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光板、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說明】
[0001] 本申請是基于申請號為201310346784. 9,申請日為2013年08月09日,申請人為 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題為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器的發明提出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0002] 本發明涉及一種光源模組,特別是涉及一種導光板、背光模組及其在液晶顯示器 上的應用。
【背景技術】
[0003] 背光模組為液晶顯示器的關鍵零組件之一。目前,液晶顯示器已廣泛應用于手機、 筆記型電腦、數位相機等具成長潛力的可攜式電子產品。加上這些可攜式產品持續走向輕 薄的趨勢,如何縮減背光模組的厚度為目前相關業者積極發展的目標。
[0004] 參照圖1,其是示出已知背光模組的剖面示意圖。在一般背光模組100的設計中, 為了固定導光板110,通常會使用雙面膠120粘合于導光板110底面,再通過雙面膠120將 導光板110粘在背板130中。然而,由于一般的雙面膠120具有厚度,故此種固定方式并不 利于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器的薄型化。
[0005] 因此,亟需一種可縮減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器的厚度的結構,以滿足可攜式電子 產品的發展趨勢。
【發明內容】
[0006] 因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器,其在導光板的光學 面設置凹槽以容設粘固件,如此粘固件除了可與凹槽底面相粘合外,同時可與凹槽的側邊 相粘合,藉此可增強導光板粘合在背板上的強度。
[0007]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器,其通過在導光板的光學面 設置凹槽來容設粘固件,因此可在不影響原有背光模組的功能下,縮減整體背光模組的厚 度,進而可縮減液晶顯示器的厚度,符合產品的發展趨勢。
[0008] 根據本發明上述目的,提出一種背光模組,包括背板、導光板、粘固件及光源。導光 板設置在背板中,且導光板包括第一光學面、第二光學面及入光面。第二光學面相對第一光 學面,且入光面連接第一光學面及第二光學面。其中,在導光板的第一光學面或第二光學面 上設有至少一個凹槽。粘固件設于凹槽中,以將導光板粘合在背板中。光源設置在背板上, 以朝導光板發射光。
[0009] 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上述背板具有承載面。第一光學面與承載面相對,且導光 板通過粘固件粘合在承載面上。
[0010] 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上述背光模組還包括電路板。電路板設置在背板中,且導 光板通過粘固件粘合在電路板上。
[0011] 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上述背光模組還包括反射片。反射片設置在背板中,且導 光板通過粘固件粘合在反射片上。
[0012] 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上述粘固件的形狀和尺寸分別與凹槽的形狀和尺寸相 對應。
[0013] 根據本發明又一個實施例,上述導光板的厚度范圍為0. 5mm-0. 65mm,凹槽的深度 范圍為0. 05-0. 1mm,且粘固件的厚度范圍為0. 05-0. 1mm。
[0014] 根據本發明再一個實施例,上述凹槽為長條形,且鄰近入光面,且凹槽的長邊與入 光面平行。
[0015] 根據本發明再一個實施例,上述導光板還包括與入光面相對的反入光面。凹槽鄰 近于此反入光面。
[0016] 根據本發明上述目的,提出一種液晶顯示器,包括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面板。背光 模組包括背板、導光板、粘固件及光源。導光板設置在背板中,且導光板包括第一光學面、第 二光學面及入光面。第二光學面相對第一光學面,且入光面連接第一光學面及第二光學面。 其中,在導光板的第一光學面或第二光學面設有至少一個凹槽。粘固件設于凹槽中,以將導 光板粘合在背板中。光源設置在背板上,以朝導光板發射光。液晶顯示面板設于背光模組 上。
【附圖說明】
[0017]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附圖的說明如 下:
[0018] 圖1是示出已知背光模組的結構剖面圖。
[0019] 圖2是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方式的一種背光模組的結構剖面圖。
[0020] 圖3是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方式的一種背光模組的導光板側視圖。
[0021] 圖4是不出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方式的一種背光模組的導光板第一光學面正視 圖。
[0022] 圖5是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方式的一種液晶顯示器的結構剖面圖。
[0023] 圖6至圖9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其他實施方式的液晶顯示器的結構剖面圖。
[0024] 圖中各標號為:1〇〇背光模組;110導光板;120雙面膠;130背板;210背光模組; 212背板;212a承載面;214導光板;214a第一光學面;214b入光面;214c反入光面;214d 第二光學面;環繞面214e;215a、215b凹槽;216粘固件;217覆膜;218光源;300液晶顯示 器;310背光模組;312背板;314導光板;314a第一光學面;315a、315b凹槽;316粘固件; 317覆膜;318光源;320液晶顯示面板;400液晶顯示器;410背光模組;412背板;414導光 板;414a光學面;415凹槽;416粘固件;417軟性電路板;418光源;419反射片;420液晶顯 不面板;500液晶顯不器;510背光模組;512背板;514導光板;514a光學面;515凹槽;516 粘固件;517軟性電路板;518光源;519反射片;520液晶顯示面板;厚度方向D。
【具體實施方式】
[0025] 參照圖2及圖3,其是分別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方式的一種背光模組的結構 剖面圖及導光板側視圖。在本實施方式中,背光模組210主要可包括背板212、導光板214、 粘固件216及光源218。
[0026] 如圖2所示,背板212具有承載面212a。導光板214設置在背板212的承載面 212a上。其中,導光板214具有相對的第一光學面214a及第二光學面214d、入光面214b以及環繞面214e,其中,該入光面214b沿著該導光板214的厚度方向D延伸而連接該第一 光學面214a及該第二光學面214d,該環繞面214e連接該入光面214b,且與該入光面214b 配合而圍繞該第一光學面214a及該第二光學面214d。圖2所示的第一光學面214a與承 載面212a相對,也就是說,圖2所示的實施例的第一光學面214a為導光板214的底面。導 光板214的該環繞面214e凹陷形成有至少一個凹槽,例如凹槽215b,或在第一光學面214a 設有至少一個凹槽,例如凹槽215a、215b。粘固件216可嵌設在凹槽215a、215b中,且可與 導光板214的第一光學面214a齊平或略為突出導光板214的第一光學面214a。如此一來, 粘固件216可將導光板214粘合固定在背板212中。在一個實施例中,導光板214可直接 粘合固定在背板212的承載面212a上。在其他實施例中,導光板214亦可通過粘固件216 來與背板212中的其他元件粘合,例如軟性電路板417及517或反射片419及519(如圖6 至圖9所示)。
[0027] 其中,凹槽215a、215b的位置優選地設置在不影響導光板214出光效率的地方。在 一個實施例中,粘固件216的形狀和尺寸分別與凹槽215a、215b的形狀和尺寸相對應。也 就是說,凹槽215a、215b的形狀和尺寸可以根據粘固件216的不同形式來改變其結構設計, 反之亦然。
[0028] 在一個實施例中,背光模組210可為側光式入光(EdgeLighting)的背光模組。在 本實施例中,導光板214具有入光面214b。此外,光源218設置在背板212上,且與導光板 214的入光面214b相鄰設置,以朝導光板214的入光面214b發射光。在一個示范性的例子 中,光源218可為發光二極體。同時參照圖3及圖4,圖4是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方式 的一種背光模組的導光板第一光學面正視圖。在一個實施例中,凹槽215a可為長條形,并 鄰近入光面214b,且凹槽215a的長邊可與入光面214b平行。此外,導光板214的該環繞面 214e包括反入光面214c。反入光面214c與入光面214b分別位于導光板214的相對二側。 在一個實施例中,凹槽215b為長條形,并鄰設于反入光面214c,且凹槽215b的長邊可與反 入光面平行214c,優選地,凹槽215b的開口位于該反入光面214c上。
[0029] 更具體而言,本發明實施方式的凹槽的數量可依需求來調整,且可以同時設置在 導光板214第一光學面214a靠近入光面214b及反入光面214c的位置、可設置在導光板214 第一光學面214a的四個角落、可設置在導光板214第一光學面214a的邊緣。在一個實施 例中,為配合背光模組210中的元件配置,亦可將凹槽設計在導光板214的第二光學面214d 上。只要在不影響光源218出光的情況下,任何在導光板214第一光學面214a或第二光學 面214d設置凹槽以容設粘固件216的背光模組結構,皆屬于本發明所保護的范疇。
[0030] 其中,本發明實施方式中所示的導光板214為楔形板結構。在其他特定的實施例 中,導光板214亦可為平板形結構。
[0031] 另參閱下表1,表1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光學模擬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