線方向觀察時,距軸線中心較遠且在從開放部lcl至彎曲部lc2范圍的側表面作為滑動面lc4,鎖定部26cl在該滑動面lc4上以滑動方式移動。而且,還有連接至滑動面lc4的接合面lc5,所述接合面lc5沿豎直方向從彎曲部lc2向開放部lc3延伸,并且鎖定部26cl與所述接合面lc5接合。
[0082]下面將說明在調色劑盒7附接至處理單元1的狀態下操作件26的操作順序。
[0083]首先,如圖6中的(a)和圖7中的(a)所示,在調色劑盒7附接至處理單元1但還未與處理單元1鎖定在一起的狀態下,操作人員可用手指握住操作件26的板部26c的頂部和底部,或者從下面按壓板部26c,以向操作件26施加壓力,并樞轉操作件26,以把其朝遠側按壓。結果是,鎖定部26cl到達接合部lc的近豎直側處的開放部lcl。而且,若向操作件26的板部26c施加壓力,使其朝遠側樞轉,則如圖7中的(b)所示,鎖定部26cl會移動,并且同時保持與滑動面lc4接觸(在其上滑動)。由于鎖定部26cl和滑動面lc4之間的接觸,在與施加到操作件26上的壓力X相反的方向上制動力J得以施加(即,制動力J得以施加以抵抗壓力X)。在此,板部26c通過可彈性變形到一定程度的單一樹脂板例如聚苯乙烯板形成。因此,如圖8所示,板部26c被從作為樞轉點的鎖定部26cl朝遠側變形按壓。然后,如圖7中的(c)所示,一旦鎖定部26cl到達彎曲部lc2,鎖定部26cl相對于滑動面lc4滑動的滑動狀態結束,并且鎖定部26cl鄰接抵靠接合面lc5。通過這種方式,鎖定部26cl保持鄰接抵靠接合面lc5的狀態是鎖定狀態。而且,在鎖定狀態下,板部26c從彈性變形狀態釋放,并恢復至原形狀。而且,板部26c的朝向使得鎖定部26cl處于鄰接抵靠接合面lc5的位置。這樣,即使意外的力被施加從而使操作件26的板部26c朝近側樞轉,板部26c也不會發生變形,除非施加的力很大。因此,鎖定部26cl也不會越過接合面lc5。
[0084]另一方面,若操作人員用手指從上方按壓板部26c,并使操作件26朝近側樞轉,則板部26c會從作為樞轉點的鎖定部26cl開始發生彈性變形,并且彈性變形的方向與如上所述的向遠側施壓的情況中的彈性變形的方向相反。隨后,鎖定部26cl和接合部lc之間的接合釋放,狀態變為鎖定釋放狀態。
[0085]同時,如圖4所示,在容器本體22的右側22a,布置有柱形突起形式的定位突出部29,用于確定調色劑盒7相對于處理單元1的位置。以同樣的方式,在如圖10所示的容器本體22的左側22b,布置有具有半月形橫截面的突起形式的定位突出部31,用于確定調色劑盒7相對于處理單元1的位置。相應地,在處理單元1的右側la和左側lb,分別形成有凹槽狀導引部30和32 (參見圖4),以使得定位突出部29和31的彎曲表面鄰接抵靠導引部30 和 32。
[0086]如圖10所示,在容器本體22的左側22b,以可樞轉的方式附接有第二接合部34。與第一接合部58 —樣,第二接合部34以集成的方式包括:基板部34a,其為盤狀并沿垂直于軸35的軸線方向的方向延伸;以及直立部34b,其沿軸35的軸線方向從基板部34a直立。基板部34a附接至軸35的另一端。直立部34b沿基板部34a的周向延伸,并具有雙壁結構,其兩端在周向上是閉合的。因此,直立部34b包括位于徑向外側的外壁341以及位于徑向內側的內壁342。在直立部34b的周向兩端之間的部分朝垂直于軸線方向的方向開口,并且內壁342的內周面形成第二接合面34c,當從軸線方向觀察時,所述第二接合面具有U形緣邊。在調色劑盒7附接至處理單元1時,形成在處理單元1的左側lb的凸起形的支撐部33 (參見圖4)與第二接合面34c接合。
[0087]在此實施例中,第二接合部4與軸35 (參見圖4)耦連,操作件26也與軸35耦連。因此,當操作件26沿正向或反向樞轉時,第二接合部34也一起沿正向或反向樞轉。而且,在此實施例中,握持件25也附接至與第一接合件34和操作件26耦連的軸35。但是,握持件25構造為可獨立于軸35樞轉,并且構造為不與操作件26協同操作。
[0088]如圖5所示,在軸35和容器本體22之間布置有扭力螺旋彈簧28。由于具有扭力螺旋彈簧28,因此不僅軸35沿圖9中的順時針方向偏置,而且與軸35耦連的操作件26 (第一接合部58)和第二接合部34也沿圖9中的順時針方向偏置。而且,借助于抵抗扭力螺旋彈簧28的偏壓的止動件,第一接合部58和第二接合部34被保持在指定取向。更確切地說,在沒有外力施加到操作件26上的自然狀態下,第一接合部58和第二接合部34被保持為以使得直立部58b和34b的兩端之間的開口分別在傾斜向下的方向朝向。在此實施例中,如圖9所示,對于涉及第二接合部34的開口的方向,當調色劑盒7安裝在安裝面Z上時,開口附近的直立部58b的內周面朝向相對于與水平面對應的垂直線V朝遠側傾斜30°的方向。如圖14所示,第一接合部58的開口方向也與第二接合部34的開口方向相同,并且相對于垂直線V朝遠側傾斜30°。
[0089]而且,如圖10所示,在容器本體22的左側22b上,形成有方形孔形式的廢調色劑入口 36,用于向內部(向調色劑收集單元9內)排入廢調色劑。廢調色劑入口 366形成在弧狀凹陷部22d中,所述弧狀凹陷部22d形成在定位突出部31之下,并且該廢調色劑入口366具有朝上的孔。在廢調色劑入口 36周圍貼有密封件36a,所述密封件由海綿材料形成。在密封件36a的上側,以可樞轉的方式布置有廢調色劑入口開閉器37(參見圖11),從而所述廢調色劑入口開閉器37可在密封件36a的上表面上滑動。
[0090]廢調色劑入口開閉器37是彎曲的以能夠沿弧狀凹陷部22d樞轉。而且,在調色劑盒7獨自保持的狀態下,廢調色劑入口開閉器37被由扭力螺旋彈簧構成的偏壓件37a朝轉動方向偏壓,在該轉動方向上,廢調色劑入口 36始終處于關閉狀態。偏壓件37a布置在廢調色劑入口開閉器37和調色劑盒7之間。廢調色劑入口開閉器37的轉軸插入到扭力螺旋彈簧(偏壓件37a)中。當廢調色劑入口開閉器37樞轉時,能夠在廢調色劑入口 36打開的打開狀態(圖10中所示的狀態)和廢調色劑入口 36關閉的關閉狀態(圖11中所示的狀態)之間切換。如圖12所示,在處理單元1的左側lb附近,以向內突出的形式布置有具有管狀形狀的廢調色劑輸送通路39。在廢調色劑輸送通路39的端部布置有廢調色劑出口38,廢調色劑通過該出口排出,并且該出口具有朝下的開口。而且,在廢調色劑輸送通路39的端部的外周面上附接有廢調色劑出口開閉器40,用于打開和關閉廢調色劑出口 38。廢調色劑出口開閉器40構造為能夠繞軸心樞轉。因此,能夠在廢調色劑出口 38打開的打開狀態(圖13中所示的狀態)和廢調色劑出口 38關閉的關閉狀態(圖12中所示的狀態)之間切換。
[0091]廢調色劑入口開閉器37被由扭力螺旋彈簧構成的偏壓件37a(參見圖10)沿關閉廢調色劑入口 36的方向偏壓;而廢調色劑出口開閉器40被由扭力螺旋彈簧構成的偏壓件40a(參見圖12)沿關閉廢調色劑出口 38的方向偏壓。而且,在廢調色劑出口開閉器40中形成有凸起部41,在把調色劑盒7附接至處理單元1時,廢調色劑入口開閉器37與所述凸起部41接觸。一旦廢調色劑入口開閉器37與凸起部41接觸,廢調色劑入口開閉器37就會沿廢調色劑入口 36打開的方向(圖10中所示的箭頭的方向)樞轉,而廢調色劑出口開閉器40沿廢調色劑出口 38打開的方向(圖13中所示的箭頭的方向)樞轉。然后,在調色劑盒7附接至處理單元1的狀態下,處于打開狀態的廢調色劑入口 36和處于打開狀態的廢調色劑出口 38彼此相對地定位。因此,在此狀態下,廢調色劑入口 36和廢調色劑出口 38彼此相通。結果,被從光敏件2的外表面移除的廢調色劑可排入到調色劑盒7中(即,排入到調色劑收集單元9中)。
[0092]與此相反,在調色劑盒7從處理單元1移除的狀態下,廢調色劑入口開閉器37和凸起部41之間的接觸釋放,并且廢調色劑入口開閉器37和廢調色劑出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