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下能夠水平、豎直、傾斜排列,從而方便地實現廣視角模式和窄視角模式之間的相互切換。相較于現有技術,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效果更突出,性能更穩定。
[0038]本發明的其它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闡述,并且,部分地從說明書中變得顯而易見,或者通過實施本發明而了解。本發明的目的和其他優點可通過在說明書、權利要求書以及附圖中所特別指出的結構來實現和獲得。
【附圖說明】
[0039]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發明的實施例共同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0040]圖1是現有的采用兩相像素設計的液晶顯示面板的液晶分子在電場作用下發生偏轉的示意圖;
[0041]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一的液晶顯示面板的顯示區的一個像素單元(主像素為FFS模式)的俯視圖;
[0042]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二的液晶顯示面板在窄視角模式下的液晶分子的豎直狀態的不意圖;
[0043]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二的液晶顯示面板在窄視角模式下的液晶分子的傾斜狀態的不意圖;
[0044]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二的液晶顯示面板在廣視角模式下的液晶分子的水平狀態的示意圖。
[0045]圖6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一個像素單元(主像素為IPS模式)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6]本發明提供的液晶顯示面板是基于混合配向技術來實現顯示模式(廣視角和窄視角)的切換。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以下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
[0047]實施例一
[0048]與現有技術相同,本發明實施例一的液晶顯示面板包括相互平行的上基板和下基板,以及位于上基板與下基板之間的液晶層。需要說明的是,由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既適用于正性液晶,也適用于監相液晶,因此對液晶層的液晶材料不做限定。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一的液晶顯示面板的位于顯示區內的一個像素單元的俯視圖。從圖2中可以看出,位于顯示區的像素單元主要分為主像素區100和次像素區200兩個區域。主像素區100為水平配向,是基于FFS顯示模式的電極結構:在主像素區100內,在下基板20上排布了若干條形的像素電極110。次像素區100為垂直配向,是類VA顯示模式。為此,在次像素區200內,在上基板10下和下基板20上分別設置了相互對應的上基板電極210和下基板電極220。
[0049]在本實施例中,主像素區100中的電極方向與次像素區200中的電極方向大致垂直,可以成例如83度左右的夾角(圖中未示出)。為方便說明,在圖3至圖5中,每個圖中同時顯示主像素區100沿AB虛線方向的截面圖和次像素區200沿CD虛線方向的截面圖。例如,在圖3中虛線的左邊,即圖3(a)區顯示的是次像素區200沿CD虛線方向的截面圖,在圖3中虛線的右邊,即圖3(b)區顯示的是主像素區100沿AB虛線方向的截面圖。但是在實際器件中,圖3(a)區的次像素區200與圖3(b)區的主像素區100在物理結構上并不相鄰。
[0050]與現有技術不同,上基板電極210和下基板電極220均為雙層電極結構。從圖3至圖5中可以看出,在次像素區100中:上基板電極210的雙層電極結構主要由按照從上至下的順序依次布設第一上基板電極211、絕緣層(圖中未示出)、第二上基板電極212構成;下基板電極220的雙層電極結構主要由按照從下至上的順序依次布設第一下基板電極221、絕緣層(圖中未示出)、第二下基板電極222構成。而且,第一上基板電極211與第一下基板電極221相互對應,在本實施例中均為面狀結構;第二上基板電極212與第二下基板電極222相互對應,在本實施例中均為條狀結構。這樣的對稱結構有助于形成對稱分布的電場。
[0051]與現有技術類似,上述各電極均可以均采用透明的導電材料制成。所述透明導電材料包括ITO、IZO或IGO中的一種或其組合。
[0052]另外,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在次像素區和用于控制視角的區域可以不用設置彩色濾光色阻。
[0053]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方式對主像素區和次像素區分別實現不同的液晶取向。
[0054]1、如果使用同一種聚炳亞胺材料制作配向膜PI,則可以首先利用掩膜覆蓋次像素區,在對主像素區(例如通過光配向技術)完成水平配向后,再利用掩膜覆蓋主像素區對次像素區完成垂直配向。
[0055]2、如果使用不同的聚炳亞胺材料制作配向膜PI,則可以不經過摩擦制程,而是首先在次像素區形成垂直配向膜,接著在垂直配向膜上涂布水平配向膜,然后執行摩擦制程以實現水平配向。之后,通過光刻選擇性地去除次像素區的垂直配向膜上的水平配向膜,從而露出次像素區的垂直配向膜。
[0056]應當說明的是,主像素區100暗態時(液晶指向如圖所示)。無論次像素區200被控制為廣視角還是窄視角,次像素區200的液晶都以平行于主像素區100的液晶初始方向(暗態)進行轉動。這樣次像素區200才不會影響主像素區100正視的的暗態。
[0057]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旨在,基于上述混合配向的像素單元,通過控制各電極上的偏置電壓,形成一定形式的電場分布,使得液晶分子在該電場的影響下發生相應的偏轉,進而實現窄視角顯示與廣視角顯示之間的相互切換。在實施例一中,當對水平配向的主像素區100的像素電極110和公共電極120施加偏置電壓時,主像素區100的液晶分子會在平行于所述上、下基板的平面內旋轉;當對垂直配向的次像素區200的第一上基板電極211和第二上基板電極212,以及第一下基板電極221和第二下基板電極222施加偏置電壓時,次像素區200的液晶分子會在垂直于所述上、下基板的平面內旋轉。
[0058]下面通過實施例二和實施例三進一步地說明視角調控(切換)方法的工作原理。
[0059]實施例二
[0060]如圖3所示,在實施例二中,圖3(a)區的次像素區的液晶分子的初始狀態呈豎直排列。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豎直排列是指液晶分子具有很高的、近似于90度的預傾角。在本實施例中,該預傾角約為87度。
[0061]在窄視角模式下,可以僅對主像素區中的電極(像素電極和/或公共電極)施加相應的電壓。由于主像素區為水平配向,主像素區的液晶分子在平行于上、下基板的平面內旋轉。通過控制電壓的大小,可以改變液晶分子在平行于上、下基板的平面內的旋轉角度。同時,由于不對次像素區的上基板電極和下基板電極施加偏置電壓,因此次像素區的液晶分子仍然保持高的預傾角。在這種情況下,當大視角地觀看顯示屏時,次像素區會出現側向漏光,液晶顯示面板因此能夠實現窄視角顯示。
[0062]當然,如果對次像素區的上基板電極和下基板電極施加的偏置電壓很小,還未達到使得液晶分子偏轉的程度,或者使得液晶分子旋轉了一定的角度,但未完全平躺,那么次像素區也會出現側向漏光,液晶顯示面板由此也能夠實現窄視角顯示。例如,當第一上基板電極211與第一下基板電極221上所施加的偏置電壓為O伏,第二上基板電極212與第二下基板電極222上所施加的偏置電壓為1.5伏時,由于疊加作用,次像素區的上、下基板之間所形成的電場主要是水平分量(較弱),而豎直分量則因為方向相反而彼此消弱。在這種電場的作用下,液晶分子雖然傾斜但是沒有完全傾倒成平躺狀,因此也可以實現窄視角顯示,如圖4(a)區所示。
[0063]當不斷提高次像素區的上基板電極和下基板電極上的偏置電壓時,上基板電極和下基板電極之間所形成的電場的水平分量也在不斷增強。只要上基板電極和下基板電極之間的電場水平分量足夠強,就能夠使得次像素區的液晶分子完全地傾倒成平躺狀。例如,當第一上基板電極211與第一下基板電極221上所施加的偏置電壓為O伏,第二上基板電極212與第二下基板電極222上所施加的偏置電壓為6伏時,次像素區的液晶分子完全傾倒,呈水平排列,如圖5(a)區所示。在此情況下,次像素區大視角不再漏光,液晶顯示面板實現了廣視角顯示。
[0064]無論在廣視角還是在窄視角模式下,主像素區都是正常的FFS顯示模式,由于是現有技術,此處對主像素區的液晶分子偏轉情況不做贅述。
[0065]實施例三
[0066]在