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當第六透鏡具有負屈光力,其像側面可為凹面。由此,有利于縮短其后焦距W 維持小型化。另外,第六透鏡的至少一個表面可具有至少一個反曲點,可有效地壓制離軸視 場光線入射的角度,進一步可修正離軸視場的像差。
[0052] 本發明提供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其第六透鏡的物側面或像側面設置有反曲點,可 有效調整各視場入射在第六透鏡的角度,并針對光學崎變與TV崎變進行補正。另外,第六 透鏡的表面可具備更佳的光路調節能力,W提高成像質量。
[0053]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及光學圖像揃取鏡頭,能夠利 用六個透鏡的屈光力、凸面與凹面的組合(本發明所述凸面或凹面原則上指各透鏡的物側 面或像側面在光軸上的幾何形狀描述),進而有效減少光學成像鏡頭的系統高度,同時提高 成像質量使總像素可達800萬W上,W應用于小型的電子產品上。
【附圖說明】
[0054] 本發明上述及其他特征將由此參照附圖詳細說明。
[00巧]圖1A是繪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示意圖;
[0056] 圖1B由左至右依次繪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球差、像散W及光 學崎變的曲線圖;
[0057] 圖1C是繪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TV崎變曲線圖;
[0058] 圖2A是繪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示意圖;
[0059] 圖2B由左至右依次繪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球差、像散W及光 學崎變的曲線圖;
[0060] 圖2C是繪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TV崎變曲線圖;
[0061] 圖3A是繪示本發明第Ξ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示意圖;
[0062] 圖3B由左至右依次繪示本發明第Ξ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球差、像散W及光 學崎變的曲線圖;
[0063] 圖3C是繪示本發明第Ξ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TV崎變曲線圖;
[0064] 圖4A是繪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示意圖;
[0065] 圖4B由左至右依次繪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球差、像散W及光 學崎變的曲線圖;
[0066] 圖4C是繪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TV崎變曲線圖;
[0067] 圖5A是繪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示意圖;
[0068] 圖5B由左至右依次繪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球差、像散W及光 學崎變的曲線圖;
[0069] 圖5C是繪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TV崎變曲線圖;
[0070] 圖6A是繪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示意圖;
[0071] 圖6B由左至右依次繪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球差、像散W及光 學崎變的曲線圖;
[0072] 圖6C是繪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TV崎變曲線圖;
[0073] 圖7A是繪示本發明第屯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示意圖;
[0074] 圖7B由左至右依次繪示本發明第屯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球差、像散W及光 學崎變的曲線圖;
[0075] 圖7C是繪示本發明第屯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TV崎變曲線圖。
[0076] 圖8A是繪示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示意圖;
[0077] 圖8B由左至右依次繪示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球差、像散W及光 學崎變的曲線圖;
[0078] 圖8C是繪示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TV崎變曲線圖。
[0079] 圖9A是繪示本發明第九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示意圖;
[0080] 圖9B由左至右依次繪示本發明第九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球差、像散W及光 學崎變的曲線圖;
[0081] 圖9C是繪示本發明第九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TV崎變曲線圖。
[0082] 圖10A是繪示本發明第十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示意圖;
[0083] 圖lOB由左至右依次繪示本發明第十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球差、像散W及光 學崎變的曲線圖;
[0084] 圖10C是繪示本發明第十實施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TV崎變曲線圖。
[0085] 附圖標記說明
[0086] 光學成像系統:10
[0087] 光圈: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
[0088] 第一透鏡: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0、1010
[0089] 物側面: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2、1012
[0090] 像側面: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4、1014
[0091] 第二透鏡: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0、1020
[0092] 物側面: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2、1022
[0093] 像側面:124、224、324、424、524、624、724、824、924、1024
[0094] 第Ξ透鏡: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0、1030
[0095] 物側面: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32、1032
[0096] 像側面:1:34、2:34、3:34、似4、5:34、6:34、7:34、8:34、9:34、1034
[0097] 第四透鏡:140、240、340、440、540、640、740、840、940、1040
[0098] 物側面:142、242、342、442、542、642、742、842、942、1042
[0099] 像側面:144、244、344、444、544、644、744、844、944、1044
[0100] 第五透鏡:150、250、350、450、550、650、750、850、950、1050
[0101] 物側面:152、252、352、452、552、652、752、852、952、1052
[0102] 像側面:154、254、354、454、554、654、754、854、954、1054
[0103] 第六透鏡:160、260、360、460、560、660、760、860、960、1060
[0104] 物側面:162、262、362、462、562、662、762、862、962、1062
[0105] 像側面:164、264、364、464、564、664、764、864、964、1064
[0106] 紅外線濾光片:170、270、370、470、570、670、770、870、970、1070
[0107] 成像面:180、280、380、480、580、680、780、880、980、1080
[010引 圖像感測元件:190、290、390、490、590、690、790、890、990、1090
[0109] 光學成像系統的焦距:f
[0110] 第一透鏡的焦距:Π
[0111] 第二透鏡的焦距:f2
[0112] 第Ξ透鏡的焦距:f3
[0113] 第四透鏡的焦距:f4
[0114] 第五透鏡的焦距:巧
[0115] 第六透鏡的焦距:f6 [011引符號說明
[0117] 光學成像系統的光圈值:f/肥P;化0;F#
[0118] 光學成像系統的入射瞳直徑:肥P
[0119] 光學成像系統的最大視角的一半:HAF
[0120] 第一透鏡的色散系數:NA1
[0121] 第二透鏡至第六透鏡的色散系數:M2、M3、NA4、NA5、NA6
[0122] 第一透鏡物側面W及像側面的曲率半徑:R1、R2
[0123] 第二透鏡物側面W及像側面的曲率半徑:R3、R4
[0124] 第Ξ透鏡物側面W及像側面的曲率半徑:R5、R6 [01巧]第四透鏡物側面W及像側面的曲率半徑:R7、R8
[0126] 第五透鏡物側面W及像側面的曲率半徑:R9、R10
[0127] 第六透鏡物側面W及像側面的曲率半徑:R11、R12 [012引第一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TP1
[0129] 第二透鏡至第六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TP2、TP3、TP4、TP5、TP6
[0130] 所有具屈光力的透鏡的厚度總和:STP
[0131] 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間隔距離JN12
[0132] 第二透鏡與第Ξ透鏡在光軸上的間隔距離:IN23
[0133] 第Ξ透鏡與第四透鏡在光軸上的間隔距離:IN34
[0134] 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在光軸上的間隔距離:IM5
[0135] 第五透鏡與第六透鏡在光軸上的間隔距離:IN56
[0136] 第六透鏡物側面在光軸上的交點至第六透鏡物側面的最大有效徑位置在光軸的 水平位移距離:InRS61
[0137] 第六透鏡物側面的臨界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HVT61
[0138] 第六透鏡像側面的臨界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HVT62
[0139] 系統總高度(第一透鏡物側面至成像面在光軸上的距離):冊S
[0140] 圖像感測元件有效感測區域對角線長的一半:冊I
[0141] 第一透鏡物側面至該第六透鏡像側面的距離:InTL
[0142] 光學成像系統的固定光闊至成像面間的距離:InS
[0143] 第六透鏡像側面至該成像面的距離:B化
[0144] 圖像感測元件有效感測區域對角線長的一半(最大像高):冊I
[0145] 光學成像系統在結像時的TV崎變燈VDistodion):TDT
[0146] 光學成像系統在結像時的光學崎變(OpticalDistodion) :0DT
【具體實施方式】
[0147] 一種光學成像系統,由物側至像側依次包括具屈光力的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Ξ 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W及第六透鏡。光學成像系統更可包括圖像感測元件,其設置在 成像面。
[0148] 光學成像系統的焦距f與每一片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鏡的焦距巧的個別比值 f/巧為PPR,光學成像系統的焦距f與每一片具有負屈光力的透鏡的焦距化的個別比 值f/化為NPR,所有正屈光力的透鏡的PPR總和為ΣPPR,所有負屈光力的透鏡的NPR 總和為ΣΝΡΚ,當滿足下列條件時有助于控制光學成像系統的總屈光力W及總長度: 0. 5 蘭ΣΡΡΚ/IΣΝΡΚI蘭 2。
[0149] 第一透鏡具有正屈光力,其物側面為凸面。由此,可適當調整第一透鏡的正屈光力 強度,有助于縮短光學成像系統的總長度。
[0150] 第二透鏡可具有負屈光力,由此可補正第一透鏡產生的像差。
[0151] 第Ξ透鏡可具有正屈光力,其物側面可為凸面。由此,可分擔第一透鏡的正屈光 力,W避免球差過度增大并可降低光學成像系統的敏感度。
[0152] 第四透鏡可具有負屈光力,由此可修正像散而使像面更平坦。
[0153] 第五透鏡可具有正屈光力,其像側面可為凸面,且第五透鏡的至少一個表面可具 有至少一個反曲點。由此,可有效調整各視場入射在第五透鏡的角度而改善球面像差。
[0154] 第六透鏡具有負屈光力,由此有利于縮短其后焦距W維持小型化。另外,第六透鏡 的至少一個表面可具有至少一個反曲點,可有效地壓制離軸視場光線入射的角度,進一步 可修正離軸視場的像差。
[01巧]第一透鏡物側面的曲率半徑為R1,其像側面的曲率半徑為R2,其滿足下列條件: 0.02<IR1/R2I<1.7。由此,第一透鏡的具備適當正屈光力強度,避免球差增加過速。
[0156] 第Ξ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P3,第四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P4,其滿足下列條 件:0.ΚΤΡ3/ΤΡ4<4。由此,使透鏡厚度的配置較為合適,可避免鏡片成型不良的問題。
[0157] 第Ξ透鏡與第四透鏡在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ΙΝ34,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在光軸上 的間隔距離為ΙΝ45,其滿足下列條件:0<ΙΝ34/ΙΜ5<20。由此,有助于透鏡的組裝W提高生 產良率。
[015引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在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ΙΜ5,第五透鏡與第六透鏡在光軸上 的間隔距離為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